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原定的扫雷范围完成了大概一半之后,夏军开始猜测他们是否过虑了,可能兴华军的狙击手,不仅在这样的深夜里无法准确瞄准他们,更重要的是,说不定,兴华军压根就没有想过要在夜晚也设防。
夏军的士兵,渐渐地,因为始终没有遭到兴华军的狙击,而渐渐更加放开防备心,满心以为他们选择在深夜扫雷,是明智之举!没准,就能在兴华军掉以轻心的今夜,一举扫清兴华军埋下的地雷,为夏军的进攻取得关键的保证!
夏军的猜测,只能算是对了一半。
的确,兴华军没有打算在这可视度不高的夜晚,派出狙击手全力阻击夏军进行扫雷行动,但原因并非因为夜深人静就掉以轻心。相反,兴华军其实是有自己的战略。正是因为夜晚可视度不高,无法保证高度击中率,与其浪费狙击手的子弹,只为了击杀那么些个扫雷的夏军士兵,倒不如保存实力白天对战夏军。
而且,两军对战之际,兴华军怎么可能不设防?只不过是,只有发现夏军的士兵,接近泰安城城墙的时候,才会开枪射击。
就这样,过了一夜。
次日一大早,夏军的营地,可见一团团白烟冒起,夏国的士兵开始做早饭。
这是战前的补给,这顿早饭之后,夏军应该就要攻城了。
因此,兴华士兵也抓紧时间,吃了一顿热饭。因为,这就是战场,尚且还可以吃顿热饭,就必须抓紧时间,一旦战争打响,双方军队当中,恐怕有些士兵,甚至再也没有机会吃上一口饭。
即便无奈,可这就是战争。
当然,兴华士兵的后勤,可不同于一般的军队,补给方面是从来都尽可能地不会委屈每位将士。就算再简陋的条件,只要烧开一锅热水或者烧一锅汤,也至少可以保证,士兵还能自行选择泡面或者吃烧饼。
而驻守泰安城的这些兴华军士兵,享受的待遇更是不差,在泰安城中,就有一个大型军事仓库,专门用于存放军用物资,而里面的粮食,足够保证兴华军三个月不缺粮。
早晨的阳光逐渐明亮,太阳缓缓升起到半空,时间大约八点。
休整后的夏军,开始集结。而且,夏军仿佛就认准了泰安城城东门,起码有大半的夏军兵力,都是集中在东门一面。
在泰安城东面的一个小山丘上,白奇登高远望。
为了这次攻城之战,白奇足足准备了半年之久。
而且,为了稳操胜券,白奇不仅出动了眼前这十万精锐士兵强将,而且还为这十万将士装备了全甲战衣,以及各种攻城利器,包括有弓箭,投石机,还有神武小炮,钢刀利剑等等。
这一战,白奇志在必得,而且,他胸有成竹,势要打败兴华军。
因此,为了亲眼见证这胜利时刻的诞生,他要站在高处,以便目睹全过程,看着夏军如何攻破泰安城防,打入城中,俘虏兴华军的场面。
大战,如箭在弦,白奇自豪地再度望向他亲自率领的十万夏国大军,心中豪情万丈,激荡不已,仿佛胜利的果实已经被夏军摘下!一切,必定将会如他所设想的,一步步变成现实!
而当白奇看向泰安城时,他的嘴角,扬起了一抹轻蔑——此战,兴华军必定大败!除非,泰安城中的兴华军,还有援军将至,否则,局势必将不可逆转!
可就在一瞬间,白奇的脑中,忽而如同被雷电一击——不知道是受到什么刺激,他竟然在这个当口,想起了剑关大败!
那一次的惨痛经历,是他一生的耻辱,但在此时,却给了他当头棒喝——剑关的失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的轻敌。
这一回想,让白奇后背一凉!他随即下意识甩了甩头。
大战在即,不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军队威风,那会极大影响士气,从而影响战局!但前车可鉴,白奇心想,或许他还真是应该稳重对敌。
白奇顿了顿,再度向他身边的将领确认战前准备:“你们一定要一遍又一遍地清扫一下泰安城周围,尤其是泰安以西的方向。如果有兴华军出现,必须拖住他们!”
白奇相信,十万大军压境,夏军此战胜算极大,如果说兴华军有可能逆转局势的话,关键就是在于他们是否有援军抵达,所以,他特别交代部下将领,要杜绝城中兴华军有援军支持的可能。
“大帅请放心,我军准备了一万士兵。兴华军援军不来则罢,他们来了,必教他们有来无回。”夏军将领答道。
白奇点点头,跟随他的将领,都是百战之将,他对他们很信任。
只不过,在没有打败兴华军之前,白奇的心,就无法彻底安定,担心惨败的历史会重演,便开始在脑中查漏补缺,想想还有什么他没有想到,或者还没有做的准备。
可即便如此,白奇还是有所忽略了。
魏英才率领万余兴华军部队,就躲在泰安城东南方向的一座小山上。他们隐蔽的位置,差不多算是夏军的后方位置。夏军搜查的主要范围是泰安城以西,自然就没有注意到魏英才部的情况。
魏英才命令部队携带足够的干粮和饮用水,要求部队躲在山林里,不能使用任何明火,也不能下山,不能离开隐蔽地点百米范围。
魏英才部的兴华士兵穿的都是迷彩服,夏军如果不靠近,根本就发现不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