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地仙正道_新叶道君【完结】(159)

  每日耳提面命,反复做题,一日里几乎有六个时辰都在书房里学着破题作文章,又或者将历年考题揣摩,模仿……

  最后临行之前一日,荀或还特意找来了本次府试的主考官们的文章集锦,告诉了他关于这几位主考官的背景,身份,喜好,忌讳以及政坛上的偏向……可谓是尽心尽力做到了极致,再也不能更好了。

  “荀师治学当真严谨,若论治学态度,这武安府内无出其右,这两月,真是受益匪浅。”

  “往日里追求天道时,倒是忽略这人道诗篇。道德文章,微言大义,阐述人道运转,又是另一番天地。”

  周迅的眼神亮晶晶的,有着读书人特有的气质。

  “不知不觉,竟真读进了书,明了道理,增长了道行。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可是心中拂去了许多尘埃,倒是小小地进益了一番。”

  内视片刻,入定,小小的灵台之中,一汪池塘历历在目,池中黑水幽深,波澜不惊。

  池塘边上,多了一本黑皮封面线装书,封面上无字,书页无风自动,一页页掀开,隐隐有读书声,仔细听去都是周迅的声音,朗读的都是他记下的诗书礼义,道德文章。

  书页上一个个墨字放出豪光,照亮这片池塘,较之原本支持灵台的性光,不知亮了多少倍,如同一盏油灯。

  原本灵台开辟之初,这等观想之景本是随生随灭,只有反复观想留下痕迹,随着本身定性慧力增长,才能逐步稳固,直到踏入内景,灵台常亮,时时观照。

  周迅以三光真水弥补本身性光之不足,强行踏入内景,这灵台之中光芒黯淡,便是走了捷径的表现。

  现在读书明了道理,一时慧力大涨,在这灵台观想凝聚出这本无名之书,就是道行增长的缘故。

  “灵台光明,常照本性,无有晦暗之处,这边是当下内景层次的修行目标。”

  “太真八景道君有言:太真之道,在于借假修真,以梦景,内景,幻景,虚景,实景,物景,情景,外景为修行次第,去伪存真,最终弄假成真。

  以太真八景为阶梯,以凝聚真意,升华意境为根本法门。

  根本在于升华二字。

  修行步骤完备,正是地仙正道嫡传法门。”

  周迅念及道君名号,暗暗存想道君法相。

  太真道君法相众多,后备弟子传其道统,念诵真言,观想特定法相,可以借得种种道力。

  此时,周迅观想的就是“太真道君斩魔图”。

  昔年太真祖师于春秋战国时期入世行道,于周守藏室前遇太上,论道三日三夜,时有域外邪魔入寇,太真祖师得太上七星剑,只身降服百万邪魔外道。

  有此典故传说,便可借得当初太真祖师降魔法力。

  随着周迅默诵真言,反复观想,手持七星神剑的道袍女子形象出现。

  道袍上丝丝缕缕云纹清晰显现,道君背对着周迅,长发飘下,直至腰间。

  剑上承载着七星之力,善能降服外道邪祟,注重降魔之力,此时可以着重观想这七星剑。

  周迅继续观想,势必要一气呵成,将整篇道君图观想出来。

  越是清晰,借来的法力越强,这是此类法门的常识。

  随着周迅集中全部定力慧力观想,一一描绘出道君法相的诸多细节,道袍下摆,其后垂出一条蛇尾,左手处多出一个小小的玉镯,玉镯的花纹在周迅持续的观想中也逐渐清晰……

  “人身蛇尾,显神圣相,开道度人,降魔祖师,太真道君,七星神剑,无上剑道……”

  整篇法相图观想出来,几乎耗尽了周迅此时全部心力,务必要力求任何细节不出错。

  反复检查无误之后,周迅在定中诚心诚意祈求:“恭请道君转身!”

  连呼三次,如同雷震,在耳畔回荡。

  渐渐地,似是听到了呼唤声,观想中的道君法相活了,缓缓转身……

  悦耳的乐曲奏响,丝竹之声不绝,周迅全然不顾,只作不闻,一片澄澈,只是观想道君法相。

  这是仙域昊阳门掌门一脉才口口相传的秘密……这幅太真道君降魔图,是可以请道君转身的!

  这已经是第二次这么做了。

  上次还叫做林正阳时,准备不足,证道失败,呼唤祖师,得了一线生机,这才有了降临这处下界,转生为周迅。

  道君转身,收剑而立,这次是垂首侧望着一处。

  周迅更是大喜,灵台之中凭空多出一剑,这是祖师赐宝。

  “弟子恭迎祖师赐剑!”

  随后,那法相抬起头,看过来……

  轰——

  无法言喻的美丽,无法描述的神圣,八景玲珑先天祖气,显化太真道君之美,便是大道之美,对于追求大道的修士而言,几乎没有抵抗能力地沦陷了……

  然后,周迅便被踢出了定境,睁开眼睛。

  第二十六章 幼女

  休息片刻后,周迅推开帘子,到外面吹风。

  一柄柳叶玉剑,就在他的手中,不断摩挲着,感受淅淅沥沥的灵机自其中传来,仿佛干涸已久皲裂开来的大地迎来一阵久违的甘霖。

  把玩几遍后,周迅一口将这玉剑含在口中,然后咽下……实则是收入灵台之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