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异世穿越帝国_古夜凡【完结】(1367)

  所以,兴华集团公开招聘的这些职位,几乎每一个都是有很多应聘者前来提出申请,而当中就少不了,有一些“特殊身份”的人了。

  比如,实力强劲者,如美利坚国、米旗国、苏国、法兰西、以及华国等国家的情报机构,都派人参加了现场招聘会。而其余的,就算是稍晚一些得到消息的商业情报机构,也派人参加了网上招聘。

  当然,兴华集团对于这个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其实也不是没有事先猜想过。而兴华智库,更是早有预判,从一开始就已经严密关注着每一个前来应聘职位的应聘者,这些人在交来简历的一刻,其实已经在无形中,成为了兴华智库的调查目标。只要任何一个应聘者通过面试,最终落实成为兴华集团的在职人员的话,恐怕与此同时,他的身份信息就已经被查得一清二楚了。

  除此之外,其实兴华岛情报局,也提出了相应的报告,提醒兴华集团上下所有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在招聘面试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辨析一些来历或者表现有可疑的应聘者,要小心间谍趁此机会浑水摸鱼,渗入到兴华集团来,那样的话,这场公开招聘,无疑就会变成一场引狼入室的戏码了。

  不过,兴华集团作为一个跨国集团,公开招聘,本就是必然要进行的,自然不能因为要防止被间谍渗入到集团当中来,而拒绝任何一个有可能是真实的人才,加入到集团的机会。

  兴华集团太大,不可能因为这样的因素,就停滞不前,不得轻举妄动,终究还是需要通过这样的渠道,获得真正对集团有利的人才,来支持整个集团的运行和发展。

  当然,这并不代表,兴华集团就会忽视兴华智库和兴华岛情报局的忠告。

  经过谨慎的讨论,兴华集团的运营管理阶层人员,最后一致通过一个处理方案,对于潜在的间谍,虽不可防,但可以采取两种平行线的应对方式。

  其一,核心的科研部门,无论是技术还是成果,要保证始终掌握在兴华帝国的公民手中,而且其部门人员,不和兴华集团其他部门有任何的接触;其二,集团内部,任何一位帝国炼金师,都不能在没有兴华士兵保护的情况下,与蓝水星的人见面。

  这个方式虽然被动,但只要将管理细则条款,在兴华集团内部公布开去,并且严令集团内部人员严格遵守,自然还是可以达到安全隔绝的效果。

  异世,燕恩才刚回到兴华城,马上就给易星辰送来了一份报告书。

  在这份报告书中,燕恩告诉易星辰,按照合约规定,他们需要以兴华岛的名义,送返华国的核电站建设人员,大约有一千余人。而在这一千余华国人员当中,大多数是基建工人。

  除了这些基建工人之外,大部分的核电技术人员,以及核电站管理人员,还会留在西林核电站,为兴华帝国培训员工,直到兴华帝国的实际操作人员,都能够独立掌控核电站的运行为止。而这些后来才被送走的人员,大致上,也要分成两批,陆续送回华国。

  易星辰听到这个人数之后,稍稍沉默了一小会,然后对燕恩问道:“燕恩,你亲自到核电站,看过华国的建设团人员,你觉得,我们有可能可以留下华国的核电人才吗?”

  “陛下,恐怕不能。我见他们人人都是一副想要尽快回国,想要见他们家人的态度。”燕恩想了想,将华国人员的表现,如实地告知易星辰。

  唉,易星辰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其实,对于和这个问题的答案,易星辰自己何尝不是早已心中有数,只是还是不由自主地有所期盼而已。

  对于华国建设人员而言,故土难离,思乡情切,这本就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更何况,他们的家人仍然留在华国,所以,华国的建设人员,个个归心似箭,其实也是人之常情。

  所以,要想让华国的建设人员不得不留在兴华帝国,除非使用强硬手段而已。

  但到目前为止,易星辰还做不出来绑架逼迫的事情,更不想让两方的人因为这样的事情,起正面冲突,导致帝国最终与华国交恶。

  “我们只能加大出国留学的学生人数,送他们到华国高等院校学习。说实在,帝国目前培养的学子,实在还是远远不足的。”易星辰自言自语道。

  “如果我们能够把华国的高等院校搬到帝国来,那该有多好!”燕恩听到皇帝的忧虑,这何尝不是他的心中期望?所以,他一时情不自禁,就将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

  只是,燕恩自己或许都没有想到,他这无意间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却起到了一言惊醒梦中人的效果!

  易星辰听到燕恩的话,顿时一个激灵!脑海中随即涌现一个念头:确实!如果帝国自身无法培养数理化人才,我们何不把能够培养数理化人才的华国高等院校,搬到帝国的境内来?

  其实,很早以前,易星辰就曾经把蓝水星的学院制度,照搬到兴华帝国的想法,而且,他也确实将这个想法付诸了实践,在兴华帝国实现了基础教育。

  当然,根据眼前的情况,想法还要结合实际,做出一定的调整。想了想,易星辰缓缓说道:“我们需要的是,永久移民的华国高级知识分子,而不是每每都像现在这样,虽然接来了一批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但在技术传授之后,就又要将之送走的临时教员。帝国接纳了这些愿意成为永久移民人士的知识分子之后,可以安排他们帮助我们建设帝国工业,对帝国的发展一样至关重要。事实上,帝国的炼金师与蓝水星的科学家,两者的知识来自于不同的知识体系,但如果将这两种不同的体系相互结合,就能够起到互补不足和相互促进的作用。比如,精神空间戒指和悬浮汽车,就是这样的最佳例子了。因此,帝国不仅需要职业者,同时也需要科学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