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春意盎然,处处都是绿色,山林里原本的萧条也逐渐恢复了生机,一经春风吹过,树叶摆动,便犹如层层波浪。
月牙湖畔,已经建立起来了几座木屋,木屋周围拴着几条渔船,一些人正在用渔网撒向湖水中。
“赵六!你他娘的还在那边干什么?快驾船过来,那边的鱼前几天都让你他娘的差不多给抓完了,你再这么抓下去,鱼都要绝种了,我们以后还怎么改善生活?”陶豹站在一条小船上,手中挥动着一张渔网,说话间便撒了出去。
湖面上飘着六条小船,刘三、陶豹、孙虎、宇文通、赵六各驾一条,另外一条小船上则是唐一明亲自驾驶,缓慢地划到了湖中央。
赵六本来在泰山南麓守卫要道,但是自从泰山郡成了唐一明的封地之后,南麓的要道也就不用再守备了,于是将赵六调到了山上来,主要是负责训练新兵。
赵六听到陶豹的大喊大叫,便不乐意,大声喊道:“大王说了,这些都是去年养的鱼,凡是渔网里还没有三寸的鱼都要放生,我又不是什么鱼都抓?你是不是害怕我抓的鱼比你的多,所以心里不平衡?”
“俺才没有这样想呢?俺是响应大王的号召,进行可持续发展,不能把鱼抓完了,你他娘的一连在那里抓了三天的鱼,都抓的够多了,今天你还要在那里抓,岂不是要抓绝了?”陶豹大叫道。
“切!你就是害怕我抓的鱼比你多,你一连输了三天了,怕今天也输给我了,对不对?你要是承认的话,我今天就让让你,让你胜我一次,如何?”赵六叫道。
“呸!俺才不让你让俺咧!俺有手有脚的,凭什么让你让俺?你就等着瞧吧,总有一天俺抓的鱼要超过你的!”陶豹道。
“好了!你们两个都别叫了,没有看见大王正在那边钓鱼吗?”刘三划着船,带着一船大大小小的鱼,从远处划到了陶豹和赵六的渔船中间,训斥道。
“刘师长!这可不怪我,是陶豹他先叫嚷的!”赵六站在船首,提起一根长长的橹,将其中一头插在了湖水里,用力一划,便驾着船来到了刘三的身边,大声说道。
刘三冷眼看了一下赵六,说道:“无风不起浪,你也脱不了干系,不就是抓个鱼吗?你们都能这样,那以后要是再做些其他什么大事的话,你们岂不是要闹翻了天吗?”
赵六虽然瘦小,但是浑身透着一股机灵劲,眼睛骨碌一转,当即冲对面船上的陶豹喊道:“喂!你听见没有?刘师长发话了,让你以后收敛一点,你可别忘记了,我是是你的师父,没有我,你又怎么会学会游水的?”
陶豹一时词穷,支支吾吾地说道:“谁……谁是俺师父了……游水……游水是俺自己自己练习的结果,你可从来没有帮过俺!”
孙虎、宇文通听见以后,便呵呵地笑了起来,都没有说话。
“好了好了,你们都不要再那么大声了,万一我的鱼真的一条都没有钓上来的话,看我怎么收拾你们!你们也都累了,快点到岸上休息休息吧!”湖面中央的船只上,唐一明静静地坐在那里,手中提着一个鱼竿,对远处的陶豹等人大声喊道。
陶豹、刘三、赵六、孙虎、宇文通五个人都分别驾船朝岸边驶去,唐一明看着他们装满一船的鱼,脸上露出了笑容。
五个人叫来了岸边的士兵,将五条船上的鱼都一一卸了下去。那些鲜活的鱼,活蹦乱跳的,一旦离开了船舱里的水池,都有点供养不足,鱼尾使劲的摆动,蹦的岸边到处都是,士兵费了好大气力才将这些鱼全部收集起来。
“哈哈哈!你们都打了那么多的鱼啊?可喜可贺啊。”王猛穿着宽大的袍子,从远处走了过来,闻见了鱼腥味,又看见了满地都是蹦跳的鱼,便高兴地说道。
“参见相国!”刘三、陶豹、孙虎、刘三、宇文通五个人齐声叫道。
王猛摆摆手,说道:“免了!大王还在钓鱼吗?”
刘三点了点头,抬手指着湖面上的那一叶扁舟,对王猛说道:“军师,你看,王上一直没有挪动,坐在那里已经有一个多时辰了。”
王猛“哦”了一声,对刘三说道:“你驾驶一条小船,将我送到大王那里去,我有点事情想和大王商议!”
“军师,你要上湖面上?不如我去把大王叫回来吧?”孙虎道。
王猛摇了摇头,说道:“你们放心,我水性虽然不好,可是我的命还很长,这样的湖水,是淹不死我的,何况我也未必就会落水!刘师长,你快点准备船只吧。”
这潭碧绿的湖水,并非是一条死湖,在东侧有一条溪涧,溪涧顺着泰山的山势向下延伸,一直可以流淌到外面。只是这条溪涧较为平坦,流水也不是很湍急,所以成就了月牙湖这样的一个景观。只要将溪涧微微一堵起来,便可以在月牙湖中进行养鱼,一旦湖水涨了,便可以掘开缺口,让湖水顺着溪涧流淌下去,仿佛像现在的大坝一样。
刘三亲自驾着一条小船,将王猛送到了湖面中央。
“军师?你怎么来了?”唐一明正在垂钓,忽然看见身后一条小船驶来,便扭头望去,看见了王猛,不禁问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