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李延庆无精打采地回应一声,他忽然感觉自己饿得快要抽筋了。
“啊!小官人回来了。”
房门吱嘎一声开了,露出喜鹊异常惊喜的小脸,“小官人怎么回来了?”
“你希望我晚点回来?”李延庆笑问道。
“没有!没有!怎么会呢?”
喜鹊连忙打开院门,李延庆扛着马袋走进院子,他的马已经寄存到马棚了。
“有什么吃的没有,我快饿死了。”
“还有几个包子,我今天买的,有点凉了,我热一热。”
“不用热了,端给我吧!”
“好的,等我洗个手。”
李延庆这才发现喜鹊满手通红,就像沾满了献血,他顿时吓了一跳,“你这是怎么回事?”
“我正在研究一种新的胭脂。”
“哦!”
李延庆这才想起喜鹊可是宝妍斋的首席胭脂匠,他便笑道:“我忘记你会做胭脂了。”
李延庆走进房间,见小桌上摆满了十几种胭脂,旁边还有几个钵盂,装满了不知什么东西。
这时,喜鹊洗了手进来,从橱柜中端出一盘冷包子,李延庆饿极,拿起一个包子便啃,他一边大嚼,一边指钵盂含糊不清地问道:“这些是什么?”
“牛髓啊!最好胭脂必须要用它来调和面脂,但牛髓市场上很少,价格很贵,张古老胭脂店也用不起,便用牛脂来替代,做出来的胭脂其实也不是最好,我就考虑用甘油来替代牛髓。”
“甘油可以吗?”
“目前看来是可以的,但究竟用多少量还不清楚,只有一次一次的反复尝试,我已经做了十几天了,已经快有结果了。”
这时,李延庆忽然想起一事,连忙问道:“那三万贯钱,宫里付了吗?”
“付了,前天才付给老爷,大家都高兴坏了,老爷专门请大家去庆功楼聚餐,可惜小官人当时不在。”
喜鹊说到这,忽然一拍脑门,“小官人,有样东西是给你的。”
她跑进里屋,吃力拖出一只铁皮箱子,“这是什么?”李延庆走上前问道。
“我也不知道,你走的第二天我在院子里发现,上面纸条上写着给你,我就把它藏在床下。”
“纸条呢?”
喜鹊跑进屋去找纸条,李延庆拎了下这口铁皮箱子,至少重四五十斤,上面有一把小锁锁住。
李延庆找来一把铁锤,“当!”地将小锁敲掉,打开铁皮箱子,他顿时愣住了,铁皮箱子分为两格,大半格内全是整根金条,足有一百余根,一片金光灿灿。
而另一小半格内则装满了明珠,均是市场上最名贵的日本海珠,每一颗都有鸽卵大小。
“小官人,我明明记得放在抽屉里,怎么找不到了。”
“不用找了。”李延庆已经明白这是谁送给他的财富。
他原本只是一句玩笑话,没想到栾廷玉竟然当真了。
第0223章 弓马大赛(一)
李延庆再没有去找梁师成,既然梁师成已经把钱如数支付给了父亲,那就表明他履行了承诺,他们之间达成了这个交易就算结束了。
很显然,杨戬之死对于梁师成一样敏感,在这个关键时刻,梁师成一定非常谨慎,不会希望自己上门去找他。
李延庆也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弓马大赛的准备中去了。
三年一次的弓马大赛最早起源于王安石推行的保甲法改革,那时,为了检验保甲法的效果,朝廷每年令各州调挑选优秀保丁来京城举行以射箭为主的比武大赛。
王安石改革失败后,比武大赛也随之取消,直到赵佶登基后,王安石的新法再次复兴,而此时,北方各地弓箭社蓬勃发展,赵佶便承接了当年的比武大赛,开始举行一年一度的各州弓箭大赛,一连举行了六次,最终因为耗费太大而停办。
直到三年前,在童贯的倡议下,弓箭大赛再次复苏,不过已经改头换面,变成了军队内部的弓马大赛,每三年举办一次。
参加人员只限于军队系统,再加上太学和国子学,包括禁军、地方厢军、乡兵、各州武学、最高武学、太学和国子学,大赛包括步弓和骑弓两项,各取前十名。
三年前的第一届,太学和国子学只参加了步弓比赛,他们选不出能够进行骑射的士子,就算步弓他们也名落孙山,没有一人杀进百名以内,太学怎么可能和禁军、武学相比。
不过今年太学倒是选出了十三名太学生参加弓马大赛,包括十名步射选手和三名骑射选手,除了李延庆外,其他十二名太学目前都在武学进行训练,太学的射圃只有五十步距离,而弓马大赛的距离最低也在八十步,太学暂时没有这个条件进行训练。
次日一早,李延庆来到了太学勤思院,勤思院是太学的行政中心,包括学正在内的一干太学学官都在这里办公,李延庆回太学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销假。
李延庆刚走到门口便遇到了学录孙厉,学正一般由国子监官员兼任,并不主管具体事务,而太学的具体事务由两名学录负责。
学录相当于副校长,一共有两人,一人主管教学,另一人则负责日常事务,孙厉便是负责事务的学录,李延庆得到童贯的名额进入太学上舍便是孙厉的安排。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