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风流御弟_三面船【完结】(531)

  “邱将军是老将了,几位副将也都久经沙场,经验十足,你有什么不踏实的?”沈洁站在朱隶身后安慰道。

  “不知道,我就是觉得……,哎”朱隶说了一半,突然痛苦了呻吟了一声。

  “怎么了?”沈洁忙转到朱隶面前,见朱隶冷汗都出来了,“头很疼吗?我去找御医。”

  沈洁抬腿要走,手却被朱隶拉住了:“别去,不那么疼了,没事。”

  沈洁仔细看着朱隶,见朱隶苍白的脸上渐渐有了几分血色,眉头也皱得不是那么紧了。

  “我还是叫御医来看看。”沈洁坚持道。

  “没事,真的,好多了,叫御医来,不管有没有病,都会开一堆苦药汤的。”朱隶拉着沈洁的手不放,“让我抱一会就不疼了。”

  沈洁叹口气,靠在朱隶的怀里说道:“你多大个人了,还怕喝药?”

  朱隶嘿嘿笑着,用鼻端蹭着沈洁的自然垂下的秀发:“沈洁。”

  “嗯?”

  “你说是不是我在明朝住的时间太久了,变成明朝人了?”朱隶轻声问道。

  “你想说什么?”沈洁轻蹙眉头,没明白朱隶的意思。

  “这场仗应该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定载入了史册,我应该知道胜负的,可我想得头都疼了,还是什么都想不起来。”朱隶将头深深地埋在沈洁的怀里,郁闷地说道。

  沈洁将朱隶推开一点,双手揉着朱隶的太阳穴:“头还疼吗?”

  “好多了。”朱隶闭着眼睛答道。

  “别说你当年不是学历史的,就算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这场战争只是数以千计的战争中的一场,不是你在明朝呆的时间长了,在那里呆二十年,很多东西都会忘记的。”

  “也是。”

  “所以别想了,你对邱福没信心吗?”

  “邱福还是很会打仗的。”

  “那就不要担心了,等着他们凯旋。”

  然而两个月后,朱隶等来的不仅不是凯旋,而且是全军覆没。

  邱福带出去的精骑十万,连同朱隶的十万护卫,只回来了不足千人。

  主将淇国公丘福,副将武城侯王聪、同安侯火真,左右参将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战死,同朱隶一起守过北京城的将领卓天佑,是此番同邱福一同出征的朱隶护卫队的领队,也在此战中阵亡。

  朱隶知道这个消息后,没有像第一次那样摔了茶杯,而是非常平静地放下茶杯,一个人缓缓地走上了北京的城墙。靖难的第一年,朱隶就在这里,与卓天佑肩并肩浴血奋战,拼死了保住了当时的北平城。

  朱隶在城墙上整整坐了一夜,直到太阳升起,朝霞染红了脚下的城墙。

  走下城墙,朱隶对在城墙下等了他一夜的沈洁说的第一句话是:“要打仗了。”

  沈洁将自己冰冷的手放在朱隶同样冰冷的手中,翘着脚轻轻吻了一下朱隶紧绷着的面颊:“我等着你。”

  朱隶没有焦距的目光忽然变得很灵动,如水地望着沈洁。

  沈洁微笑,轻轻重复道:“我等你。”

  朱隶的目光变得坚定,更坚定。冰冷的手心渐渐有了热气,连带着温暖了沈洁。

  “小芸做了早点,等着我们呢。”沈洁将头靠在朱隶的身侧,手臂挽着朱隶精窄的腰身,带着朱隶回家。

  永乐八年一月。

  刚过完新年,朱隶就收到了永乐帝准备御驾亲征的消息。

  燕飞还没有回来,年前的消息到了云南,但当年的事情太久太神秘,燕飞仍然没有查到有关吴祖信的任何实质性的东西。

  朱隶回信将邱福大败的事情说了。因为朱隶知道,这种事情燕飞不可能不知道。也会预料到,邱副兵败后,朝廷必然不会善罢甘休,下一位领军出征最可能的人选,就是朱隶。

  朱隶信中让燕飞不必担心自己,一定要把吴祖信的事情查实。

  “给我们各自一年的时间,这一年,我去收拾鞑靼,你尽量把吴祖信找出来,一年后,我们就能在北京安安稳稳地过日子,看着孩子们打架。”

  朱隶这样写的时候,绝没有想到,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燕飞收到的朱隶的最后一封信。

  这封信辗转到达燕飞手中时,已经是四个月后的永乐八年三月。

  没有等到燕飞的回信,朱隶已然随着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北开进。

  战争固然会流血,牺牲,但战争同时也会让一些人兴奋。似乎只有战争,才能彰显出他们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他们,似乎就是为战争而活着的。

  美国陆军上将,乔治?巴顿将军就是这样的人。

  朱隶认为,永乐帝也是这样的人,尽管他不同于巴顿,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职务—皇帝。

  即使邱副失败在前,朱隶也认为,无论是朱隶自己,还是刚刚二征安南、凯旋而归的张辅,抑或朝廷中的其他大将,例如:清远侯王友,安远伯柳升等等,都足矣担当征虏大将军,完成邱副未完成的使命。

  但永乐帝再次让太子朱高炽监国,坚持要亲征。

  当然,像永乐帝这样听说要出征就想打了鸡血一样兴奋的人,还有曾经是朵彦三卫的首领,苏合、巴特尔、哈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