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法联军入侵的时候,叶名琛亲自扶乩,据说是吕洞宾上来当了乩仙以后,写下了一句,“十五日后便无事”。当时的叶名琛如获至宝,因此既不与联军交涉,也不做什么防守。
就因为这个,叶名琛得了个“六不总督”的外号。就是“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人家就像一块牛皮糖一样跟你英法联军耗着。
于是在当时,就形成了一个尴尬的局面。英法联军怎么想也想不明白,心里琢磨着:“这小子要弄啥嘞?”
而叶名琛心里头也掐着日子算着,心里念叨着:“这帮猴子咋还不走呢?”
结果在开战以后,这位叶名琛直接就被英法联军给活捉,一路抓到了印度的加尔哥达。
“这不是典型的封建迷信害人的事例吗?“在朱家卫听到这里以后,他顿时跳起来说道:“叫你这一说,这扶乩也信不得啊?”
“我刚才说的是不灵的例子,这扶乩也有灵的时候,”只见阿越笑着说道:
“比如在光绪三十年正月初七那天,家住在在燕京西山碧云寺旁边的一位居士“高静涵”,他就在家中扶乩。”
当时他请来的是一位隋代高僧,叫做“天台步虚祖师”。
结果这位古代的高僧,在乩文中预言了中国的百年大事。当时的飞鸾训文是这样的:
“云暗暗,雾愁愁,龙归泥土塑猕猴。三岁孩童三载福。月中无主水空流,万顷烟波一旦收。”
阿越说道:“在这段话里面,步虚祖师准确的预言了光绪帝的死期,(第一句龙归泥土)。还有宣统帝的三岁即位(第二句的三岁孩童)。”
“此外,还有大清国的灭亡!”(月中无主指的是皇帝退位,万顷烟波指的是清朝。)”
“所以有的时候,扶乩还是挺准的。”只见阿越笑着说道:“这里边主要的差别就是在于,你是想用它干什么”。
正文 第639章 :漫把若兰方淑士,朱颜说与任君详
第639章 :漫把若兰方淑士,朱颜说与任君详
“这东西主要就是心理暗示吧?”这时候,旁边的赵海南开口说道:“如果是在沙盘上写字的话,那又能清楚到哪儿去?”
“要是这样,那个负责解读的人,就很容易穿凿附会,把一些模棱两可的字给理解成他想要的那个模样!”
“你说的有道理,”只见阿越笑道:“但是不对!”
“哦?”赵海南一听就来了兴趣,他连忙向着阿越问道:“你怎么知道?”
只见阿越笑着讲道:“我这里还有一个事例…那是在清顺治辛卯年,也就是1651年的时候,有个云间人,哦!就是今天的上海松江人,叫做李天佑的官员扶乩来的。”
在乩仙降临后,这个李天佑问:“仙家从哪里来?”
沙盘上的字迹答道:“儿家原住古钱塘,曾有诗篇号断肠。”
这个李天佑又问:“仙家姓什么?”
乩书又说:“犹传小字在词场。”
说到这里,只见阿越笑着说道: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我在诗词界还有点名气。”
因为李天佑看见乩文有“儿家”两字,知道这个乩仙肯定是女子,就又猜测道:“仙家莫非是苏小小吗?”
乩书又说:“漫把若兰方淑士。”
李天佑立刻知道自己猜错了,于是不依不饶的又问:“莫非您是李清照吗?”
乩书又写道:“须知清照易贞娘,朱颜说与任君详。”
直到这位李天佑见到“朱颜”两个字的时候,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乩仙,是朱淑真降坛来了!
于是他们两个一问一答,乩仙朱淑真写成了《浣溪纱》等几首词后,这才告辞离去。
只见阿越讲到这里,笑着对赵海南说道:“通过我这么一讲,这个李天佑的水平相信你们也能看得出来。这家伙非但完全不通诗文,甚至不知道朱淑真的诗作《断肠集》的名字。所以他才会在反复追问之下,这才问出了乩仙的真名。”
“就因为这位“乩仙”的文采明显高于他。所以这篇乩文,这个扶乩者李天佑自己要想写出来,那根本就是不可能,因为他没那个本事!”
“这回你明白了吧?”阿越向着赵海南问道。
“哦!~”只见赵海南点了点头,心悦诚服的说道:“看来扶乩这件事,还真不是什么心理暗示之类的东西,能够轻易解释得了的!”
“小兄弟真是渊博,厉害!厉害!”赵海南连连向着阿越拱手,看他的表情很有些心悦诚服的意思。
我在一边看着,心道:阿越到底是个世家子弟,肚子里的货色还真不少!
我笑着看了看阿越。结果正看见这小子,正眉飞色舞的在哪儿正得瑟呢!
这个阿越大概是在家里被拘束得太狠了。他出来了以后,反而没有了一点儿世家子弟的样子。
反倒是别人跟他越开玩笑,越拿他不当外人他就越高兴。我估计这也是他天性如此,没办法的事。
要不是我亲眼看见昨天晚上他眉毛一立,一个“滚”字就吓跑了千门祖师和降头王。我也不敢相信眼前这个随和跳脱的少年,居然是天工门将来的门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