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粉碎机_木允锋【完结】(294)

  就在刺刀的墙壁越过那些密密麻麻堆积的死尸时候,正在石化状态的剩余青虫们中间,轰得一下子无数哭喊声骤然响起,紧接着所有人全都不顾一切地掉头向后狂奔,他们互相推搡拥挤甚至践踏着,发疯一样争先恐后的奔跑,不断将自己的同伴推倒在地然后踩踏过去。

  骑兵的战马奔腾而至,凶猛地撞击着他们的后背,把他们直接撞翻在地,然后毫不留情地践踏过去,马背上刀光闪耀,一把把马刀带着弧光斩落,砍下一颗颗高贵的头颅……

  “朕已经不想杀人了,你们为什么要挑衅朕呢?”

  看着依然跪在那里的冒辟疆等人,杨皇帝颇为无奈地说。

  后者颤抖着看着身后。

  那些在骑兵的战马和步兵的刺刀驱赶下,来不及逃出这个地狱的青虫们,甚至已经开始不顾一切地逃进江水,但他们依旧无法躲过死亡的命运,在岸边士兵的攒射中,一个个迅速变成江水中的浮尸,剩下的继续惊恐地往江水深处逃亡,然后很快也被卷入了奔涌的浪涛。

  “朕不是没有给你们余地,朕收你们的田是给钱的,朕废除科举但你们仍然可以去考吏员,如果你们真有本事,一样也可以升到高级官员,朕垄断茶绸出口但仍然把国内贸易给你们留下,朕垄断粮食贸易,但仍然鼓励你们搞粮食进口贸易,朕每一样都给你们留下了余地。朕的确不喜欢儒生,但朕不喜欢的是那些百无一用的腐儒,真正有才能的朕一样喜欢,比如说朕的首辅,比如说同样来自江南的堵胤锡,还有工部尚书宋应星,谁有才能朕就会重用谁,你们有才能朕原本也会重用。可你们为什么非要用这种方式来逼朕呢?朕在战场上亲手杀的人恐怕上万都有了,你们为什么那么天真地以为朕不会杀你们呢?难道你们有什么特别的吗?”

  杨丰说道。

  “你这个桀纣!”

  冒辟疆爆发一样吼叫着。

  就在同时他猛得跳起来,不顾一切地冲向台上,挥舞手中太祖牌位就要去砸杨丰。

  然后一道银色弧光划过。

  冒大才子一下子跌落了台上,他愕然看着已经远离了自己的下半截身体,再看看自己只剩腰部以上的上半截身体,紧接着发出了痛苦的哀嚎。

  “胆敢弑君,抄他家,灭他满门,至于剩下的几个家伙,和孔家那些男丁一起,都编入君子营,他们不是说对朕对大明唯有忠心吗?那就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还有,这次抓到的所有士子全部照此处理,顺便告诉广陵王,把他们都送到战斗最激烈的地方,另外……”

  杨丰将原本就插在一旁的巨型陌刀重新插在台上,然后笑眯眯地看着被他腰斩的冒辟疆。

  “据说这家伙有个小妾叫董小宛的,别忘了给朕送进宫里!”

  他对梁诚说道。

  血泊中的冒大才子举起手,颤抖着指着他,嘴里发出一阵奇怪的声音,然后终于瞪着死不瞑目的眼睛咽了气。

  第176章 暴君

  杨皇帝终究还是没能实现把董小宛收入后宫的理想。

  因为……

  她居然殉情了!

  在抄家的锦衣卫到达冒家时候,董小宛已经悬梁自尽了,由此可见她对冒辟疆确实是真爱。

  “这真是一个妓女比官员节烈的奇葩时代啊!”

  杨皇上感慨道。

  新版河阴之役彻底解决了他在江南一系列改革的阻力,五千具青虫的死尸,震慑了江南所有官员和士绅,看着长江岸边那绵延的尸山血海,不会再有任何一个官员和士绅敢耍阴谋了,在一言不合就掀桌子的皇帝面前,他们的任何小心思只能是自取其辱。虽然这也让包括何腾蛟和瞿式耜在内,大批为大明坚持到最后的官员选择了愤而辞职,但也的确让杨丰的那些政令顺利推行了下去,说到底任何改革不流血是肯定不行的,滴血屠刀往往是最有效的改革手段。

  当然,这也坐实了他的暴君形象。

  而且不是一般的暴君,桀纣之君这个词都无法满足那些士子们对他的仇恨了,也唯有秦始皇能与之相提并论。

  暴君就暴君吧!

  皇上其实也不是很在乎名声这种东西的。

  再说这无非就是个舆论宣传的问题而已,在那些士子们吟诗作赋咒骂黑暗年代的同时,最新开办的应天报可是正大肆鼓吹皇上的德政,这份每五天才一期,实际上是锦衣卫开办,而且利用驿站系统递送的报纸,可比那些士绅嘴巴更大得多。除此之外早就已经在大明泛滥的荡寇志,圣驾扫北记,大明群英谱之类描写皇上南征北战的小说,评书,甚至于戏曲,同样也开始增加钱逆余党蛊惑士子阴谋弑君的内容,这些东西可别诗词歌赋更容易被老百姓认可。那些士子们无论写多少缅怀冒辟疆的诗词,都不如应天大街的露天戏台上,扮演皇上的演员手起刀落将画着曹操式脸谱的冒辟疆砍翻在地,获得的掌声更加热烈。

  至于他们也写……

  谁敢演?

  哪个戏班敢演直接请去锦衣卫喝茶。

  如今的锦衣卫,可是专门有一个宣传司在负责这些东西。

  尤其是在诋毁皇上形象的问题上,这个是容不得半点马虎,如今的锦衣卫可以说都超出全盛时期,内务司的上万名暗探散布民间,甚至都已经开始招收女暗探了。这些人监控着大明每一座城市乡村,连同那些深入基层的皇庄共同编制起一个严密的特务网络,一切民间对朝廷不利的信息,都迅速传递到各地校尉们那里,然后汇总筛选逐级上报最后送交司指挥使,再由大太监王承恩最后筛选奏报皇上。可以说此时的锦衣卫,已经整合了原本锦衣卫和东厂的全部职能,缇骑四出的时代就像阴云般,笼罩在了大明的上空,甚至连大明都已经容纳不下开始向着大明以外扩散,比如那些逐渐远航的南洋公司商船上,很多都带着锦衣卫情报司的暗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木允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