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解诸终其一生也不知道,真正补录古书的人,是所有的人都认为已经被斩首的方孝孺。
这一事件最终还是被一个人知道了,这个人就是同样满腹经纶的姚广孝。
在永乐帝的默许下,朱隶安排姚广孝与方孝孺见了一面。
就像当初没有人知道朱隶和朱允坟谈了些什么一样,姚广孝和方孝孺这两个当代最富有知识,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见面一个时辰,谈了些什么也没有人知道,姚广孝走后,方孝孺仍然同以前一样,专注于古书的研读抄录,也许踏踏实实做学问,才是方孝孺最愿意做,也是最能做得好的事情。
这个春天燕飞也非常忙,造船厂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朱隶交给了燕飞一安全和保密工作。
从胶州湾回来后,燕飞全面接手了曼妙留下的情报网,曼妙堪称这方面的天才,她的情报网不仅覆盖面甚广,而且安全方面也做得滴水不漏,也许曼妙曾经想过将来有一天要隐退。情报网要交给朱隶,故而除了曼妙之外,一些高层管理彼此都不知道他人身
份,却认朱隶,曼妙失踪后,他们慢慢地都找到了朱隶,再由朱隶转给了燕飞。 迁都的事情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永乐帝并没有宣布要迁都的事情,而是派了随郑和一起讨伐偻寇的陈硝任总兵官,总督海运,治理河道。对于北方的贸易政策也开始实施税收倾斜,鼓励商人去北方经商,不少商人看到了商机,纷纷北上。
石小路也是忙碌的大军中的一员,只是她忙碌的地方不一样,小小芸和索菲亚都生了儿子,石小路又开始天天泡在了京王府,指挥丫鬟婆子忙前忙后,俨然一副主人的模样,丫鬟、婆子们虽有微词,却也不敢说什么,石小路现在可是京王府的姑奶奶。沈洁自己忙得没有时间打理府内事务,对石小路那是百分之百支持,就算石小路办错了,沈洁也不说一句,自己悄悄拿银子摆平。
不知道是不是与燕飞受伤有关,石小路一直没有怀上孩子,而燕飞对这种事情似乎也不是很热衷,虽然朱隶找机会提过两次,燕飞仍然一忙起来,一个月也不回趟家。
众人的忙碌中,一年的时间悄然划过。历史翻到了永乐三年。
这一年,不仅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在世界历史上,特别是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年的六月十五日,大明朝郑和的庞大船队,第一次出使西洋。
这一年,是公元一四零五年。
第165章 招募水手
对承乐大典的编援不是很满小靠在朱隶的切欺手翻着手中的一本古书。
“哪里不满意?”大船建造终于要接近尾声了。朱隶在造船厂住了一个多月,下午才回来。
“皇上觉得编撰进去的书太少了。”
“编录了多少本?”
沈洁歪着脑袋想了一会:“不足四千。”
朱隶惊叹地张了张嘴:“这还嫌少。
“唐高祖时编撰的《艺文类聚》”四卷,收书一千四百多种,宋太宗时编撰的《太平御览》”牺卷,收书接近两千种,期间还有很多小一些的类书。收书几百至上千种不等,皇上希望能把所有的书都编撰到一起,四千本书是不多,但解借对皇上说能收集到的书也就这么多了,皇上说,书不够,去买。”
朱隶一听嘿嘿笑了:“皇上为什么不说,书不够去写,那我也写一本,将来就能名垂千史了。”
沈洁顺手在朱隶的腿上掐了一把,疼得朱隶一咧嘴:“你写行不,你名垂千史
沈洁优雅地笑了:“这还差不多,你的大船造得怎么样了?”
“差不多了,明天开始招募水手。”
沈洁把书放下,在朱隶的怀里找了个舒服的位置:“我要跟你一起出海。”
“你走了,永乐大典怎么办?把方孝孺托给谁?”
“我想托给妙锦。”
朱隶没说话。
“你和妙锦,”
沈洁网说到一半,朱隶推开沈洁,下床倒了杯凉茶,一口气喝光。
“朱拜 ”
“你看着办。早点睡吧。我累了朱隶说完吹熄了蜡烛,***拉上了被子。
沈洁幽幽叹了口气,朱隶和徐妙锦两人现在见面彼此都非常客气,看来他们之间的心结很难打开了。
水手的招募工作进行的并不顺利,想到要去从来没有人去过的地方,很多人都担心去了就回不来了。
招募进行了三天,才有吾千多人报名,比计戈 的一万人差很多。
朱隶并不着急,招募不上水手是意料之中的事,他自然有办法凑齐人数。
“你能带多少人上船?”朱隶和燕飞坐在大船的最顶层,看着工匠们对大船最后的修张忙碌着。
“差不多一千人
朱隶惊讶地看着燕飞:“你真成大特务头子了。”
“什么?”
“没什么,我很难想象你手下一共有多少人。”
“小曼妙留下的人近一万,到我手里翻了近一倍。”
“两万?你哪有那么多钱养他们”小朱隶不解地问道。
燕飞看着朱隶嘿嘿笑了:“不用多少钱的,我只是向他们购买情报,他们有情报卖给我,才能挣到钱,真正需要我养的,不足千人,曼妙早已扶植他们,有了固定的收入,我给他们的,不过额外奖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