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士英留守南京拒绝李自成劝降,在城破之后自杀殉国。
攻破南京后,李自成和左良玉纵兵大掠,南京没来得及跑的有钱人全倒霉了,基本上在北京和扬州是怎么干的,在南京他们还是一样,所有在南京被抓住或者主动投降的勋贵官员,无不扔到军营拿夹棍夹,据说忻城伯赵之龙被抓投降后尽献家财也没能幸免,他本人被夹出脑浆子曝尸街头,他家老小也都被洗劫的乱民给杀光了。
其他南京及周围死于拷饷者数千人。
因为收获之大超出预期,李自成开心之下甚至宣布,所有他控制区三年不纳粮,以实现他闯王来了不纳粮的承诺,搞得民间一片欢腾。
“这些逆贼!”
杨丰颓然地坐下,眼含热泪说道。
演戏嘛!
自然要逼真一些。
“陛下,该如何处置?”
黎玉田小心翼翼地说。
现在这时候骂左良玉还有个屁用,赶紧想办法应对。
黎首辅当然不是关心江南人民的生死,江南那些家伙死光了他也不会在意的,话说当初他老家七年大旱饿死无数时候,江南那些官员士绅可是莺歌燕舞逍遥得很,而且还一两银子不舍得拿出来给朝廷赈灾,现在他老乡这么干,都让他颇有得偿所愿的欣慰。
但这件事不仅仅是李自成攻破南京这么简单,这还意味着行在的粮饷也就断了,行在的财政根本不可能做到真正自给,之前很大一部分就是依仗南方供应,虽说官方的实际上也不多,但皇上自己从南方赚了多少,作为头号大臣他还是很明白的。韩赞周和卢九德每年通过奢侈品销售,给皇上赚来数以百万计的银子,这些银子都直接交给行在户部,皇上自己几乎一两没留,可如今南京城破膏腴之地尽落李自成手中,就算还没落入其手的也都危在旦夕,还有谁会买那些东西啊!
实际上这时候已经濒临财政危机了,要知道行在如今都是很讲道理的,无论所有采购都是按价付款,就连徭役都免了,让老百姓干活都得给工钱,这种情况下养活那么多军队并维持大规模作战可不容易。
这还幸亏皇上从辽东带回一些战利品,再加上郑芝龙那里还送来了一笔银子,要不然光给那三十万义勇队置办装备,就得让黎首辅吐血,而且现在明军大规模火器化,那些枪炮弹药可不是什么便宜东西,一枚开花弹可不是一枚实心弹那么便宜,更何况还得筹备两个月后的决战,接下来可是要花钱如流水的,偏偏这时候财源断了可是很要命的。
“发钞!”
杨丰淡然说道。
“发钞?”
黎首辅惊悚地说。
大明宝钞可是臭名昭著,重新发钞的话恐引起民间反感。
“不仅仅是发钞,还要成立皇家银行,这家银行由朕来投钱开办,由这家银行负责发钞,以后官府采购都用钞,但是,这钞和以前不同,以三年为限,三年后银行收回,但每张钞票以本值加三成收回,也就是说,如果一张钞票值一两银子,那么三年后可以去这家银行兑换一两三钱。当然并不是说以后官府采购都使用钞票了,这个只限于朕夺回北京之前,朕夺回北京之后,那就看老百姓自己选了,要钞也可以要银子也可以,只不过那时候的钞票就没有这么高年息了。”
杨丰说道。
他早就想搞央行,但一直没有顾得上,现在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推出来,他并不担心老百姓会拒绝他的钞票,在冀东和辽东有他背书老百姓绝对不会拒绝,先把这个困难时期撑过去,他的央行也就运作起来了,等打下北京之后,就可以吸收存款,并且发银本位制钞票,必要时候再发行国债,掌控整个国家的金融。
“这倒是可以,那臣就去安排人制造版式印制了。”
黎玉田说道。
说到底钞票这东西就是个信誉问题,而现在的皇上,至少在民间的信誉问题已经不用担心,这样钞票也就可以用出去了。
“等一下。”
杨丰说着一招手。
旁边四名小太监立刻抬来一个大木头箱子放到了首辅大人面前。
“这是?”
黎首辅从里面抓起一把圆圆的就像小玉环一样,但却比玉环更加精致温润的东西,用颤抖的语气说道。
“软玉,这一次发钞等同于朕向百姓借款,但朕与那多尔衮大战在即,虽说朕自知必胜,然百姓恐终有疑虑,故此朕不光用那纸张印刷的宝钞,还以这软玉环作为凭证,一贯宝钞就值一两银子,十贯宝钞即可到银行换一枚软玉环,日后宝钞回收,此物就算朕赏与百姓的,另外印钞的纸张朕提供,以防止有人伪造。”
杨丰大义凛然地说。
“陛下,臣尊旨!”
黎首辅颇为感动地说。
这皇上真是好皇上啊,就看这软玉环的温润纯净,恐怕绝对不只十两银子,皇上能以此物为凭证,那可以说在这信字上做到极致了。
呃,那其实是塑料垫圈。
“还有,传旨给黄蜚,让他率领水师第三镇也南下,协助唐王守卫杭州,咱们隔着远,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告诉唐王,坚守半年,朕就会率领大军荡平北方南下。另外追晋黄得功靖南公,谥忠武,追封马士英伯爵,谥文忠,唉,这人啊,也只有盖棺方能定论,平日吹嘘再好,一遇上生死关头,什么画皮也都揭去了,跑得跑,叛得叛,往日那些忠心耿耿的话全忘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木允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