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答道:“在,小的这就去通报。”
“不用了,我自己去便可以了。”唐一明道。
士兵见唐一明径直朝谷里走进去了,急忙喊道:“主公,军长在马厩喂马!”
唐一明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知道了”,便朝马厩而去。
葫芦谷里,最开始便是唐一明军队的马厩,当时他看到这里的地方比较空荡,山谷里德地面上还有着丰富的青草,很适合养马,便命人建造了马厩,将养马的活交给了杨元。平常打仗抢来的战利品,为了方便,也一应囤积在了葫芦谷里,当时的葫芦谷,就是一个军械库。
看到如今的葫芦谷,唐一明的心里感到十分的不可思议。他穿越到这个时代的时候,是四月底,占据泰山的时候是五月中旬。如今是十二月初,这短短的几个月的发展,从最开始的只有几百部队,到两千多人。再从两千多人发展到万人,他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了过来,其中不知道包含了多少辛酸,又有多少士兵为了捍卫这片土地而牺牲在了胡人的刀枪之下,成为了看护泰山的亡灵。
最初唐一明从廉台战场上带出来的的几百乞活军,经过无数次的战斗后,所剩下来的也只有一百多人。死者已矣,生者何欢?唐一明看到葫芦谷里的一排排房屋,一个个穿梭在房屋和房屋之间的羌人勇士,他的心里无比的沉重。
“往事不堪回首,多少个跟随我的兄弟一个接着一个的离去,虽然我在这里只有几个月,却像待了几年那么久。现在我只占有泰山一隅,中国那么大,世界那么大,我还是渺小的,以后的发展之路还很长,如果我不能够带领着部下走出泰山,走向世界,那我又怎么对得起那些为了保卫这片土地的勇士们呢?”唐一明的心里缓缓地想道。
一声马匹的长嘶,将唐一明从思绪中拉了回来。当梦想,照进了现实里,脚下路是否会如同所想的那样平坦,唐一明还不得而知。
唐一明静静地走到了马厩里,看着拴在马厩里那一匹匹拥有着矫健身姿的战马,唐一明觉得有种说不出的欢愉。虽然说这些战马是慕容恪设下的一个计策,可是没有这些战马,姚襄的羌军也不会取得在青州大捷的胜利。
冷兵器时代,没有强大的骑兵就不可能成为军事强国。汉武帝为对抗匈奴,组建了强大的骑兵部队,改变了步兵为主的步兵体制,才得以主动出击,逐鹿大漠。唐太宗则最喜选择敌阵薄弱部位,亲率骑兵冲锋,“敌无不溃败”。一骑飞驰于前,数万骑兵紧随其后的场面,今日想来,尤叫人神往,正是精锐的骑兵使唐帝国威震四方。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率领着蒙古精骑横扫了大半个地球,骑兵的强大,是不可忽视的。
“胡人都是马上民族,冉闵曾经发明了长戟手组成的战阵,依靠步兵对付骑兵,并且效果显著,所以他才会成为胡人人恐惧的恶梦。就连一向战无不胜的慕容恪,也曾经在冉闵手下小败过几次。我虽然没有冉闵的武勇,却又超越他的智慧,他能在战场上取得优异的成绩,我却能从心理上战胜对手,依靠羌军骑兵的悍勇,对付鲜卑骑兵的彪悍,再用我自己的特有步兵和火器形成夹攻,试问天下,还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前进的步伐?”唐一明又开始幻想了起来。
“主公?你怎么到这里来了?”正在一边喂马的姚襄看见唐一明走在马厩里,便急忙叫道。
唐一明听见叫声,便顺着声音找了过去,看到姚襄向他走来,便道:“岳父大人,我是来找你的。”
“主公找我必有要事,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还是到属下的房中叙话吧。”姚襄将一匹战马拴在了马厩里,缓缓地说道。
“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事……”唐一明说到这里便停了下来,看了看周围,见没有一个人,便接着说道:“就在这里说吧。岳父大人,我来找你是有一件事想问问你的意见。”
姚襄道:“主公有话只管说,属下能帮上忙就一定帮,帮不上也要想办法帮。”
唐一明嘿嘿笑道:“只是一件小事而已……岳父大人,不知道你对鲜卑人有什么看法?”
“鲜卑人部族繁杂,从东北到西北,广袤的草原上,滚烫的戈壁上,都有他们活动的影子,不知道主公所指的是鲜卑哪个部族?”姚襄问道。
唐一明淡淡地说道:“鲜卑慕容氏。”
“鲜卑慕容氏?主公是指燕国?”姚襄问道。
唐一明摇了摇头,说道:“不,只是单纯的鲜卑慕容氏。燕国的境内并不完全是鲜卑慕容氏,只不过是以鲜卑慕容氏为主导而已,那些臣服于他的其他部族和许多汉人都是燕国的民众,我问的只是岳父大人对于鲜卑慕容氏的看法。”
姚襄道:“主公,实不相瞒。鲜卑慕容氏个个老子英雄儿好汉,从慕容涉归那一代开始,到慕容?做了辽东公,慕容氏便一步一步的走上了兴盛之路。鲜卑慕容氏穷其三代之力,每一代都由杰出的人才,逐渐统一的辽东,灭了辽东鲜卑的宇文氏,将段氏赶出辽东,并且乘势占领了幽州。属下也不得不佩服这支生生不息的部族,大燕能够有今天如此的成就,绝对不是一个偶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