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王忽然道:“我已经几次听到国师提起崇祯了,这个崇祯到底是谁?他最后结局如何?”
吴所谓看着尊乙二人脸上的神色,笑道:“崇祯最后一败涂地,吊死煤山,一把火将自己烧了。”
二人面面相觑。
“可是,崇祯固然死得惨,你们知道其他大臣的下场吗?”
玄王立即问:“如何?”
“他们比崇祯更惨。几乎每一家都被抄家灭族。尤其是那些富裕的大臣和王孙们。清军入关时,要他们交出传说中的巨大财富,他们不得不一次次把家底给端出来。可是,清军觉得不对劲,说,你的家产绝对不止这一点,你肯定是藏起来了,你得赶紧再交出来,什么,你不交?那就打!毒打!打了之后关进监狱,等你家属拿钱赎人。不拿再打。于是,许多达官贵人都这么被折磨死了。就算投降也没用,钱给少了,也一律慢慢折磨打死……”
最典型的是福王,据说他富可敌国,可是,当被农民军抓住的时候,不但将他抄家灭族,更将他杀死,据说身上的肥肉用来点天灯点了好久。其悲惨结局简直让人不寒而栗。
第1101章 商纣王PK周文王(三)
吴所谓无视二人的眼神,继续道:“养寇为患绝非明智之举,崇祯之错,错在调度不当,身为一国之君,没有损有余而补不足,没有及时用多余的库存救济灾民。当时,他最应该做出的取舍是先利用皇帝的权威,强行征集物资安抚灾民,只要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军一平息,全国上下再一心对付清军,如此,清军根本不可能有入关的机会,整个中国的历史都会改写。遗憾的是,他就是舍不得或者没有决断的魄力,前怕狼后怕虎,总拿不出决心,结果,他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
崇祯和他的文武大臣们都认为,不能轻易向大富之家下手,因为,那是动员自己的根基——哪有先向自己人下手的?难道你身为皇帝不应该先保证自己这个阶层和你的大臣们的权益吗?
至于百姓,百姓们又是另一个阶层了,他们的死活能重要到出动富豪权贵的财富的地步吗?
没人管百姓的死活,当然,百姓也就不管你的死活了。
只剩下一条命的穷人,一旦发起疯来,那会让你颤栗。
李自成率领的穷人分分钟打进北京城,要在他们之后,才轮到清军入关。
崇祯,根本就是死于自己人之手,而不是清军。
可以假设一下:如果崇祯当时能准确预知自己会吊死在煤山之上,家国破灭,他还会对权臣们的财富犹豫不决吗?他会不会当机立断,非要他们交出财富?如果那样做,历史会怎样?
可是,历史不容假设。
帝辛,本质上和崇祯一模一样。
唯一的区别是,现在的帝辛已经知道自己当年的结局了。
因为知道了,也就无所畏惧了。
所以,不但大臣们必须交出自己多余的财富,诸侯们贡献的贡品也没必要藏在国库里——藏着也是为周军藏的。
既然如此,不如甩开膀子,奋力一搏。
“中国的老百姓从来都是一样的,但凡还有一口饭吃,有衣服穿,就绝不会铤而走险。可是,一旦他们只剩下一条命了,那凶残起来的程度,远远胜过无数的军队……所以,最好不要把他们逼到吃不起饭的地步……”
看看张献忠的农民军的所作所为就知道了。
他们几乎把整个四川全部杀光了,才导致了后来清政府的湖广填四川。
至于书生黄巢就更不用说了,就因为他高考发挥失利,落榜了,他忽然觉得这他娘的太不公平了,随即起兵造反,他和他的农民军,一口气杀了号称八百万人。
你以为这八百万人全是官军?全是官员?全是为富不仁的土豪?
那你就大错了,历来都一样,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真正吃大亏的总是老百姓。死亡最多,受苦最多,颠沛流离,卖儿卖女的,总是老百姓。
穿越回来的帝辛,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
所以,他根本不在乎权臣,也不在乎富豪,更不在乎自己的国库还能坚持多久了——你储存千千万万的财富,其实,根本不可能留给你的后代,反而最大可能留给你的敌人。
不如分给百姓,换个死心塌地。
所以,才有大雪灾之后,整个大商的安宁和稳定——竟然从来没有任何流寇四起的消息传来。
这时候,再不去征讨周方国,那就说过去了。
因为,真正的威胁就只剩下他们了。
吴所谓笑嘻嘻的:“二位都是大大的忠臣,大王当然也都很清楚,否则,就不会做出这样的安排了。你们等着瞧吧,大王不但会凯旋而归,而且,今后大商的江山会彻彻底底固若金汤……”
二人再次面面相觑。
他们都看着大王。
大王目无表情,自始至终,好像国师大人就是他的代言人。国师大人已经把他要说的话全部说完了。
加上尊乙的三千人马,现在的帝辛拥有了一支高达2.3万人的嫡系部队,外面还有飞廉和恶来的两支大军。而他的死对头周方国,满打满算,充其量不过1万军队,其中的精锐最多五千,剩下的全是奴隶武装的草头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