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伸出手,指着对面的城门。
“丰京!丰京!我们既然看到了丰京,唯一的办法,便是彻彻底底踏平丰京!只要比鲁星人的老巢被彻底干掉,整个天下才会真正安然无恙!”
四周,鸦雀无声。
国师顿了顿,凝视来时路。
他的笑容彻底消失了。
他的声音也变得很冷静。
“你们以为往回走就有生路了?大错!”
胖老头低声道:“为什么?”
“从桑林到丰京,一直都是一个局,死局。就算我们不来丰京,这死局也会自动蔓延到桑林!那时候,不仅是大商的将士要死,就连你们的家人,亲友,所有大商百姓,都无法幸免……”
他自嘲地笑了笑:“许多人常常以为,山河沦陷,与我何干?可是,大家也该知道,覆巢之下无完卵。每一个国家的沦陷,朝代的更迭,最终遭殃的其实还是广大的百姓。周方国,早已露出了獠牙,为的便是要彻彻底底取而代之,成为天下共主……就像微子当初准备偷了宗庙的鼎器叛逃周方国一样,你们以为,就算你举手投降,你就会获得平安获得重要?这不可能!一朝天子一朝臣!周方国自己有自己的近臣,有跟随自己立下汗马功劳的文臣武将,有他们的亲信他们的百姓,纵然有了天下,有了好处,那么,最先考虑,最先享受的肯定是他们自己的亲信,自己的文臣武将,自己的百姓,然后,才能轮到其他人……这其他人之中,又要分等级,和周方国早前要好的是一等,中立国是一等,而敌人,则是最后一等。朝歌和桑林的臣民,当然便是最后一等,也是最被奴役的一等……”
“你们想一想,你们是愿意在桑林等待自己和全家人成为最后一等人被永远奴役呢?还是奋起一搏,彻彻底底消灭丰京,荡平周方国,让自己成为建功立业的伟大人物,青史留名,然后,获得众多丰厚的赏赐,让自己和家人都享有富裕的生活,安全的保障以及子孙后代都能高枕无忧呢?”
四周,还是寂静无声。
每个人都你看我,我看你。
很显然,国师大人的话言之有理。
身为这支征讨大军之中的一员,他们显然不可能成为周方国所信任和赏识的对象——背主求荣,就算对方暂时答应你,可背地里,马上就会唾弃你,防备你,然后,鄙视你。
第1121章 丰京之战(二)
古往今来,所有的叛臣,从来没有任何人能逃脱这个法则。
无论是打开山海关迎接清兵的吴三桂还是号称一代名臣的洪承畴和范文程,最后,他们都被清帝明里暗里定在了耻辱柱上,重则身败名裂查抄九族,轻则晚节不保,郁郁而终。
玄王好几次想要开口,但是,最后,保持了沉默。
他找不到任何反驳的理由。
因为,他很清楚,这是事实。
玄王沉默,阴阳师们,自然就沉默了。
反倒是飞廉大将军高声道:“自从我跟随大王出征的第一天起,就从未想过要后退!大家还犹豫什么呢?丰京在即,一往无前!退后者,有死无生!”
“退后者,有死无生!”
整天价的声音,响彻了整个丰京上空。
绚烂的朝阳都跟着黯淡了一下。
帝辛,一直站在原地。
他身板笔挺,一直保持着抚梁易柱的赫赫王者之气。
纵然是一拳砸死一头狼,也没有折损他任何的威力。
相反,他就像一根定海神针。
大王还在,大王的威力还在。
这战争,就一定还有胜利的希望。
更何况,还有国师的狼毫。
国师说,那是娲皇赏赐的狼毫!
既然娲皇一路庇佑,那还有什么值得害怕的?
几乎萎靡不振的士气,立即就被鼓舞了起来。
幸存者,振作精神。
所有目光,彻底投向了丰京。
丰京!
周方国的都城。
大军此行的终极目标。
虽然,它一直安静得不像话。
可是,众人早已见惯不惊。
丰京的城门并不如探子形容的那么高,那么夸张——事实上,它只是一道不足三米的青铜大门而已。
丰京的城墙也不过三米高,绝非众人想象中的铜墙铁壁。
大夏和大商,其实都不是统一的大帝国,而是一种松散的联邦制度。大商的本名应该叫做商方,也就是天下最大的方国,宗主国。其他的方国则是大商的属国,向大商纳贡,但是,在自己的领土上,财政,军队,都是属于自己的,十分自由。
不过,有一条明文规定:方国的都城一定要小于宗主国的都城。
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方国的都城都必须小于当时的朝歌。
也正因此,当商王武丁忽然有一天发现位于天府之国的成都,居然比朝歌这个城市还大了不少,顿时怒发冲冠,不但自己御驾亲征,还让自己的老婆妇好连番攻打古蜀国,至于战况如何,也不是很清晰,但是,从甲骨文的翻译来看,应该是互有胜败,古蜀国俘获了不少大商的将领,大商的军队可能也抢走了不少古蜀国的财物,但终其一生,古蜀国依旧牢牢存在,直到秦朝统一之前,才彻底消灭了古蜀国,将古蜀国的国王变成了秦朝的诸侯之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