正思索间,伏泉又听到马日磾的马车里,传来另一声熟悉的声音,“多年未见,流川还识得仆乎?”
伏泉循声望去,却见马车之内,竟然还有自己最近关心之人,他就是卢植。
“见过卢尚书!不知尚书安好?”伏泉行礼道,当然对于卢植和马日磾坐一辆马车也不意外,毕竟,卢植说来也是大儒马融高徒,和马日磾可谓是同出一门,关系自然极为密切。
“尚可。”卢植简短回道,似乎是不愿意提及,伏泉也能理解,毕竟本来有着能成为平定太平道第一人的大功,最后却搞得下狱治罪,虽然被平反,却也只能继续担任当时的旧官职,换了是谁,即使再豁达的人,心里面恐怕都不好受吧!
“不提此事,流川此行,莫非进宫入朝乎?”马日磾也看出好友面色不愉,连忙转移话题,问伏泉道,其实他这也是明知顾问,谁不知道皇帝刘宏召伏泉如今,商讨平定凉州乱事,伏泉现在回来,这么一大早和他们一起往皇宫方向,也只有去宫里参加朝会了。
“正是!陛下诏泉入京,商讨西州乱事,今日朝会,自当入朝。”伏泉行礼,恭敬说道,虽然知道马日磾有明知故问之嫌,但他还是得把事情说清楚。
马日磾听后伸手请道:“来,流川,若不嫌弃,上车与吾等同行。”
“长者有令,不敢辞尔!”伏泉并未推辞,因为马腾的关系,他和马日磾之间关系也是越走越近,比以前两家身为皇戚还算更进一步,自然更愿意和这老牌皇戚走得更紧。
而且,想到接下来他要去凉州平乱,如果能得到马日磾的一些帮助,以右扶风马氏在关西的人脉,对伏泉来说,他接下一定能得到不小的好处收获。
虽然伏泉的母家宋氏,也是右扶风人,算起来他和马日磾还是半个同乡,但很明显,宋氏和马氏比起来,即使宋氏和马氏的历史都能追溯到前汉开国,甚至当今皇后出自宋氏,但是在此时,马氏纵然有所衰落,但他的势力也不是风头正声的宋氏可比的。
就像伏泉所惦记的马腾,自从和马日磾相认,虽然不是十分受马日磾重视,但是他的升迁也不低,在韩遂、边章带领叛乱大乱凉州后,他便被人举荐,之后被朝廷拜为汉阳郡都尉,直面凉州叛军兵锋,保卫三辅之地,责任重大,这之中,伏泉想来没有马氏的帮助,那绝对有鬼了!
入得车内,几人又闲聊一会,卢植便道:“流川平定冀州太平道蛾贼,快与吾等将来平叛经过。”看其模样,显然也是十分牵挂冀州太平道,毕竟自己眼看就要完成,却如此功亏一篑,实在遗憾。
伏泉当然自无不克,面对二人,事无巨细,一一道来。
卢植听罢叹道:“吾为主将时,张角妖贼高卧病榻,其弟张梁正纠合众将,安抚太平道蛾贼,此正是千载难逢之机,一战而定之时,未想却功亏一篑,致使大汉先换董仲颖,后换皇甫义真为将,耗费钱粮无数!实在可惜!”
“尚书言之有理,左丰此獠几句谗言,令吾大汉国多付出数倍之伤亡、钱粮。倘若于此也就罢了,因关东迟迟不能平定太平道黄巾妖贼,致使西州汉羌叛贼暴起,而西北边疆,州郡空虚,朝廷一时半刻抽也调不出兵力镇压,致使凉州叛贼轻易席卷五郡,西北为之大乱……”
伏泉附和道,虽然卢植被罢免,原因有很多,但真正的诱因还是左丰之人,若没他弹劾卢植,其他原因也无法导致卢植出事,所以罪魁祸首是他,明显无疑。
想到此,伏泉也不由遗憾,如果历史上,卢植早早平定了冀州,云集冀州的大汉诸郡精锐,及时趁着盛夏赶赴凉州,恐怕汉羌叛贼早已平定,也就不会出现韩遂、边章二人,因为种种巧合和叛贼合作,到时候就算二人有异心,也得在大汉倾国之力聚集的兵马前收敛。
马日磾闻此,也是跟着道:“太平道虽平,然犹有余患,天下各地黄巾蛾贼余孽甚多,况凉州乱事,短期不可平定,如汉羌大战前事,耗费朝廷钱粮,而中原蛾贼余孽再趁此时机作乱,则大汉又将危矣……”
三人闻此,相视而叹,现在这已经是无解之事,朝廷国库空虚,经用不足,又有两面受敌隐患,实在危险。
此刻,卢植又想起了当年大将军窦武选立皇帝之事,那时的朝廷就已经渐生乱象,明明当时正该选一位年长有德之人治理国家,而窦武却为了争权夺利,选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更是将此人教导尽付宦官女人,他自己,却和诸子享受先帝桓帝所留宫中诸般宝物,各色美女,沉迷享乐,一点都没有所谓党人君子的风范。
即使党人诸名士,屡次谏言,全都不听,最终酿成大祸,导致宦官暗中掌权,内朝又起,雒阳政变,而窦武也是误己误家误国,真是可恨之极,若是自己当初再有几分实力,也不会有今日之患!
真是厉害啊,所谓的党人三君,名声大又如何,还不是争权夺利之徒,入了党人又如何,掌权以后还不是沉迷享乐,致使昨日之因,成就了今日之果!
寻《春秋》之义,王后无嗣,择立亲长,年均以德,德均则决之卜筮。今同宗相后,披图案牒,以次建之,何勋之有?岂横叨天功以为已力乎……心中,卢植又一次默念了他当初所献书的内容,悔恨至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