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萧敬先成功地在人们那恐惧的心中,又点燃了一把熊熊燃烧的烈火:“好了,言归正传,今天我让小金邀请了诸位来赴宴,原因很简单。我去了一趟南边,如今又回来了,总得和外人打个招呼。你们当中,有些是永清本地的,有些是行商,听说之前因为小金放出的消息,都挺为难的?如果是那样,从明日开始,永清城将会打开城门,想走的尽管走!”
如果是由萧敬先身边那位眼下沉默是金的萧金将军在之前传檄之前宣布这个消息,那么众人无不会感恩戴德,庆幸碰到了一个通情达理的主事者。可如今宣布此事的是萧敬先,谁会相信?谁敢相信?于是,在好一阵子尴尬的沉默之后,却是有人乍着胆子吹捧了一句。
“晋王殿下您在这,永清定然固若金汤,咱们可不敢走!”
“既然说了是不敢,而不是不愿,那说明你还是想走。”萧敬先见那个溜须拍马的家伙瞬间和之前那个摔了杯子的家伙同样哭丧着脸,他这才再次扫了一眼噤若寒蝉的众人,笑容可掬地说,“我之前离开,大约背地里骂我叛贼国蠹的人很多,更不会想到我大摇大摆回来。”
他这话带着笑意,却没人会真的当成笑话一般听。而越千秋却不给面子地抠了抠耳朵,随即轻轻吹了一口气,接上萧敬先的话茬道:“是啊,谁也没想到你这个叛贼还带着北燕皇帝的圣旨。今天这么多客人,你不拿出来让人开开眼界吗?”
此话一出,也不知道多少人简直想骂死刚刚那个说不敢走的家伙。即便离开永清城之后也许会因为和萧敬先照过面而惹来麻烦,可总比过目了那份该死的圣旨强!可是,还不等他们想办法推却,就只见萧敬先竟是真的从身后身侧萧金的手中接过了一卷纸。
“皇上的笔迹,用玺的真假,大概这里未必找得到行家,可就算如此,大家也不如传看一下,权当恰逢其会凑个热闹。当然,谁要是想给上京那位伪帝当一下忠臣,把这份圣旨毁掉,也不妨尽管试试看。”
“咱们哪里敢!”刚刚那个说错话的缙绅此时终于回过神来,把心一横,干脆决定一错到底,直接站在萧敬先这一边赌一赌。他满脸堆笑站起身上前几步,随即就在萧敬先面前跪了下来举起双手,“草民乃是皇上的忠臣,哪能坐视逆臣肆虐,还请晋王殿下赐予圣旨一观。”
他还以为萧敬先会犹豫迟疑,没想到萧敬先就像随便赏个玩物似的,将圣旨丢了给他。手忙脚乱把东西揣进怀里,他又激动,又苦恼,等好容易站起身之后,他也顾不得众多目光汇聚一身,小心翼翼地展开那一卷白麻纸,等一目十行扫过之后就立时精神大振。
而事先根本没看过这玩意的越千秋正暗自猜测上面到底写了什么,就只听那家伙大声嚷嚷道:“皇上圣明!皇上封晋王殿下为摄政,节制南京道兵马!”
第711章 杀鸡儆猴
越千秋之前没见过那道所谓的北燕皇帝亲笔所书的圣旨,但是,经由那个激动到极点的家伙亲口大声诵读出来,他自然而然就听清楚了。那圣旨并没有太华丽的辞藻,全都是简单易懂的大白话,可他最先注意到的,却是那家伙嚷嚷出的一个微小细节。
是摄政,而不是摄政王。
没错,无论是西周时的周公摄政,还是汉末王莽摄政,那都是摄政,而不是摄政王,和名正言顺设有摄政王议政制度的满清截然不同。至于其他朝代,当然也有小皇帝年少时,权臣擅权主政之类的戏码,但大多数时候,都并没有摄政这样名正言顺的称号。
摄政也就罢了,一旦哪朝真的有摄政王,那皇帝也就算傀儡和摆设了,清朝顺治和宣统最初都是如此。而据他所知,大吴立国至今没有过摄政,而北燕却是有过好几任,除了皇族就是外戚,从这点来说,很像汉晋的集合体。
虽说在思量这个微不足道的细节,但越千秋耳朵也没有闲着,照旧在那继续听着圣旨,听那圣旨将萧敬先之前在固安城头和北燕皇帝恩断情绝的宣言,解释成只是北燕皇帝麻痹逆臣的演戏,原本就不大相信这圣旨为真的他更是彻底认定,这圣旨绝对是伪造的。
就北燕皇帝那性格,怎么也不像是能在那种事情上演戏的人!
果然,不只是他如此断定,他放眼看去,就只见不少缙绅和行商都是面上恭敬聆听圣旨,低垂的眼睛却转来转去,眼神中流露出明显的不以为然,只是不敢怒更不敢言而已。
当一道圣旨读完,诵读的那个家伙双手捧着圣旨,毕恭毕敬地正要交还给萧敬先,可得到的却是不耐烦的一声呵斥:“我不是说过了,让各位依次传看,好好瞻仰一下御笔和玺印!”
没想到萧敬先真的做戏来全套,真的大大方方要将此卷圣旨传看一圈,即便刚刚大声诵读时对真实性嗤之以鼻,只是存着巴结萧敬先的心思,那人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将圣旨传给了打头一个永清城内家里出过几任不大不小官员的缙绅。
可想而知,区区缙绅哪里见过北燕皇帝的御笔,不过略扫一眼内容,再盯着鲜红的印章端详了好一会儿,就传给了下一位。如是一番往复,当最后到了那对被拆穿死敌西洋镜的商人手中时,两人却不像其他人那样看过就算数,而是仔仔细细打量着那所谓的御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府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