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家伙也真是胆大,他仗着酒劲,直接就往地上一蹲!
“来吧!爹背你!”这家伙居然头也不回的喊了这么一句。
然后,他就感觉到一个人的身体,竟然真的冰冰冷冷的趴在了他的身上!
这个愣小子早有心理准备,他居然就这样一起身,就把背后的身体背在了后背上。然后他就这样转身回头,把这东西一路背回了石门村里。
等到他快要进村口的时候,天也快亮了。这时候这个愣小子就感觉后背上的这个身体开始挣扎。
他也不含糊,直接死死的拽住了身后的那个身体不放手,硬是把这个东西背进了村。
等到到了自己家门前,这时候天色也已经大亮。这个愣小子把后背上的这个身体,往地上就是一摔!
当时,就是轰隆的一声!
这时候,有早起的村民也发现了这边的情况,都赶过来看。等到大家借着晨光这一看,只见地面上赫然放着一个硕大的棺材盖子!
这一下子,整个村子里顿时人声鼎沸,所有的人奔走相告,全都赶过来看热闹,把这个棺材板围了个水泄不通。
我也是在这个时候去现场看的热闹,才知道了这件事的。
等到这个愣小子给大家讲了昨晚的经过,大家这才知道,那个在坟地里面一直叫着“背背爹”的鬼,弄了半天就是这副棺材盖子。
大家都对这个棺材盖子深恶痛绝,于是在有人提议下,大家弄了点柴火,就在村头的场院上,把这个棺材盖子一把火给烧了。
结果,一直烧到最后,这个棺材盖子上面却有一块棺材帮,无可如何怎么也烧不着。
这时候,村子里面有经验丰富的老人,把这块棺材盖子翻开来一看,这才发现在里面的白茬木头上面,有着一个图钉大小的血点。
等到看到这个血点的时候,只见刚才那个把棺材盖子背回来的愣小子,顿时就是“啊!”的一声惊叫了出来!
等到大家问他,他这才开口说,这个棺材盖子上的这个血点子,其实就是他弄出来的。
原来在三年前,村里面有个老人死了,大家都去忙着“唠忙”(就是帮忙张罗的意思)。
当时这个愣小子也去了,但是在钉棺材的时候,他一不小心,左手的中指却被木头上的木刺给扎了一下。
这一下当时就出了点血,但是这点小磕碰,根本就连伤都算不上,所以他也没在意。
他就随手把血抹在了棺材板子上,然后就接着干活去了。要不是今天这个他抹上血的地方没能烧成灰,他都已经彻底把这件事给忘了。
当他讲到这里的时候,村里的老人这才哀叹道:“原来这就是你小子自己造的孽!”
我当时就在一边,看着村里的老人们把这个愣小子好一通数落!
原来中指血直通心脉,火力最旺。就这一点点血,在埋藏在地下三年之后,就让这块棺材盖子成了气候,居然也开始吓唬起过路的人来了。
在事后,我们村里的老人们还反复告诫村里的年青人,左手中指的血可不能轻易的就乱抹,弄不好赶上了巧劲儿,就会成就了妖魔,出来祸害人。
由此可见,这中指血对于阴属性的灵体,有着多么大的诱惑力!
所以,我今天看到魌头瓶里面的猛鬼都跑了出来,这才用左手的中指血抹在了瓶口上。我其实就是怕他们大家撤离的时候,这些猛鬼趁机跑到门外去,或者是扑到这谁的身上弄伤了人。
幸好,我的中指血到底还是把这些猛鬼给吸引在了魌头瓶旁边。
在我又坐了一会儿之后,天色开始渐渐的黑了。
古玩城里面的灯都关了,四下里开始慢慢的陷入了黑暗的沉寂,
我这时候才知道,在一个你往日里非常熟悉的地方。要是忽然一个人都没有了,而且还分外寂静黑暗的时候,这个地方就会变得特别毛骨悚然!
我就这样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看着桌上的魌头瓶,静静的等待着夜深。
在中国的古代,先人下葬的时候有很多讲究,其中很多风俗都渐渐的变了,当然也有一些保存了下来。
根据《周礼》中的记述,下葬时要:“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大丧,先柩。及墓,入圹,以戈击四隅,驱方良。”
这里面的“方良”就是方相,是一种凶恶的鬼。他们专喜欢吞噬新鲜的魂魄。
所以在古代下葬的时候专门有一种职业,他们的名字,叫做“狂夫”
正文 第605章 :深宵独坐,魌头七鬼
第605章 :深宵独坐,魌头七鬼
刚才周礼上所说的那些,就是记录了当时的“狂夫”们,他们身上蒙着熊皮,戴着黄金铸造的四只眼面具,上穿黑衣下著红裳,一手拿戈矛一手举盾牌,率领一群人施法的场面。
他们不但要搜索驱逐墓室中的疫鬼。要是有大丧的时候,他们还要走在灵柩的前边。
在到达墓地、棺下入墓穴时。他们要用戈击刺墓穴的四角,将盘踞在墓室中的方良驱逐出去。
但是,这个习俗其实和当时养“魌头”的巫术有关。
在养魌头的鬼师牧鬼的时候,这些放出去的猛鬼就专喜欢吃哪些刚死的时候还很弱小的魂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驱除恶鬼的风俗出现在古代的丧葬仪式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