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打不打下来已经不重要。
他未来的都城肯定是南京又不是这里,这里无非就是个备用都城,留着给部下来打就行了。
就这样,在道光和那些王公大臣难以置信的目光中,明军不但停止了炮击,甚至开始向通州撤退了,最后一批明军离开的时候,还直接把那门总共打了不到二十枚炮弹的巨炮装上火药炸碎了。
话说这一刻他们真得就跟做梦一样。
虽然道光同意了祁隽藻的妙计,但实际上也就是死马当活马医,本身并没抱太大希望,在他看来杨丰怎么可能为了几十万与自己毫无关系的百姓,就放弃这完全可以说唾手可得的胜利,这些百姓本质上还是大清百姓,除了是汉人外其他与杨丰没有任何关系,理论上还是敌方,他居然还真就这么在乎这些人?
话说这妖人不是傻了吧?
此刻亲自跑到朝阳门上的道光和那些王公大臣,甚至包括提出这一妙计的祁隽藻,全都有一种懵逼的感觉。
当然,杨丰撤退只是撤离北京城下不再炮轰,但却回到了他的攻击起点通州,然后迅速将明军分散开以营为单位四处攻击,很快运河两岸几个县就纷纷被拿下,各地残留的旗人在老百姓检举下纷纷被揪出,紧接着运往天津押入监狱等着装船南运。第二次进攻天津惨败的奕经只能龟缩静海一带,而直隶总督纳尔经额返回保定同样固守,隆文倒是带着勤王大军迅速回到了北京,之前他其实就在蓟州躲着,但害怕杨丰揍他,所以没敢向北京靠近,此刻杨丰退回通州,他以最快速度跑到北京勤王。
但紧接着明军的一个营就出现在蓟州城下。
好在蓟州士绅和城内少量旗人拼死抵抗才最终击退发匪。
而也就在同时,率领关外八旗勤王的盛京将军禧恩轻敌之下,被一支登陆老龙头袭扰山海关的明军诱入舰炮射程,前锋五千关外八旗被近两百门重炮,用开花弹轰得只剩三千逃回山海关,六寸开花弹之凶残给了关外八旗当头棒喝,吓得他们直接固守山海关等待后援了。
实际上这时候谁都明白,这北京已经守不住了。
发匪只是兵力太少,不足以冒险进入北京巷战而已,但这对他们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南方还有几十万发匪随时可以装船北上呢!
再来一批援军就该进北京了。
这种情况下道光也没有了别的选择。
只能迁都。
第622章 咱大清之追寻汉唐的足迹
大明崇祯二百一十五年……
杨丰没有改年号,崇祯之后的那些年号不能算正统,大明亡于崇祯朝,那么复兴也要从崇祯开始,所以大明至今以崇祯为年号,就算以后要改也得到光复南京拜祭孝陵时候,在没有光复南京之前就继续以崇祯年号。
大明崇祯二百一十五年。
即鞑清道光二十二年,西历一八四二年。
秋十月初一。
鞑清皇帝爱新觉罗·旻宁下旨设西京于西安,并复西安名为长安,同日下旨巡幸西京,文武百官及后宫皆随驾。
另外封六阿哥奕訢为恭亲王,同时设北京留守府并以恭亲王为北京留守,以军机大臣穆彰阿兼北京吏部尚书兼镇守北京等处将军,以直隶总督纳尔经额兼北京兵部尚书,辅佐恭亲王镇守北京并剿灭直隶境内的发匪还大清之朗朗乾坤……
总之道光把北京扔给现年只有九岁的鬼子六了。
他也没有别的选择。
北京肯定不能待了,明军的运输船很快就会把援军送到,杨丰之所以退回通州,当然不是因为北京那些汉民被当肉盾,而是他就那么几千人根本就没想过进攻北京,道光脸都不要了拿老百姓当肉盾换来的只是明军不继续炮轰了,可以给他一个喘口气的机会。但如果杨丰真心想打北京的话,只需要轰开朝阳各门进城就行,就像他在通州所做的,但他就那点人一旦进入北京,肯定也会被几十万旗人淹死的,这才明军始终堵门却不进攻的真正原因,所以杨丰才趁机表现一波爱护百姓然后撤回通州。
但他的援军到达后,肯定就会再一次发起进攻。
几千人的确不够,但有个两万人就足够了,而明军只要再有两个旅过来就差不多满两万了,那时候道光就真得无计可施了。
所以只能趁这机会赶紧跑路。
而备用的盛京肯定不能去了,杨丰都说了他要去血洗盛京,明军登陆盖州到盛京也无非就那么点路,盛京随时就变下一个北京,而另一个备用的避暑山庄也不能去,这不是临时躲一躲随时可以回来,这是要准备以后长住的,跑避暑山庄去有个屁前途。那里一没有漕运二没有足够人口可搜刮,几十万铁杆庄稼过去用不了几个月就得吃不上饭,话说总不能啃草根吧!草原上那些牧民就算连人一起吃了也养不活这么多大爷。而向南去洛阳也不行,因为明军这时候已经开始进攻长沙,随时都有可能出湖南,然后沿汉江北上用不了多久就出南阳了。
那么剩下唯一的选择只有西安。
虽然关中已经不是汉唐时候,那里的土地养活不了太多人口,但好在还有太行秦岭这道屏障,还有山西甘肃以及四川这些后盾,也足以保证他立足了。
而且黄河多少也还能运点粮食的。
就这样大清迁都长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木允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