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这一定是李延庆暗中鼓动,否则这些百姓怎么会知道他离京的时间?”白时中有些气急败坏道。
“陛下,此风不可长,若不加以严惩,他日还会有更多人效仿,都拿百姓来对朝廷实施要挟!”
白时中又继续挑拨赵桓的怒火,“让数十万百姓都支持他,他哪里还把陛下放在眼中?”
但出人意料,此刻除了白时中表达了愤怒外,其他大臣都沉默了,包括白时中最亲密的盟友李邦彦也没有跟随他应和。
白时中终于发现了不对,回头怒视众人,“你们怎么都当了看客?”
这时,一直对白时中不满的何栗冷冷道:“白相公,还是先把今天的危机解决了再说吧!你要严惩李延庆,恐怕会激起全城百姓造反,这个后果你承担得起吗?”
赵桓也知道自己低估了李延庆,他叹了口气,“别的事情先不提,大家先说说该怎么解决眼下的麻烦?”
他回头看了一眼众臣,见众臣都不肯说话,便问孙傅,“孙相公说说吧!”
孙傅虽然此时不想做出头鸟,但既然天子点了自己的名,他也无法沉默了,无奈,他只得躬身道:“陛下,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根子是出在李延庆身上,要解决眼前的麻烦,还得从李延庆着手,微臣建议改封李延庆,把他留在京城。”
赵桓点点头,留在京城金人也同意的,“那改封什么职务比较好?”
“这个……微臣建议还是让知政堂商议一下。”在关键问题上,孙傅还是回避了。
赵桓又望向白时中,“白相国主管吏部,你说说吧!”
第0764章 无奈妥协
白时中也明白,严惩李延庆恐怕不现实了,只有像孙傅说得那样,改封李延庆,把他留在京城。
白时中毕竟在官场浸淫了数十年,一转念,他便顿悟了官家让自己表态的意思,何栗曾经提过,让李延庆接高深的位子,主管枢密院,赵桓显然是不想把这个位子给李延庆,所以才让自己出头。
想通这一点,白时中心中一阵舒服,自己硬怼李延庆并没有错,官家可记在心中呢!
“陛下,既然和金人的协议中有明确规定,李延庆不能涉军,微臣建议封他礼部尚书,以彻底堵死金人之口。”
白时中用金人为借口,轻描淡写地将李延庆打入了冷宫,荆湖两路宣抚使至少还有点事情做,而礼部尚书完全就是一个闲职了。
赵桓点点头,又问道其他几名相国,“各位爱卿的意见呢?”
李邦彦已经察觉到白时中对他刚才保持沉默的不满,他连忙亡羊补牢,躬身道:“白相国说得对,太原谈判在即,我们不能金人抓到一点把柄,微臣同意白相国的方案。”
紧接着吴敏也表示了赞成,何栗和孙傅交换一个眼色,这哪里是白时中的意见,分明就是官家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他们也不想让官家再下不来台,何栗表示不反对,孙傅也躬身道:“微臣没有意见!”
“好吧!既然知政堂通过,那就这么定了,取消李延庆校检御史大夫、领荆湖两路宣抚使,改封为礼部尚书,何相国、孙相国,眼下的乱局朕就交给你们二人处理了。”
说完,他转身便走了,官员们也纷纷跟着撤退,宣德楼上只剩下何栗、孙傅以及十几名他们的下属官员,两人面面相觑,居然把这个乱摊子交给他们,为什么不让白时中去处理啊?
孙傅苦笑一声道:“既然官家看得起咱们,咱们就勉为其难吧!李延庆那边我去说,太学生这边你来劝服,如何?”
这个方案还算合理,几次和李延庆打交道就是孙傅去,而何栗经常去太学开讲时局,在太学生中颇有威望,他去劝说太学生比较合适。两人便各自带人下楼去了。
此时,御街上聚集的百姓已近三十万人,将数里长的御街挤得水泄不通,孙傅根本无法从御街通过,他只得绕道从朱雀门东面的保康门出了内城,再从朱雀门进来,这样便找到了李延庆。
“李都统!”孙傅拼命向李延庆的马车挥手。
虽然李延庆已经不再是都统,但他昨天才任命的宣抚使也取消了,新职务礼部尚书还没有正式落实,当然,李延庆还是太子少保,叫李少保也可以,只是这个称呼估计还没有人叫,想来想去,还是叫李都统更顺口一点。
李延庆被困在马车内进退不得,百姓们也没有刚开始的激动,但就是不放他走,李延庆也无可奈何,只能坐在马车里耐心等候朝廷来解决此事,这件事闹得实在太大,已经不是功高震主那么简单了,已经有点“君臣错位”的意味,也只有赵桓这个新皇帝拿自己无可奈何,要是赵佶,他绝对不会放过自己。
这时,张虎骑在马上,一眼看见了孙傅,他连忙对李延庆道:“启禀都统,孙相公在外面!”
解决问题的人终于来了,李延庆连忙打开车门,不料他一开车门,四周百姓顿时欢呼起来,纷纷大喊,“李都统不准走!”
人群激动,声音震耳欲聋,李延庆无奈,只得向孙傅指指城头,让他上城去说,孙傅会意,连忙转身上了城。
“给我擂鼓!”
孙傅一声令下,士兵们敲响了城头大鼓,“咚!咚!咚!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