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宏俊微微欠身道:“我也是刚刚才知道出题理由,今年要考刑律,在朝廷颁布的三百八十四个考试附加案例中,就有馆陶粮案,这是发解试必看的内容,在朝廷公开的考试范围内,我们认为考生应该知道。”
“原来如此,那就可以算合规。”
李纲笑了笑,“不过话又说回来,不冷偏怎么分出水平高低?”
李延庆却暗叫侥幸,刑律附加案例他一个都没看,若不是自己父亲的笔记中有记录,他也根本不知道馆陶粮案。
李纲把卷子递给韩宏俊,“我估计绝大部分考生都不明白李生员考中榜首原因,为了防止谣言,请主考官将前十的卷子都公开吧!”
“我们也正有此意!”
韩宏俊把卷子交给副手,关照他把前十的试卷张贴出去。
李纲又看了看李延庆,忽然笑问道:“五年前你在童子会上也夺魁了吧?”
李延庆心中奇怪,他怎么会知道五年前的事情?
虽然一头雾水,李延庆还是恭恭敬敬行礼道:“学生五年前确实参加了童子会。”
李纲微微笑道:“五年前,家父曾看你童子会辩试,你的那首莫笑农家腊酒浑,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至今还念念不忘。”
李延庆蓦然醒悟,“原来官人是李知州的……”
“家父正是五年前的李知州,在下李纲,家父应该提到过吧!”
旁边所有官员都松了口气,原来这位李御史就是前任李知州的公子,那就好说了,众人见李纲已经开始叙旧,那就意味着今天的审查结束了,众人都不由暗暗擦了一把冷汗。
李延庆却有点懵了,原来历史上著名的抗金英雄李纲就是李知州的长子啊!李九真说得大哥就是他。
半晌,李延庆才反应过来,连忙道:“李知州当年对延庆有知遇之恩,延庆一直铭记于心,不知他现在身体可好?”
李延庆说的知遇之恩,便是他父亲在官方消去了不良记录,这件事不好明说,但李延庆却一直记恩在心。
李纲笑道:“感谢李少郎关心,家父身体健朗。”
说到这,他又对众人解释道:“御史调查是以点带面,如果抽查发现了疑点,才会立案全面调查,我今天抽查榜首,又询问了李延庆,看了他的试卷,李延庆夺取榜首没有问题,那我就可以认为,这次相州发解试汤阴县试合符规范,没有舞弊嫌疑。”
众官员一起鼓起掌来。
第0105章 庆贺上榜
文庙大门口,数百名士子围着甲榜前十的卷子细看,尤其榜首李延庆的卷子前更是围得水泄不通,大家确实不解,题目并不难,为什么李延庆就能夺得榜首?
不过李延庆的书法首先就浇灭了很多士子的不服之心,那笔飘逸的行楷让所有士子的自愧不如。
书法虽然漂亮,但大家更加关心的是内容,明经题得了满分,这个不足为奇,前十名有五个都是满分,大家关心的是策考。
“啊!怎么会是贪腐案?”很多士子都惊呼起来。
旁边一名士子冷笑道:“馆陶粮案本来就是崇宁元年的十大贪腐案之一,刑律的附加案中就有,你们自己不看,还居然写如何防止粮食霉烂,这不是贻笑大方吗?”
士子们目瞪口呆,他们纷纷意识到自己踩中陷阱了,难怪会被淘汰,大部分考生又是羞愧,又是懊悔,纷纷转身离去?
还剩下十几人都是上榜士子,他们是不服气,想看看榜首究竟比自己好在哪里?
不过很快,众考生都看出了榜首卷子的出彩之处,李延庆提出的内审制度是他们闻所未闻,却又异常严密,如帐实分开原则,管帐者不能管物。
又比如建立单证制度,粮食出库必须有出库单,出库单要有稽核人员印章,最后出库单汇总,总数量要和朝廷的粮食调拨单吻合,入库单也一样,这样不仅最后盘点时数量一致,中间的过程也能控制,根本就替换不了粮食。
“不愧是榜首啊!”
众人心悦诚服,不仅字写得漂亮,文章条理清楚,更重要言之有物,这篇文章就算拿到省试也毫不逊色。
……
李延庆是步行返回住处,此时,他夺取县试榜首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汤阴县,很多人都还记得五年前李延庆夺取童子会魁首的一幕。
李延庆走在汤水岸边,他不断听到有人在他背后指指点点,“这就是今年的县试榜首,五年前夺取童子会魁首的庆哥儿,还记得吗?”
“原来是他!”
很多人恍然大悟,“五年前我就说他会有出息,果然被我说中了。”
“不知他有没有成亲?他爹,我觉得咱们家翠儿好像和他蛮般配的。”
“般配个屁,人家是文曲星下凡,翠儿是什么星?”
“是你这个老扫帚星带下来的小扫帚星!”旁边妇人发狠骂道。
……
众人纷纷在背后夸赞,李延庆脸上有点发烫,不由加快了脚步,刚走到家门口,忽然听见有人大喊:“来了!来了!”
紧接着砰砰嘭嘭的炮仗声大作,紧接着大群人敲锣打鼓迎了上来,奔上几名后生不由分说,将他扛了起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