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军是王思礼。
老王现在的身份还是陇右节度使。
不过陇右军的实力锐减,能动用的精锐都倒在灵武了,剩下还有大批不能动的,毕竟吐蕃人还虎视眈眈,陇右和河西两军参与反攻的不足一万五。
所有西线的西域三镇,朔方,陇右,河西等各镇兵全部于凤翔集结然后杀向长安。
当然,这需要点时间。
实际原本历史上在这之前还有一场很搞笑的陈涛斜之战,房大宰相和一批文曲星们亲帅大军反攻长安,饱读诗书自认文韬武略的房宰相玩复古,以两千辆牛车搞车阵,然后在长安北边的陈涛斜一头撞上被杨丰拿酒灌废了的安守忠,被安守忠摧枯拉朽般暴打一顿全军覆没了。要不是还有李光弼的弟弟李光进给他撑场子,估计连房宰相都不一定能回来,但李亨刚刚拼凑起来的数万忠义之士全搭进去了,不过现在因为杨丰的西域三镇提前到达,这场纯属扯淡的反攻战也就没有了,毕竟房大宰相终究不如杨丰靠谱,这一点连他自己也是很清楚的。
而李光弼自己返回太原。
他如何安排他的进攻,那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作为礼物,杨丰赠送给了他五百套老式冷锻甲,甚至包括五百匹阿拉伯马和马铠,也就是说他回去后也可以组建一支五百人的冷锻甲版具装骑兵,可不要觉得五百这个数字有点少了,实际真正的战场上,五百具装骑兵就已经是强大的攻击力量,欧洲的战场上,五百骑士的冲锋这就已经是堪称举国之力了。
包括郭子仪也得到了同样一份。
郭子仪的朔方军在南下之前还得先解决阿史那从礼。
这个突厥首领随安禄山攻破潼关进入长安,然后不知道怎么抽风突然带着五千同罗和突厥,抢了数千匹战马跑路了,一直跑到朔方,在河曲一带招诱那些胡人进逼灵武,也不说是为安禄山还是为大唐,总之郭子仪必须先把他解决。正好杨丰这五百套具装骑兵的装备可以用上,顺便也让李亨和朝廷的官员们见识一下河中铁骑的装备是何等精良,毕竟朝廷还是有不少人在撺掇李亨从回纥借兵,甚至回纥人还派使者来主动提出,很显然他们对南下洗劫已经迫不及待了,杨丰必须得坚定李亨的信心。
杨丰没兴趣在灵武跟越来越多的朝廷官员纠缠不清,在确定了计划后他紧接着离开灵武返回武威。
倒是他老丈人被留下了。
李嗣业原计划觐见完李亨后就回龟兹坐镇,但很显然李亨不准备放这样一个同样的名将离开,他得到了和郭子仪李光弼相同的待遇,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大唐第三个使相,并且还兼着兵部侍郎,事实上进入了朝廷的最高决策层,倒是河中监军鱼朝恩也跟了回来,这一点让杨丰颇为意外,他还以为鱼朝恩会留下向李亨表现忠心呢!
“节帅不以朝恩刑余之人,待朝恩如兄弟一般,节帅为国血战之时,朝恩岂能退缩!”
鱼朝恩大义凛然地说。
“够义气!”
杨丰一挑大拇指说。
当然,他也就是说说而已,他当然明白鱼朝恩是为什么。
这个太监很聪明。
这时候他回到李亨身边,也无非就是活在李辅国的阴影下,说不定李辅国还得小心提防并且找合适机会弄死他,但如果他留在杨丰这里并且随杨丰光复长安,那么立刻就会成为李亨器重的亲信,不说和李辅国分庭抗礼,至少也得是接近同级的,毕竟这些太监里军事人才宝贵,想想当年的杨思勖就知道这个军事太监的前途是多么光明了。
第461章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大唐天宝十五年,或者至德元年十二月。
凤翔。
“列阵!”
杨丰跃马横刀大吼一声。
在他面前如林的各色旗帜下,一队队全身甲胄的西军士兵迅速完成各自的列阵,无论河中军还是安西军和北庭军统统重甲,就连普通的长矛手和神臂弓手都是重甲,这些年里杨丰的钢铁厂将西域三镇士兵几乎全完成了明光铠化。
甚至哪怕将领不给士兵配备,那些士兵也自己掏钱买一套,毕竟对他们来说,保命的东西上绝对不能吝啬了。
反正这东西也不贵。
流水线生产的东西贵个屁。
杨丰的钢铁厂目前年产量都上万吨了,实际上不仅仅唐军,就连河中和吐火罗各国都在用碎叶产的盔甲,只不过他们是链板甲而已,而就像文艺复兴时代后期的欧洲军队就连长矛手都是板甲一样,这时候西域三镇总计七万士兵一水的冷锻明光铠。最多也就是简化版和完整版的区别而已,但即便是简化版,那也是堪比内地唐军重甲军团的,此时这两万铁罐头在空旷的平原上排开,抛光的铁甲在阳光下反射刺目的光芒,真得堪称杀气冲天。
尤其正中间的四千具装骑兵。
就连脸上都罩着遮挡了整个口鼻部分,只留下双目处一块半月状观察口的面甲,就连手上都戴着卯了一块块铁片的皮手套,就连脚上皮靴面都同样用一片片铁片覆盖的四千具装骑兵,手中举着带小旗的马矟,骑在同样带着铁制面甲,浑身覆盖铁甲恍如怪兽一样的阿拉伯马和大宛马上,以营为单位组成四个小的方阵,四个小方阵又合成一个大方阵,沉甸甸地压在一片土黄色的原野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木允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