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士兵在刘法的率领下,沿着一条小路绕过了一座烽燧,这是唯一一座修建在半山腰的烽燧,可惜它还是无法起到监视敌军的作用。
绕过一座小山,烽燧已经看不见了,再从小山背后绕回来,刚才的烽燧已经在十里之外,白天或许能够看见他们,但晚上他们已经超过了烽燧视距。
近两更时分,刘法率领五千宋军已经抵达了距离踏割寨越三里的一片树林内,这片树林占地约百亩,是最好的一处隐身之地。
刘法率军藏身进树林,立刻派两名武艺高强的探子前去打探敌军的消息。
可就在两名士兵刚刚奔出树林不久,远处传来两声惨叫,在静夜中格外清晰,刘法大吃一惊,脱口喊道:“不好!有埋伏。”
他急忙下令,“立刻原路退回!”
但是已经晚了,外面忽然火光大作,四面八方的军队将他们团团包围,不断有火箭掠过空中,向树林内射来,事先埋藏在树林中的火油和硫磺被点燃了,火势异常迅猛,只瞬间便听吞没了三分之一的树林,宋军恐慌得大喊大叫起来。
刘法经验丰富,在危急之下,他依然不慌乱,喝令道:“向北方突围!”
南面是他们的来路,北面则是踏割寨,按理他们应该从南面突围,但刘法却反其道行之,从踏割寨方向突围,他赌西夏军在北方的兵力不多。
刘法大喊一声,催马向北奔去,周围数十名亲兵紧紧护卫着他,刘法虽是名将,他却是文官,本身不会武艺,只能靠百余名武艺高强的亲兵护卫,他手中只有一把宝剑。
刘法的判断并没有错,北面确实是敌军兵力最少的薄弱环节,但遗憾的是,这次西夏军动用了四万大军来伏击宋军,即使是比较薄弱的北面,也有七千西夏士兵围堵。
童贯万万想不到的是,这次西夏在西线投入了二十万军队进行防御,主帅不是别人,正是西夏皇帝李乾顺。
而此时在踏割寨伏击宋军的大将,是李乾顺的兄弟晋王李察哥,他极善于伏击和偷袭,五年前正是他率领一万铁鹞子,也就是西夏最精锐的骑兵夜袭宋军大营,刘法由此大败,这一次他再次故技重施,在踏割寨前布下了天罗地网,等宋军自投罗网,刘法再一次落入了他的陷阱。
“殿下!宋军要从南面突围了。”
有西夏探子发现了宋军的企图,急忙向李察哥禀报,李察哥冷冷道:“只有五千军队,能突围到哪里去?传我的命令,以弓弩射杀,不受降卒,统统杀绝,一个不留!”
旁边一名大将汉人曹靖劝道:“听说东线不利,不如留一些降卒,以备无患。”
李察哥点点头,“再传令下去,投降者可免死!”
这时,刘法率领数千士兵已经奔出树林不到百步,前面忽然出现数不清的弓弩手,俨如一道人墙,梆子声响起,西夏军乱箭齐发,密集的箭矢如暴风骤雨般射向突围的宋军,一片片宋军士兵如割麦一般倒下,冲在前面身先士卒的主将刘法连中数百箭,被射得如同刺猬一般,他大叫一声,当场气绝身亡,一代名将由此陨落。
宋军被射死一千余人,死伤惨重,突围失败,不得不退回来,两千余人被压制在一条宽十几丈,长不到一里的土沟里,这时,西夏士兵大喊起来,“投降者可免死,否则格杀勿论!”
两万余人将他们团团包围,在死亡的威胁下,绝境中的两千余宋军士兵只得放下兵器,举手投降,五千军队就此全军覆灭。
……
天还没有亮,坐在椅子上打盹的童贯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惊醒,有亲兵在帐外急声禀报:“太尉,有紧急战况!”
童贯一下子站起身,连忙道:“快快进来!”
帐帘掀开,两名浑身是血的士兵奔了进来,跪下便大哭道:“刘公遭遇埋伏,已全军覆没!”
“啊!”
童贯眼前一黑,顿时无力地坐下,半晌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西夏人事先已经知道我们军队北上,在踏割寨附近伏下重兵,我们进入埋伏圈,敌军就用火攻,突围时死伤惨重,刘公……刘公也不幸以身殉国。”
童贯呆住了,刘法居然死了,这……这可怎么向天子交代?
一转念,他又问道:“那你们是怎么出来的?”
两名士兵半晌低下头道:“我们被西夏军俘虏,因为他们要找人来送信,所以把我们放回来了。”
“混蛋!”
童贯大怒,拔出剑上前一剑刺死了其中一人,又用剑顶住另一人咽喉,怒喝道:“送什么信,快说!”
士兵吓得浑身颤抖,结结巴巴道:“他们……他们想……想用刘公尸首换……换李良辅尸首!”
“你去死吧!”
童贯一剑将这名士兵也刺死了,这时,几名亲兵奔进帐,见满地鲜血,吓得脸色都变了,他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童贯铁青着脸一挥手道:“把他们拖出去!”
几名亲兵连忙将尸体拖出去,又打水来冲刷了地面,童贯负手站在地图前,眯着眼注视着地图上的踏割寨,刘法死得不正好吗?自己还发愁无法向天子解释为什么迟迟拿不下踏割寨,这个责任就让刘法来背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