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泉听后也为之一滞,暗道袁家这是玩的哪一出?蝗虫暗合太子之位,这等鬼话都敢扯出来。不过他不信,朝野之中却有人信,而且人还不少,只见突然之间,乌压压的一帮朝臣尽皆出席,齐声要求刘宏早立储君。有心人望之其多为袁家门生故吏,顿时明白这一幕是袁家早就谋划好的。
刘宏本来心事就不在朝会上,一愣神的功夫就发现不知何时朝野竟然全部要求其立储,可是把他吓了一跳。
不过袁逢所言极是,刘宏现在唯有一子,虽然他还年轻,但东汉后期的皇帝都像是被诅咒了一样,皆不长命,他很早就有了提前立太子的准备,只是先前所生几子皆早夭,未能如愿。是以上次杨赐、袁逢进言立太子时,他很心动,若不是吕强言道刘辩年幼,不知其心性,不然早就下旨了。
但这次袁逢的蝗虫示警论又一次让刘宏心动,虽然其言有些牵强附会,但东汉以来迷信思想过重,歪理邪说也都能成真理,刘宏便是之一。只见他笑道:“袁卿所言有理,不知众卿有何异议?”
语气轻快,显然只等众人无异议,便要下旨立太子了。
朝堂的士大夫们当然不会有异议,毕竟立太子是国本大事,早立越好,赞同之声不绝于耳。伏泉脸色焦急,未想自己第一天做官,就遇到这事情,这可如何是好,刘辩当了皇子,对他影响太大,必须想办法阻止才是。他眼望伏完与宋酆,发现这二人同样一脸焦急,却始终未出言反对,看样子他们也无太多办法,毕竟刘宏只有一子,如何阻止?
眼看刘宏问左右袁赦等宦官,伏泉知道宦官一定会言刘辩即位,刘宏听后百分百要立刘辩为太子,是以直接起身,大声疾呼:“袁氏妖言惑众之辈,臣恳请陛下逐之!!!”
此话一出,满朝顿时寂静!
袁氏妖言惑众之辈!!!
从高踞上位的皇帝刘宏至身边诸常侍至阶下虎贲、羽林卫士至公卿百官,听后尽皆呆滞。虽然朝会时臣僚之间言辞激烈争吵,但也分人,若是家世、官职不如自己者,贬低也就贬低了。可是伏泉辱及的袁氏,可是当世第一流门阀,家族世为高官,竟被他辱为“妖言惑众之辈”,可谓是惊呆了众人。
“竖子!汝敢如此欺辱吾家?以为吾刀不快?”未几,便见刘宏身边有一英俊青年勃然大怒,手握刀柄快速拔出,竟于殿上拔刀相向,正向伏泉走来。
“公路,休得无礼。”袁逢见之狠声喝道。
光禄勋袁滂正声喝道:“袁郎官,殿前拔刀,汝意何为?”
“呼……呼……气煞我也、气煞我也!”
那青年听后一怔,却无言以对,两人皆是他尊长,袁滂还是他上官,由不得他不听,最终还是将刀放回刀鞘中。这时自有其他郎官快速将其带走,毕竟现在他已不适合值守朝堂了。
第七十七章 被架空
随着那英俊青年脸带不甘之色被其他殿前值守郎官带走,朝会继续。伏泉闻他人称呼其“公路”,脸露诧异,莫非这便是那袁家二少——袁术袁公路乎?
刘宏此时也醒悟过来,满是诧异的看了眼伏泉,疑惑道:“伏卿何以言此?
伏泉正声说道:“蝗乃害虫,食吾大汉百姓五谷,此皆为百姓血汗。今天灾不断,国库空虚,百姓已是困顿,蝗又为祸五谷,此为神乎?袁氏身为国之重臣,枉为名门,竟以陛下皇子以喻蝗虫,蝗为害百姓,岂非陛下皇子亦乃为祸百姓之人?其致陛下于何地,故袁氏乃妖言惑众之辈,请陛下逐之!”伏泉此时已入朝堂,刘宏在称呼他小名已经不合时宜,而伏泉也深知君臣之义已定,以后估计很难再喊他“姨夫”了,否则时间久了说不定引起猜忌。
此话说完满朝袁氏之人可谓是脸色铁青,被人当着面诡辩,用言语刺激自家门楣,能有好脸色才怪?稍后便有一众朝官起身反驳,他们绝不能容忍袁氏被如此羞辱,伏泉见之乃是袁家子袁基和他几个堂兄弟,以及袁氏的一些门生故吏,此时他们满脸恶意,似要生吞他。
伏泉苦笑,自己一时激动,看来做官第一天便要得罪朝野同僚大半了,然而他有的选择吗?若是何氏皇子成了太子,宋氏伏氏未来命运猜也猜得到,所以他必须阻止,至于得罪朝野又如何?
自己本就是外戚,只要得到皇帝信任便可,其他人得罪光了也无所谓,反而更加不会让皇帝猜忌自己。就像窦武,其当时不得刘宏信任,除了刘宏恨窦氏父子夺其财,抢其宫女以外,未尝没有忌惮窦氏在士人党人中的声望。要知道王莽之事可是悬在东汉皇帝头上的一把利剑,对于外戚他们是一边防范一边重用,刘宏可不敢赌窦氏有没有异心。
刘宏当然不会治伏泉朝堂失礼之罪,其笑道:“伏卿所言有理,然太仆亦是为国克忠之言,此事就此罢了。”很明显其有和稀泥的意思,看似两不相帮,但偏袒伏泉明显,毕竟伏氏外戚家族底蕴再多,历史再悠久,与现在的顶级门阀袁氏的势力比起来还是差了许多。
皇帝为此事定了论调,朝臣敢反对吗?除了那些只要名不要利的,会去直言劝谏,其他人都是随波逐流,显然袁氏之人多是如此。
自袁安以来,如果他们不是一直紧紧跟随皇帝意志游走于朝堂,即使有祖辈余恩遗泽在,他们也不会崛起的这么快的。是以这件事暂时就此揭过,至于以后,袁氏自此与伏泉结仇,伏泉辱及袁氏,他们当然是不会轻易放过伏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