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吴翰文临走前留下的第一句话。
第二句话是吴翰文悄悄跟朱隶说的,也正是因为吴翰文的第二句话,朱隶没有要求燕飞和吴翰文进城,就在城门前让燕飞、吴翰文、萧侗以及萧侗带来的五个随从直接回蛮军驻扎的十五里外的蛮军大营。
“我们之间的赌约还有效,但经过这几次,我们不会再轻易上王爷的圈套。”这是燕飞留给朱隶的话。
回城的路上,朱隶的情绪明显得很低落,张辅悄悄跟上去问道:“身体不舒服?南军医怎么说?”
朱隶摇摇头:“吴翰文让我尽量少与燕飞接触,免得勾起他被封住的回忆。”本以为可以留燕飞多住几天,更好的培养友情。没想到燕飞连城门都没有进,并且为燕飞考虑,这份友情,恐怕也不宜在继续培养下去。
走在另一边的楚暮也很失落,张辅无奈地摇摇头,这件事情,他帮不上忙。
第285另类的舞姿
第285另类的舞姿
朱隶话音刚落,众将领立刻议论开了,还有暂时停战这一说,跟着朱隶打仗,就是新鲜事情层出不穷。
“如果蛮军进城后,突然向我们发起进攻怎么办?”一名将领高声问道。
朱隶看着那名将领没有说话。
那名将领被朱隶看得有些坐不住了,不知道自己哪里问错了,别扭地东张西望,坐在一旁的另一名将领忙给他解围。
“不让蛮军将兵器带进城。”
那名将领恍然大悟,这么简单的办法怎么没想到,不带兵器进来,我们的人还都在城里,他们怎么进攻。
“他们会不会担心我们不守信用,不敢进城?”又有一名将领问道。
他们不带兵器进城,可我们人多,而且手里都有兵器,如果我们不守信用,对于蛮军来说,可叫自投罗网。
“你敢不守信用吗?”一名将领回答。
众将领又“哄”的一声笑了,别看朱隶平时并不是老绷着脸,可对军纪要求严得很,违反军纪者,一律严惩不殆,因而朱隶的军中,无人敢擅自违反军令。
朱隶听着大家你问我答的,歪歪嘴笑了,对嘛,这种小儿科的问题,你们自己讨论解决。
张辅也笑了,心中暗道:四哥越来越有王的威严,只是坐着不说话,这些人就一个个能把问题提出来,然后在自己解决,我什么时候能到四哥这一步。
燕飞收到朱隶过哈节的邀请,看了半天,之后递给吴翰文。
吴翰文也拿着看了半天,望着燕飞问道:“去?”
燕飞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节日这种事情对他实在没有什么吸引力,但想想蛮军二十万军士,这么多年战火不断,今天不知明天事,他们也许很想去放松一下吧。
还有一个燕飞不敢承认的事情,回来这些天,他竟然有点想念朱隶。
吴翰文总是觉得,朱隶不会平白无故地花这个心思让大家过节,到底朱隶又玩什么花样,吴翰文真得很好奇。
如果拒绝朱隶,朱隶一定不会主动告诉他的。
同朱隶那些将领的疑问不同,吴翰文丝毫不怀疑此行的安全性,朱隶说和平相处,那就一定是和平相处,这一点吴翰文很肯定。
“去。”吴翰文决定道。
燕飞看着吴翰文,点了点头。
哈节,也称“唱哈节”。是安南重要的节日之一。‘哈‘是京语译音,含有‘歌‘、‘请神听歌‘的意思。关于哈节有不少民间传说,其中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传说称,古代有位歌仙,以传歌为名,动员民众反抗压迫。她的歌声感动了许多群众。后人为了纪念她,建立了“哈亭”,定期在哈亭唱歌传歌,渐成节俗。哈节活动由祭祖、乡饮、社交、娱乐等内容组成。当然也少不了年青的男女在哈节期间,互相传情,终结连理。
哈节是每年的六月初十,节日一般历时三日,通宵达旦,歌舞不息。传统唱哈的主角有三人,男歌手一人,称“哈哥”,专司抚琴伴奏,两位女歌手是“哈妹”,一人持两块竹板,另一人拿一只竹梆,击节伴奏,轮流演唱。歌的内容有民间传说、哲理佳话、爱情故事等。锣鼓声中常有少女登台献舞,十多个安南少女穿上洁白的安南民族服装奥黛,身姿婀娜,在哈亭里随着锣鼓声有节奏的摇动,美轮美奂。
哈节第一天一大清早,朱隶就带着张辅及十多名将领,骑着马立在城门外,等待蛮军的到来。
蛮军倒没有让朱隶等人久等,太阳刚刚升起,就听到整齐的马蹄声由远而近,片刻时间,燕飞、吴翰文、萧侗带领二十万军队列队停在了距朱隶十余丈外,未待燕飞开口,朱隶气沉丹田,将雄厚的声音清清楚楚地传了出去。
没有多余的废话。简单,明了的三项:“第一,从今日卯时起,到两天后卯时,二十四个时辰内,双方停战。第二、停战期间,双方不得使用兵器,违令者军法处置。第三、两日后,恢复对战状态,仍然留在城里的蛮军,一律以俘虏收押。”
朱隶的话,不仅说给蛮军听,同时也说给自己的将领,二日内,交州城的安定,就靠这些将领们安排了。
燕飞接下来的话同样简洁:“京王爷的话,你们听清楚了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