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虚一种美德,你做的好,我就喜欢你这样有功不贪的人。你选五艘大船,将船停靠在海中,今日我就要扬帆出海!”唐一明道。
“出海?大王要是去哪里?”刘三问道。
唐一明呵呵笑道:“去晋朝,我要去南方的晋朝,沿海而行,去晋朝看一看,顺便招揽一点人才。”
刘三听了有点担心,便说道:“大王,海军刚刚训练而成,还不适合进行大战。我听说晋朝的水军也很厉害,他们固守长江一带,以前的赵国几次想攻打晋朝都无从下手。”
“南船北马,古来有之。只是,我不是去打仗,而是去通商!”唐一明道。
“通商?”刘三狐疑道。
陶豹插话道:“对,大王是要去通商的,去晋朝买一些我们所需要的东西,然后运回来。”
刘三道:“大王,那是否还要建造商船,不然怎么拉运货物?”
唐一明笑道:“不用建造了,现在建造的我也用不了,我就用这五艘大船去晋朝,每船上除去水手、舵手、炮手等人外,各带五百士兵随行。”
“大王,属下明白了,属下这就吩咐下去。”刘三道。
“等等,让陶豹和孙虎和你一起去,他们带来了一些指南针,不管是大船还是小船,都装备上一个去!”唐一明道。
刘三眨巴眨巴眼睛,问道:“指南针?什么东西?”
“就是这个东西!”陶豹从背后拿出来了一小块磁石,然后将一支铁勺放在了磁石上,那支铁勺晃动几下之后,勺子的两端,便分别指向了南方和北方。
“这就是指南针,只要有了他,以后出海就不会偏离方向了。好了,去吧,将这些东西走装备到各船去,让陶豹和孙虎教会他们怎么用指南针!”唐一明道。
刘三点了点头,和陶豹、孙虎一起下了高崖。
唐一明站在高崖上,望着崖下港湾内的海军,自己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他双眼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心中也是如此的澎湃。他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
姚倩的孩子于半个月前出生了,虽然是个女儿,唐一明还是欢喜的很,经常将两个孩子抱在怀里。五月份的时候,整个汉国里添加了不少新生命,这些是汉国里第一批降生的孩子,所以唐一明便将六月初一定位了儿童节。慕容灵秀的预产期还有几个月,唐一明安排完家里的事情后,并且让相国王猛总揽全国军政大事,以黄大、姚襄、王凯三人为辅,他自己则带着陶豹、孙虎来到了东莱,准备出海,扬帆远航,到南方的晋朝去,到建康去。
蓝天白云,碧海青山,唐一明独自一人站在高崖处,将景色尽收眼底,被海风拂面而过,他看着大海,似乎就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我穿越而来,从恐惧到悲怆逃避,到后来的坦然面对,再到今天拥有青州和徐州的一方霸主,整整一年零一个月了。可是这一年零一个月里,我却像是经历了十年那么久,胡燕死了,和许许多多为了生存而战斗的士兵一样,都化为了一堆尸骨。你们若是在天有灵的话,就睁开眼睛看看吧,看看这一片故国的青山,看看这一片昔日我们驰骋的疆场,也看看我唐一明!看看我是怎么完成我们共同的心愿,去结束这个乱世,以告慰你们的在天之灵吧!”唐一明感慨万分,不由得自言自语地叫道。
(第二卷完)
第三卷 天下归心
168初到建康 [本章字数:5146 最新更新时间:2010-10-13 07:36:06.0]
----------------------------------------------------
晋穆帝永和九年,六月初三,唐一明率领五艘大船,带着连同水手在一起的约莫四千人,扬帆出海,从胶东湾驶向大海,沿着黄海一路向南。
大桅和前桅,垂直的张着四扇大帆,高峙的船头斜桅,垂直的张着两扇三角帆,吹满着饱满的清风。唐一明伪装的商船轻轻的侧着左舷,滑走在明灰色的春天的海上。塔一般高高的船舶上,飘扬着晋军的旗帜。甲板洗得挺干净,铜栏杆擦得雪亮,船头的斜桅下冲碎着白色的飞沫。
五艘挂着晋军旗帜的楼船,前后相依,一艘跟着一艘,顺着海水,便向着晋朝的海域驶去。
楼船的甲板上,唐一明双手扶着栏杆,望着蔚蓝色的大海。忽然,离船头不过几十尺远的海上,一条巨大的海豚,跃出水面,随即头向下钻进水去,不见了。
不到几秒钟,果然它又出现了,象一个机械玩具似的跳了起来。它钻进水去,又钻出来,后来又来了两条、三条、六条,它们在船身周围跳跃着,象是护送它们的弟兄一样。有时它们游向船的左舷,有时又出现在右舷,忽而成群,忽而一条眼着一条,仿佛是在游戏,在追逐作乐,它们会猛然跳起,飞向空中,划成一道弧线,然后又一条接着一条地没入水中。
“大王大王,你看,这大海怪又游来了!”陶豹满心欢喜地大声喊道。
“什么海怪,这叫海豚。”唐一明怒声斥道。
“嘿嘿,豹哥没有见过这东西,自然不认得了。大王,你怎么知道那么多?你家以前是不是在海边的?”孙虎问道。
“我知道的多了,这些都是小意思。不过,我们一路行来,倒是没有碰见鲨鱼,要是碰见鲨鱼了,那才有意思咧,我们也可以去捕捉一头,鱼翅也很好吃咧!”唐一明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