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朝着那把青铜小刀上面一看,只见这把刀有一个细细的把手,在把手的末端,带有一个系绳子用的扁环。刀身很奇怪的向着刀刃的方向弯曲着。
整把刀上生着斑斓的红斑绿锈,看来是青铜铸造的。
我朝着这把青铜小刀上看了一眼,不由得“扑哧!”的一声,笑了出来。
我面前的这位刘老板听见身边有人出声,连忙抬起头来。
他看了我一眼,不但没像一般的店铺掌柜的那样招呼顾客,反而诧异的向我问道:“你笑什么?”
我一看这位刘老板的脸上,非但没有商人的市侩圆熟,反而看起来有几分书卷气。我心道:看面相,这位刘专家,倒是不像是市面上那些所谓的那些“专家”一样,都是大忽悠。这位看起来,倒像是有几分真才实学的。
我想到这里,指着桌子上的那把青铜小刀笑着说道:“这东西虽然也是刀,但是好像应该归入文具一类吧?青铜削也算是兵器吗?”
刘墨林听见我说的话,看了我一眼,在他的眼里明显带出了一丝诧异的神色。
看来,我这个年龄段能认识这件东西,还叫出了它的名字来,让他觉得有点惊奇。
只见刘墨林也“呵呵”一声笑了出来。他笑着说道:“这是我们孩子他们学校老师拿来的,说是家里的传家宝。听说我是干这个的,就拿过来让我帮他看看。这位老弟你说的没错,这青铜削根本就是文具,和兵器一点不沾边。”
刘老板一边说着,一边抬手让我们几个人坐下,他自己则是拿着茶壶给我们几个人倒茶。
我一转过脸,就见黄九如眉飞色舞的朝着我点着头,脸上的表情分明是在说:没想到连这你也认识,你还真有一套!
我不由得在心里苦笑了一下,其实我认识这件青铜削,还真是纯属偶然。
这件青铜小刀,学名就叫做“削”。 就像我说的,它其实并不是一件兵器,而是一件文具。
这件东西,主要是在春秋秦汉时期用得比较多。那时候的文人写字的时候,多用竹简和木简。这种“削” 就是用来在写出错字的时候,拿来刮削竹简,清理上面的字迹用的。作用就相当于现在的橡皮擦。
所以这东西的刀刃,才会有一个向内弯侧弯曲的弧度。它虽然看起来像是一把刀,但是和现在的拆信刀一样,确实是属于文具一类的东西没错。
我之所以能够认识它,是因为我在《血引尸经》上面,曾经看见过这种青铜削的图样。
《血引尸经》上说,这种青铜削上面的铜锈,是一味药材。名字叫做“春秋霜”。
书上的原文写的是:“春秋霜,为铜削面上生根入骨之锈。盖因铜削一错不容。乃世间至为刚正之物。是以春秋霜一味,可扶正祛邪,充盈正气,专治惊厥妄语等症。”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这种叫做“春秋霜”的药,就是青铜削上面的“生根入骨”锈。
因为“削”这种东西,是一点错误都容不下的,只要文章上面有一点错处,都要用它来削去。所以它是天下最为刚正不阿的东西。所以上面的锈,可以用来治疗惊吓所导致的休克、还有胡言乱语等病症。
就因为我看过这张图,所以才碰巧认识了这个青铜削。没想到我就随口就这么一说,倒是让这位刘墨林对我刮目相看了一回。
等我坐下端起了茶杯之后,我赶忙对着这位刘先生说明了一下。我其实对古董和兵器都是一窍不通,认识这把青铜削是纯属巧合。
我跟刘先生说我是中医世家,还顺便把春秋霜的事跟他说了一下。
其实我是很少跟别人这么坦率的,只不过今天我是为了求教问题来的。所以我觉得这种情况下,我最好还是诚恳一点。不懂装懂、或者是装自己是专家,在这个时候实在是大忌。
刘墨林听我讲了春秋霜的功效,也不由得感叹了一声。说中华文化实在是博大精深,就随便一个小小的门类,都够让人钻研一生的了。还说我学到的这套中医理论实在是别开生面,很有独到之处。
等我们聊了几句之后,还没等刘墨林发问,我赶紧向他道出了我的来意。说是有一件兵器请他鉴定一下,不知道他方便不方便。
“那有什么不方便的!”刘墨林听我这么一说之后,立刻笑了起来:“能欣赏到古兵器,对我来说,比吃涮羊肉还高兴呢”!
正文 第123章 :礼剑战剑,如朕亲临
第123章 :礼剑战剑,如朕亲临
“那有什么不方便的!”刘墨林听我这么一说之后。立刻笑了起来:“能欣赏到古兵器,对我来说,比吃涮羊肉还高兴呢!”
说着,刘墨林收起了毛巾上面的青铜削,示意我把东西放桌上。我明白这是古董行的规矩,东西不能直接过手。
我连忙掏出了我的那把匕首,把它放到桌子上的毛巾上。
只见刘墨林,先是看了一眼匕首的外观,然后他拿起那把匕首,看向它的另一面。
当他看到匕首上面“代天巡狩”那四个字之后,他明显就是吃了一惊!
他倒吸一口冷气的声音,从我坐的那个地方都听得清清楚楚。
我的心里边,不由得有点想笑。这位刘墨林可能作为一个学者非常的出色,但是它并不能算是一个纯粹的古董商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