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面售票的地方,还写着一个牌子:“距离展览会闭幕还有一天”。
我一看这个“一”字上面,还有着被反复涂抹过的痕迹,看来这上面每天都在倒计时,今天是最后一天了。
原来梅大哥说我明天来就看不到了,是这么个意思!
我们找地方停了车,在梅大哥的带领下,也没买票,就从员工通道直接进去了。
“这个展览,是文物协会和市博物馆牵头办的”。只见梅大哥笑着说道:“我也是组织者之一。”
等我们一进大厅,转圈是一圈的玻璃柜,里面全是一些砖瓦石碑和石佛造像之类的东西。
梅观林脚下毫不停留,径直就带着我们,走到了一个玻璃柜的前面。
在我的面前的玻璃柜里面,是一个挺大的石头盒子。我知道这就是梅大哥让我来看的东西了,于是我凑了过去,仔细的看了看这个石头盒。
这个是石头盒子大概有两个牛奶箱子摞起来那么大,是用黄白色的石头雕刻而成,保存得十分完好。
我一看这上面,棱角和表面上丝毫没有人抚摸过的油光和包浆,就知道这东西不是传世的,而是一件出土的器物。
在这个石头盒子的表面上,用阴雕线刻着莲花的图案,我一看就知道,这是隋唐常用的佛教题材“宝相花”图案。
我看了两眼,没觉得这个盒子有什么稀奇的地方。又看了一下下面的标签,只见上面写着:“无缺石函”在下面还另有介绍。
我一看这下面介绍的文字,这才感觉到惊奇起来。等我再看那个石盒,这才发现了它的奇异之处。
这个方方正正的石头盒子,上面居然连一道缝都没有!
这还是盒子吗?不就成了一块囫囵的方石头了吗?我惊奇的想道。
等到我再仔细看的时候,这才发现石函的侧面边上,刻着一行小字:
“开皇四年敕建大广济寺舍利塔供奉”
“开皇四年…敕建…”我在心里一想,然后惊讶的回头问道:“这是隋文帝杨坚下令建造的?”
“就后面庙里的佛塔是隋朝的。”梅观林向我答道:“这个石函,是从那座佛塔的天宫里面发现的。”
“这个真不是实心的”?我用大拇指朝后,指了指那个无缺石函。
“确实是空的”,梅观林点了点头:“而且里面的空间方方正正,还放的有一些东西。这都是用现代的无伤探测手段,检查出来的结果”。
正文 第454章 :开皇四年、古塔天宫
第454章 :开皇四年、古塔天宫
“怪不得叫无缺石函!”我惊讶的说道:“那这石函怎么做出来的,里面的东西是怎么放进去的,你们搞清楚了吗?”
“没有,”梅观林笑着说道:“我这次让你看的,不是这个石函,而是这石函里面的东西。”
“啥?你把里面的东西给拿出来…”我一句话还没说完,就被梅观林一眼给瞪了回去!
“我的祖宗!你小点声!”只见梅观林咬着牙,从牙缝里说道:“你是想把我送进去是怎么的?”
“我去!你还是偷着干的!”我也压低了声音,鬼头鬼脑的说道:“真特么刺激!”
“看够了,咱就外边说吧”!梅观林一摆头,把我们一行人领了出去。
等我们几个重新坐到车里,我连忙向梅观林问道:“我的哥!这里面的东西。你是怎么弄出来的?”
“不是我弄出来的,”梅观林指了一个方向:“我带你去见一个人!”
于是我们又开车上路,车子七拐八拐,来到了一个旧社区里面。
等到梅大哥带着我们上楼,我发现在楼道里面分外的黑暗,卫生还不怎么好。耳朵里全是苍蝇嗡嗡的叫声。
到了四楼,等到梅大哥敲门以后,一个二十七八岁的男人给他开了门,这才把我们让到了屋里。
这个男人是个高个子,一脸的英气,说话的声音里低沉而带有磁性。
只见他言语揖让之间,透出一股平和安静的气质。看起来是一个稳重又有棱角的人。
我这一见面就观人相貌的习惯,看来是改不了了。我在心里暗笑了一下自己。
梅大哥很快的给我们相互之间介绍了一下。原来这个人叫焦龙飞,是梅大哥的远房亲戚。
倒真是名如其人,这位焦哥看起来就不像是一个俗人。
焦龙飞的这间房子明显是租的,屋里的陈设非常简单。我和常姐她们四个人,把一张长沙发挤得满满当当,梅大哥他们俩只好坐在床上。
等到梅哥说明了来意,我们相互之间这一攀谈,我才知道为什么梅大哥会带我们来这里。
看起来这位焦龙飞对梅大哥非常信任,我们只是提了个头,他就开始讲起关于那个无缺石函的事来。
原来这位焦哥是干建筑这一行的,修复广济寺的这个活儿,就是他们建筑公司承揽的。
在广济寺的后院有一座佛塔,当然也在需要修复的建筑之列。现在的古建筑修复行当,都讲究个修旧如旧。所以他们公司也很是请了几个古建筑方面的专家,来到这里做技术支持。
那座佛塔原本寂寂无名,破旧的很。塔身也不太高,大概也就是七八米的样子。可是那几位专家来了以后,仔细一研究这座佛塔,就很快就发现这座佛塔的监造年代,比这座广济寺要早上很多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