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所谓猛地一拍脑袋,哈哈大笑:“没错,没错!老鬼一定是只能勉强幻变,而且要耗费许多功夫,根本不是传说中的可以自由切换。估计他每幻变一次都要耗费许多功夫,所以,根本幻变不出来……哈哈哈,既然如此,他下次要来,就一定还需要一段时间,或者,他的幻变也一定有机可乘,我们根本没必要怕他啊……”
话虽如此,可是,还是环顾四周,好像老鬼下一刻就幻变成某一只苍蝇飞过了二人的眼前。
大王的新婚夜出现两个有苏女的传闻不胫而走,尽管绝大多数人包括侍卫和大总管西琴都没看清楚罗刹鸟的真容,可是,还是流言四起,民众交头接耳,谈论桑林来了妖孽,而且在大王的洞房花烛夜大开杀戒,搅合了大王的婚礼。
至于妖怪到底长什么样子,妖怪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没有人知道,只是在各种各样的传闻里,妖孽的形象慢慢地从一只鸟变成了一只狐狸,甚至是乌龟、大猩猩,各种版本不一而足。
桑林,再一次笼罩在了一种神秘莫测的阴影里。
只不过,桑林依旧没有下雪,日日暖阳,整个冬天都温暖得出奇。
彼时,帝辛正坐在寝殿的书房里。
比起历代的王宫,桑林这临时行宫甚至比不上一般大户人家的院子,但是,他并不觉得简陋,他只是看着案牍上一大堆的奏折,陷入了沉思之中。
半晌,他抽出其中的一封竹简打开,只见上面传来岐山的报道:说岐山在小侯爷姬发的率领之下,军队数量日益庞大,假以时日,必将再次向桑林集结。
尽管倒下去了一个云中子,可显然没有能够彻底阻止他们利用姬发的尸体大做文章,现在,新的姬发又站起来了,只是,这个附体姬发尸体的人又是谁?姜老头?或者姜老头的师兄弟?广成子?
若是广成子本人亲临,那事情就不太好办了。
就在这时候,他听得脚步声。
能径直走到这房间的人,天下只有一个,所以,他头也不抬,还是看着手里的竹简。
“现在谣言满天飞,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啊。我们在朝歌的时候,姜老头等人天天在朝歌炒作狐妖;现在到了桑林,姜老头又来这一套,天天炒作鸟妖,搞得桑林又再次人心惶惶,不杀了姜老头,这天下真的没法太平了……”
吴所谓看了看堆积如山的案牍,随手抽出一副看了看,大叫“我去,居然到处都在闹妖孽,姜老头这一招真是太狠了……”
第1055章 舆论高手(二)
姜老头以及他背后的一群人,无论他们目的如何,本领如何,但是,有一点不得不承认,他们都是舆论宣传的绝对高手。
他们熟谙谣言对民众的杀伤力,也熟知人心惶惶对整个国家政局的杀伤力,所以,他们根本不急于出兵,也不再忙着做什么手脚,而是到处装神弄鬼,造成各地民众的恐慌,搞得全国人民都以为大商在闹鬼,妖孽不除,大商不安宁。当然,妖孽横行的原因,便是因为商王无道,惹怒了上苍,所以,问题在大王那里,不解决大王,整个天下都不会安宁。
好不容易才解决了朝歌大雪封山的谣传,桑林又来这一招,而且屡试不爽,也实在是太让人头疼了。
姜老头这样的舆论高手,也真是让人防不胜防。
事实上,整个西周都是以舆论立功,而且,西周君臣正是制造舆论的史上第一高手。
帝辛,便是深受其害的第一人。
在西周开国君臣的宣传之下,他生生成了古今中外第一超级大暴君,几乎你能想到的天下的各种恶行,都可以套用在他的身上。
受德在现代写作《我在商朝的日子》一书时,曾经花费了很多时间研究了自己的种种“罪孽”,其中记忆最深的是诗经里的一句话。
《诗经》有一句原话:“在武丁孙子,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这句话的意思便是,殷高宗武丁之子孙,有武功有王德于天下者,无所不胜服。
这个武丁之孙,就是帝辛。帝辛即位后,平定淮夷,开疆东海,这才有了后来的四海来朝。
此诗原本是殷商遗民建立宋国后,怀念和歌颂帝辛曾经威震四方,疆域至海,诸邦来朝的文治武功,证明帝辛绝对是一位了不起的帝王。
可是,因为受到一本完全胡编乱造的《封神榜》的野史小说影响,后来的儒家所谓的正统文人,竟然完全不敢想象他们心目中万恶集一身的商纣王竟然会是这么伟大的一个人,所以,竟然生生地把这句诗的秩序彻底颠倒,变成了“商武王成汤的子孙武丁”,意思是,这句诗歌颂的是成汤的孙子武丁,而不是武丁的孙子帝辛。
要知道,武丁的年代距离成汤已经上百年过去了,武丁已经是成汤的N代子孙了,怎么可能是孙子?
而帝辛,则距离武丁的年代近得多,可谓货真价实的孙子。
文人们为了篡改真相,真是无所不用其极,连诗经的原句也能随意篡改曲解,也是没谁了。
当然,后代也不是没有人为帝辛平凡,比如:
子贡:【帝辛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论语·子张第十九》
孟子:【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孟子·公孙丑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