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怎么能这样呢,都说说好了要决战的,他怎么能不守信用呢!”
杨丰就像个被抛弃的怨妇般絮叨着。
这的确是他疏忽了。
蓟州这地方挺特殊,这座城只有东西南三个门,北面因为直冲群山没有城门,而明军是从西南两个方向进攻的,蓟运河在东南方流过,河道离城墙很近,明军想要在东面列阵,首先就得面对清军炮火,从当初黄台吉潜越的九百户穿山而过,同样也得再渡一次河,从遵化方向而来的明军还被阻挡在石门,所以东门方向并没有明军,最终结果就是被多尔衮给摆了一道。
“多尔衮出黄崖关,向北只能沿柳河而行,再转滦河,再插老哈河上游而下奔大宁,但从大宁向锦州广宁的路他不敢走,他的三万多人马长途跋涉,而且又无后方补给根本不可能攻广宁和锦州,最有可能的是从大宁沿老哈河继续向北,最终插西辽河,再沿西辽河走科尔沁部,一直奔他们的老巢和豪格会和。那么咱们就最好兵分两路,一路跟着尾随追击,但不能指望追上,多尔衮比咱们更熟悉道路,而且那里都是山间小路也没有近路可抄,所以追上恐怕不可能,最好的办法是集结所有精锐骑兵,以最快速度奔广宁,咱们走平地大路,肯定会抢在多尔衮前面到达科尔沁草原,然后进行休整以逸待劳等着阻击他们。”
高第趴在地图上说道。
“追!”
紧接着皇帝陛下吼道。
“绝对不能让他跑了!”
他又吼道。
第128章 流浪者之歌
八达岭。
“罪臣李鉴叩见陛下!”
杨丰的犀牛前,一个身穿囚服带着镣铐,顶着小辫子的中年人叩首在地说道。
而在他身后,是一大堆同样装扮的官员,这些家伙都是宣化的官员,而前面这个就是原宣化巡抚,满清宣大总督李鉴,杨丰在拿下蓟州后,并没有直接玩王者归来驾临北京,而是率领锦衣卫和一万骑兵,另外再加上乘坐四轮马车的荡寇一,二旅,直接出居庸关奔宣化,这些家伙得到消息后,立刻就自己穿上囚服戴上镣铐来迎接圣驾了。
“尔等可知身犯何罪?”
杨丰一脸威严地喝道。
“臣等为臣不忠,背恩附逆,听信谣言,抗拒王师,实乃罪该万死,伏请陛下处置。”
李鉴战战兢兢地说。
“你是朕的第一批进士吧?”
杨丰问道。
“启奏陛下,罪臣是崇祯元年的进士,罪臣有负圣恩。”
李鉴赶紧说道。
“十七年,准确应该说是十五年,你是朱之冯的前任,十五年由一个进士做到巡抚,朕自问待你算得上恩宠,朕不求你像朱之冯一样为朕死节,可你至少能对得起良心啊,朕十五年恩宠就换来你先降李自成再降多尔衮,等朕回来了,却武装起数万大军给建奴为虎作伥,你这一辈子圣贤书都读到哪儿去了?圣贤书最后就教会了你不忠不义?还把头发剃了,你这连孝道都丢了?人伦尽废,你还有什么脸面来见朕?”
杨丰说道。
“罪臣罪该万死!”
李鉴趴在那里哭号着。
“你的确是罪该万死,你们通通都罪该万死,把他们押下去,一律依例处置!”
杨丰恶狠狠地说道。
后面锦衣卫立刻一抖铁链子上前,在那些官员们的哭号声中通通锁起来,等着押回北京的锦衣卫诏狱,然后对着账单查查看里面有谁欠皇上钱了,反正他们给了李自成多少,也就得再给皇上多少,给完的家人赦免,本人扔台湾挖硫磺,给不完的连九族一起抄家上法场,总之接下来他们会知道什么叫生不如死,据说锦衣卫的诏狱还没遭到破坏,估计里面那些小玩具,会首先让他们知道天威的。
话说这以后大明的旧规矩也都该重新立起来了,比如这锦衣卫诏狱了,比如这东厂……
呃,东厂还是算了。
和锦衣卫的职能重叠了,而且未来杨丰不准备再新招太监,大明的太监制度就从他开始逐渐消亡吧,不管怎么说,割人家小弟弟这种事情就是不对的,以后皇宫多招些宫女就行,看着年轻漂亮的小女生伺候自己,总比看一群骚哄哄的太监伺候自己要舒服得多,而大明的内卫职责全都归交给锦衣卫就行了,无非就是对这个机构进行一下改革,总之大明的特务统治还是必须要进行下去的,否则那些官员脖子上没有个绳子这终究还是不行的。
杨丰略带一丝欣慰,看着那些如狼似虎的锦衣卫,仿佛看到了缇骑四出的时代。
紧接着他催动犀牛出长城。
他的下一站是宣化。
他是去等多尔衮的。
杨丰赌多尔衮不是回东北,因为东北的豪格不会容他,他和豪格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势如水火,而此时豪格已经在赫图阿拉称帝,关外旗人都把丢失沈阳的主要原因推给了多尔衮,要不是他贪心不足带着几乎全部精锐南下,最后被堵在关内,明军不可能这么轻松夺回沈阳,所以多尔衮回去也没什么好结果,豪格不会放过这个报仇的机会。
多尔衮肯定也明白这一点。
所以杨丰赌他不会回东北去受豪格的羞辱,而是从承德出围场到多伦,不过他不会去投察哈尔部,察哈尔部首领阿布奈和他们并不好,那么多尔衮最终的目的地很可能是山西,去跟姜瓖搭伙过日子。甚至以他目前的实力就是吞并姜瓖的地盘也不会有太大难度,反正山西的士绅只要有人保证他们的安全就行,是姜瓖还是多尔衮并无区别,多尔衮和他们也是老朋友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木允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