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西夏常备军除了拱卫兴庆府的八万铁鹞子近卫军外,就只有零散分布各军司的两万军队了,李乾顺还真没有军队援助韦州。
天刚亮,李乾顺便紧急召集重臣前来兴庆宫商议对策。
西夏官制模范唐宋,同时又有一套党项族官职,很多大臣往往都身兼两职,比如尚书令曹价,他是西夏的宰相,同时也出任党项族的祖儒一职,仅次于宁令和谟宁令,宁令是西夏皇帝,谟宁令则是皇室诸王。
不过李乾顺崇尚汉人文化,在他的治下,唐宋官职已经实权化,而党项官职则变成了虚职。
“陛下,微臣听说李延庆出任西北三路经略使,李延庆急于破局,这县显然是他反守为攻的手段,虽然微臣不得不承认这一手很高明,但也有弱点。”
率先说话的是尚书令曹价,李乾顺精神一振,连忙问道:“什么弱点?”
“宋军的弱点也是兵力不足,只要我们从西面攻下凤翔府,就能截断李延庆的退路,他若不想全军覆灭,就必须立刻撤军,这样宋军就不战而退。”
“说得好!”
李乾顺赞许一声,又对礼部尚书李仁忠道:“仁忠,你说说看。”
李仁忠也是皇族,被封为濮王,官任礼部尚书,是李乾顺的心腹,他起身行一礼道:“微臣基本上赞成曹相国的意见,只是微臣担心韦州那边,察卡只有四千军队,能不能守住韦州?若韦州失守,西平州防御空虚,李延庆就一路北上了。”
李仁忠的担心也是李乾顺的担心,李乾顺叹口气道:“我也想增兵韦州,但手中已没有多余的军队,除非临时征兵,可这样伤耗太大,要么就动用近卫军,可似乎又还不到那一步,让我很为难啊!”
“那就把夏州的两万军队调来韦州!”曹价显然已经有了方案。
“那陕西路那边怎么办?宋军会不会又从陕西路那边北上夏州?”李乾顺点到了核心问题。
曹价微微一笑,“陛下忘记金国了吗?这个时候完颜斜也绝不会袖手旁观,一定会插一脚,微臣相信陕西路的宋军会全力防御金兵,不敢北上。”
李乾顺恍然醒悟,他不再犹豫,当即下令道:“就依相国的建议,立刻调夏州军队支援韦州,同时令李察哥全力攻打凤翔府!”
第0855章 初攻韦城
在萧关休整两天后,李延庆率领两万四千军队继续北上,两天后抵达了踏割寨。
让李延庆没有想到的是,夺取赏移口和踏割寨还得了一个意外收获,除了数万石的粮草外,还有五万套宋军兵甲,那是当年童贯全军覆灭时留给西夏军的战利品,军器监送到前线的新盔甲,都还没有拆封。
“在干燥的窑洞里封存了那么多年,居然还保持得十分完好,不容易啊!”
李延庆轻轻抚摸着素木枪的枪头,上面还有一层油渍,枪头头呈长棱形,棱角分明,角线锋利,锐利的矛尖闪烁着寒光,不愧是大宋军器监打造的精品,后面的枪杆也反复浸油晒干,十分结实,没有一丝裂缝。
宋军步兵的枪主要以素木枪和鸦颈枪为主,另外还有一种投掷梭枪,是对付骑兵的利器。
张顺在一旁介绍道:“启禀都统,梭枪是装在木箱中,卑职清点过,一箱五十支,一共有三千箱,累计十五万支之多,箱子上还有军器监的封漆,从来就没有打开过。”
李延庆点点头,又来到另一座窑洞,这里面放置着五千套铠甲,可惜都是墨漆皮甲,没有浑铜甲和涂金脊铁甲,至于山纹甲和乌锤甲更不用想,那是天龙禁军的装备,除此之外,也只有部将以上才能披挂。
“这些皮甲可惜有点硬化了!”张顺抚摸着皮甲遗憾地说道。
李延庆捻了一把皮甲笑道:“还行,稍微再鞣制一下,能完好如初!”
“都统,这些兵甲都要运回去吗?”
“当然要运回去,当后勤辎重队第二次来萧关时,可顺便将这些兵甲运回京兆。”
正说着,燕青快步奔来,抱拳行礼道:“启禀都统,探查情报的斥候回来了。”
李延庆点点头,对张顺道:“你把所有的兵甲都登记造册,等辎重队到了后就搬物上车,此事很重要,千万不可大意。”
张顺脸色一变,这是不是意味着自己不能去韦州了,他顿时急了,“都统,让卑职去韦州吧!”
燕青心中得意,拍拍他肩膀笑眯眯道:“小顺子,军令如山,都统既然说了就不会改,你就认了吧!”
张顺狠狠瞪了他一眼,只得无奈低下头,心中恨啊!自己居然变成后勤军了。
李延庆却摆了摆手,“踏割寨非常重要,当年童贯就是轻视了踏割寨,才导致十万大军全军覆灭,我不想重蹈覆辙,你无论如何要给我守住踏割寨。”
张顺略略有点醒悟,“都统是说,西夏军会来攻打踏割寨?”
李延庆微微一笑,“韦城是西夏的战线,踏割寨却是我们的战线,我把军队拉上去,把机会留给西夏人,就看他们来不来咬这个饵,你是护饵人,可别让西夏人真把饵咬走了。”
张顺大喜,躬身行一礼,“有卑职在,踏割寨绝不会有任何闪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