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中原,战火四起,既然方丈已经恢复,不如再开一次武林盟主大会,召集天下有能之士,共同反元?”觉远安静的站在一旁,看着小和尚捏了捏新生的枝丫,也不知道方丈他想干什么,但他心中深深认为,肯定是方丈又顿悟了……
但他想错了,赵子墨就是想看看这个春天,看这个老槐树又一年的复苏,又一年诞生新叶,哪来那么多道理,若是成天悟啊悟的,早就成仙成佛了好不。
“当初开过了一次大会,可也不知道是道祖不开心,还是佛祖打喷嚏,天上明显就是不同意。
那本座也没必要非得弄一个盟主来主持反元,各大门派不也都让弟子下山,共同参与到反元的征途之中吗,所以各安天命吧。
而我们少林只要鼎力支持明教就够了,虽然明教是从域外传来的教派,但无论教主还是教众,都是汉人,也都脱离了总教的控制。
那本座也相信,新春新气象,明教若是能反了元朝,必然也是一个充满朝气的王朝,且不评价后世如何,但开始总会比现在要更好!”赵子墨没有拽下那刚生出不就的枝叶,虽然看着很漂亮,但它能挺过一个寒冷的冬季,再次发芽,就是不易。
小和尚双手背后,看着方丈院内的老槐树,感叹生命不已,这场反元之战不知道会死多少人。
“那贫僧回去了,方丈没事多出去走走,年纪轻轻,总感觉像个老人。”觉远说了句笑。
子墨小和尚摇了摇头:“眼界不同而已,其实修道修佛,终究讲究一个无欲无求,乃至无情。
但我情绪太多,心中也总有一丝善意,所以我总是喜欢感叹,看的反倒像是没有朝气。
但不得不说,我朝气挺旺盛的!”说到此时赵子墨回头洒然一笑。
然后继续道:“让武僧下山,救一切能救之人。
子字辈的大师们在少林待了这么久,也忒无聊,让他们也出去看看这天下。
若是可以,哪里碰见丧事,就去哪里超度。
我少林没什么大本事,这看家本领总该得用出来。
至于你担心朝廷会派人马踏嵩山,倒不用担心了,明教做事还可以,至少没让我在嵩山看到一个蒙古骑兵。”
“好,尽少林所能之事,觉远告退。”老和尚走了。
小和尚仰望天空,又像坐看天下,一个皇帝都能杀,那第二个皇帝再杀了又何妨?
------------
第三十四章 静等杀人夜
江湖又有消息,少林方丈痊愈,让众武僧纷纷下山,拯救山下百姓于水火之中。
连那些得到高僧,几十年未见的子字辈大师,也纷纷出关,于各地超度,这种情况让不少人倒吸一口冷气,毕竟这群大师虽然看着又瘦又老,但实力不同凡响。
所以江湖上一些歹人,看见老和尚带着两个小和尚出来晃悠,往往躲得老远,哪怕想犯事也不能处于这个时间段,生怕被抓到按死。
整个少林寺,下山人数超过八百,从嵩山向四周扩散,除了黄河以南,到处都能看见和尚。
这既是为了拯救百姓,也是让少林弟子出去历练,多涨一些见识,虽然总会有死伤,但也让他们明白,这就是江湖,没那么善良,并不如寺内那么安全,同时也让他们明白,少林寺才是他们的靠山。
让他们明白,少林寺走出的和尚,往往能让人高看一眼。
至于未走出去的几百人,他们还得继续看守山门,更何况还有好多俗家弟子,需要师父来传授武艺。
没人知道,那八百多个和尚其一,就有少林寺的方丈,他再次一路向北,他要告诉整个元朝,你们选出一个皇帝,我就要杀一个,若你们在推举出千百个,那我再杀千百皇帝又何妨?
……………………
只是今时不同往日,当今皇帝元文宗连宫门都不出,整个皇宫多了上千名护卫,而且好多地方都安置了大型弩箭,渔网等东西,就是为了防备江湖高手的刺杀,不过也确实发挥一些作用……
他这个皇帝,如今在皇宫之内行走,身后都要跟着二十名大内侍卫,而境界皆为后天后期,乃至后天巅峰的高手。
至于这些大内侍卫,汉人蒙人皆有,毕竟他是皇帝,天下最富有的人,只要他想要,他就能有。
不过最让人触目惊心的就是,他身边还有一位红唇齿白的老太监,听说在忽必烈的时代,就已经开始在宫内颐养天年了,只是不知道让元文宗用什么话打动,才重新跟随在自己左右。
老太监不需要干什么活,仅仅需要跟着皇帝就够了,他没出过手。
但曾有一位蒙人高手,看不惯他高高在上的样子,毕竟能当大内侍卫,谁都有两把刷子,自然也想让皇帝更看重自己的本事,获得更多的女人,银子,乃至一些天材地宝。
所以他言语讽刺了几句,但就那一瞬间,众人便看到那护卫的眼睛,被一根细针扎穿,他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直接跪地身亡,原来脑袋也被扎穿,还出现一道血线……
那时,元文宗就在一旁看着,不为所动,甚至眼神中还带一丝欣赏之意。
…………………
“这些情报可是我花大价钱买来的,想要再刺杀就别想了,更何况上次咱们刺杀狗皇帝,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功,若不是少林方丈出马,搞不好我们都得死在那!”张松山作为明教的右护法,他很不赞成教主再次动手的意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