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风流御弟_三面船【完结】(151)

  反也不是,降也不是,以善谋著称的宁王真是进退维谷了。

  就算两败俱伤,自己坐收渔利,可是自己排老十七,上面的哥哥太多,若自己收拢了天下,能坐得住皇位吗?

  燕王此来的目的,虽然只字未提,宁王也很清楚,他是让自己跟他一起反,“燕王善战,宁王善谋。”几个月来,燕王以不足一千人起事,先夺北平,控制北平周边,再败老将耿秉文于真定,后逼退辽东守军,解永平之围。打了这么多仗,人数却越打越多,由当初的不足一万到现在的将近十万,燕王善战确实名不虚传。

  难道我宁王善谋就是浪得虚名吗?

  宁王嘴角浮出笑意,他终于想到了一个万全之策。

  宁王用心地修剪着自己的手指甲,语调平静地问:“不过是四皇兄手下的一个小小将军,这样猖狂吗?”

  “是,王爷,小的去看了,下人们并没有说谎。”跟了宁王数年,一向机灵的管家看出宁王要赶人了。

  “既然嫌宁王府招待不周,就不要招待了。”宁王仍然看着自己的一双手,头都没抬地吩咐道。

  燕王住进宁王府的第五天,朱能看到宁王远远走来,故意扬起他那特有的大嗓门,抱怨道:“王爷,末将只是说了茶水太凉,宁王府的人不仅不送茶了,连饭也不送了,这不是存心要饿死末将吗?”

  燕王故意扳起面孔:“胡说,本王的十七弟焉是这种人,你若再挑拨本王与十七弟的关系,休怪本王不客气。”

  朱能连忙跪下:“末将并未为胡说,王爷明鉴。”

  燕王看着朱能,叹息地遥遥头,长叹一声:“本王堂堂一个王爷,没想到今日竟然走投无路,罢了,我们走吧,别再为难十七弟了。”

  宁王赶紧走过来:“四皇兄,住得好好地为何要走?”

  燕王握着宁王的手,语调无比激动:“这些天来多谢十七弟的款待,愚兄走了,十七弟多保重,今天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也许就是最后一面了。”

  宁王忙道:“四皇兄不要这样说,四皇兄身体健壮,定能长寿,以后见面的日子还多这呢,若四皇兄舍不得愚弟,不妨多留几日,愚弟也舍不得皇兄。”

  燕王感激地轻轻摇晃着宁王的手:“多谢十七弟,愚兄不想拖累你,这就走了。”

  “那愚弟送皇兄出城。”宁王说罢回头吩咐道,“来人,备马,本王要送四皇兄出城。”

  大宁城外,宁王拉着燕王的手再次洒泪:“四皇兄,你要多多保重,原谅弟弟无能,帮不了你。”

  燕王也颇为动情:“愚兄若不是走投无路,也不会强求十七弟,十七弟,也请你原谅愚兄。”

  宁王闻言神情大变:“四皇兄这话何意?”

  燕王叹口气道:“十七弟既然已经送出了城,不如就多送愚兄一程,送愚兄回北平吧。”

  宁王用力挣脱燕王的掌握,怒道:“我诚信待你,你竟如此害我!”

  燕王看着宁王摇摇头:“对不住了,十七弟。”说着一招手,立刻有人将宁王围住。

  跟着宁王几个禁卫慌了,纷纷拔出剑,想救出宁王,然而此时围在宁王周围的军士近百人,后面还列队站着燕王带来的八万大军,救宁王,无疑痴人说梦。

  “十七弟,一旦你跟本王回北平,不管你什么态度,朝廷都会认为你反了,愚兄的目的你也知道,下命吧。”

  “四皇兄,你这是陷愚弟于不义之地。”

  燕王没说话,只是用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看着宁王,宁王僵持了一会,终于一叹:“罢了,朵颜三骑听令,本王归顺燕王,从今往后,燕王的命令,就是本王的命令。”

  燕王笑了,却是个苦笑。然后他用严厉的目光扫了一眼宁王的禁卫:“都听清楚了?还不传令去?!”

  围着宁王的军士让开了一条路,看着几个禁卫走了出去。

  第二天,燕王和宁王同坐在一辆马车里,带着数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返回北平。

  这数十万大军中,包括宁王十万护卫军和朵彦三卫。

  朵彦三卫是宁王管辖下的蒙古骑兵,约有三千余人,都是骁勇善战之士,用现在的话说,是宁王的雇佣军,所以他们在收到宁王命令的同时,也收到了燕王付给他们的雇佣费

  刘贞被灌得酩酊大醉,留在他的都督府内。当然他辖下的十万护卫,也跟着燕王走了。

  燕王率领的大部队走得很慢,可他的探子却比飞毛腿导弹还快,燕王出城的当天就连夜启程,飞奔北平。

  燕王嘴上不说,心里比谁都惦记着朱隶。

  朱隶此刻正站在彰义门旁的城墙上,看着军士们在加固彰义门。

  他们干得很张扬。

  彰义门城门大开,军事们在城门外撒上铁蒺藜,这种东西对战马有很好的阻止作用。朱隶还命令军士在彰义门两边的城墙上淋上油,将护城河边缘修理的更加陡峭。

  彰义门位于北平城的西南,与左右的西直门和玄武门相比小了很多,李景隆几次攻城都没有攻打过这个门,不是这个门守卫太强,而是这个门太小,若十万人攻打的话,连个站的地方都没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