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花翎都能买到。
原本历史上这时候价位是七千两,但如今一千两就能买个单眼。
至于军队里面记名提督总兵之类的同样多如狗。
团练里面一个管带都有可能是二品大员,反正地方越来越小,这么多官根本不可能正常放缺,索性就破罐子破摔,后补官又不发工资,记名官都是前线各省自己解决工资,朝廷无非就是发个旨。
就连一些闲职京官也被派遣到本省担任地方官。
或者也可以是说朝廷养不起那么多闲人,干脆让他们回原籍就食,毕竟朝廷如今就靠四川的财税,光养活那些铁杆庄稼和供应僧格林沁就捉襟见肘,那还有闲钱养那些乱七八糟的官员。比如说这时候的河南最重要的开归陈许道,就是大头哥的叔祖袁甲三,他在北京大迁徙途中就临危受命,由军机处章京升任归德知府,紧接着又升开归陈许道,率领开封,归德,陈州,许州四地团练驻守归德抵御已经到徐州的明军,确保河南的东大门。
不过即便是如此,咸丰也不能指望这个突出部官员们的忠心。
他们不是不想投降杨丰。
他们只是舍不得田产,江浙士绅好歹还有工商业,但河南等地士绅就只有土了,有土斯有财,这一点在河南尤为突出,所以至少在明军还没威胁到他们全家性命的时候,他们还是能拖一天是一天,如果真得有一天明军大兵压境,他们还能继续扮演咱大清的忠臣……
这个就只能呵呵了。
所以咸丰的实际控制区就太行山和秦岭以西还有四川。
而东北事实上他也管不了,因为距离遥远而且道路艰难,盛京的六部实际上已经在盛京撇开长安的六部自行其事,关外三将军和热河都统隐然已经结成同盟,鬼子六作为牌位供奉在盛京。反正就算明军真得登陆盖州或者牛庄北上攻沈阳,咸丰也不可能给他们提供任何有意义的帮助,那么这些人也就没必要太听他的了,鬼子六是道光之前任命的北京留守,本来就节制盛京等将军,他现在坐镇盛京,也正好可以作为东北旗人的依仗,只不过在名义上咸丰依旧是皇帝,但实际上双方已经……
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了!
好在北线明军拿下山东后,也没有继续向河南进攻,而是和江浙一样转入大规模的土改中。
这给了咸丰难得的机会。
刚刚被任命为首席军机大臣的僧格林沁,不顾道光死后内部依然存在的重重矛盾……
话说道光是托孤告诫那些王爷们别搞内斗,可问题是那些王爷们还得听啊?他们怎么可能甘心让一个外藩蒙古人独掌大权?不过僧格林沁是道光托孤的,而且牢牢掌握着军权,再加上宫里的太后……
实际上是太妃,道光死时候没皇后,只有鬼子六亲娘另外也是咸丰养母的静贵妃。
而她是博尔济吉特氏。
拥有顾命的牌子,拥有军权,还有宫里支持的僧格林沁,这时候的确不是那些王爷们能够抵抗的,但却不代表那些王爷们不搞阴谋,实际上道光死后,长安城内也是暗潮汹涌,想着搞事情的王公大臣也大有人在。然而僧格林沁也顾不上管这些了,的确称得上忠臣的他,紧接着又奔赴天山的战场,率领着十几万大军,尤其是在他背后那些蒙古王爷们的支持下,顶着风雪以血腥手段横扫天山,到新的一年夏天来临时候,玉素甫就只剩下喀什葛尔一地苟延残喘了。
但也就是在同时,俄国的哥萨克骑兵入侵并围攻惠远城,伊犁将军固守并向僧格林沁求救。
僧格林沁不得不停止向喀什葛尔的进攻,然后率领主力骑兵回师救援伊犁。
好在他的血洗清洗很有效,没有了策应者,玉素甫虽然在喀什葛尔获得了喘息机会,但却已经没有能力再向东进攻,尤其是依靠僧格林沁的默许,漠西蒙古各部开始向山南一带迁移,忠于鞑清的势力逐渐开始填补清洗出来的空档,因为信仰关系他们也不会允许玉素甫返回。
最终僧格林沁得以不断抽调清军主力,并且在七月的时候解伊犁之围,将围攻惠远城的哥萨克骑兵逐出伊犁河谷,但他也没有能力将哥萨克逐出这时候还属于鞑清的巴尔喀什湖以南,尤其是杨神皇在唐朝时空的老巢彻底被俄国人控制。
不过僧格林沁倒是也有收获,他那些堪称百战之余的骑兵,居然打败了哥萨克。
虽然是以优势兵力击败。
但这比起当年康麻子御驾亲征几百俄国武装移民,最后居然还得靠长期围困才能取胜相比,简直就是令人惊喜了。
“这进步也是很大啊!”
南京总参谋部的作战大厅内,端坐宝座上的神皇说道。
话说就连神皇都为他们感到意外。
很显然在连续征战多年,尤其是在江南战场上经历了一次次和明军血战后,僧格林沁和他那些满蒙骑兵已经真正成长起来,后期已经能够顶着明军线膛枪攒射冲锋,并且偶尔也能凭借数量和地形冲破拦截的他们,突然换上了一群火力投射量和投射距离都暴跌的敌人,而且又是在他们最喜欢的草原战场上,这支原本南方战场上被明军一次次摩擦的败军,陡然间展现出了他们的实力。
至少俄国人能够在中亚投入的实力已经很难压倒他们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木允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