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的不错,这天就该喝温的。”
一瓶花露灌下一杯满口的茶香,薄荷香,花香,混合着甜滋滋的蜂蜜,又有种让人回味的香味——那是产自海中的豆蔻香,初尝无味,越是回味越香,和其它香味混合,能留住百般滋味,让人回味无穷。
王守业信手把瓶子还给春桃,随口问了句。
“今儿薛姨娘又去哪儿了?”
薛姨娘出自小门小户,家中出过秀才,加上又是二房庶女,才嫁进王家做妾。
半年前王守业丧父,这薛姨娘就开始不安分起来,不肯规矩守孝服丧,整日里还是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到处逛,王守业也是没怎么注意到她。
这时就随口那么一问。
第四十八章 梳理
“姨娘卯时就出门访友,说是有个赏花宴,教我们不必留饭。”
春桃瞧着自己少爷面色有些不愉,就小声地收拾了东西退下。
王守业微蹙着眉头,精致的眉毛弯弯的,或是不看喉结,不定会被误认为是哪家大家闺秀。
“薛姨娘······记得当初她进门时,自称是皇商薛家的远亲,可事实上后来证实根本没这回事,也不知当初怎的蒙骗了老爷子。可惜老爷子不在了,也问不了。老爷子在时,这薛姨娘······也不像是个姨娘,应该背后还有些牵扯,老爷子去的仓促,这些事也没交代清楚。”
“这次薛姨娘出门,说什么赴宴,三五天都不回,直到半月后,才在河边柳树上被发现尸体。当时王家接二连三出事,我自顾不暇,也没空理会得,现在瞧瞧,其实破绽很多。”
“还有很多事情,纷至沓来,应接不暇······倒真像是早有预谋,算准了时间一齐发难。”
“理清了这个脉络,就能一步步抽丝剥茧,见得真相。”
王守业走到僻静的书房里,打开向阳窗户,让这里透气。
随后,将砚台、墨条、清水准备好,缓缓磨墨。
这砚台有陶的、石的、木的,这里他用的是石砚。
砚台上雕刻的是云纹,周围还有题字,写着“宁静致远”。
墨条与砚台的磕碰声,沙沙声,缓缓而有节奏,远处微微轻风自窗台拂面而来,更让人精神清爽,思绪清晰。
借着这磨墨的时候,王守业屏气凝神,渐渐抛下一应杂念,进入了一种专注的状态,使得自己不安且焦躁的心绪平静下来。
自打确认自己重活到三年之前,他的心绪其实一直很焦躁、很不安,只是表面上故作平常,竟然真的瞒过了这家中上下一应人等。
这三年的经历,超过他以往十八年的总和,更是给了他同龄人所普遍不具备的素质,能在这种大事之前保持定气。
“首先,先捋一捋老爷子过世之后的事情。”
王守业取下笔架上一支毛笔,蘸着墨汁,在用镇纸压好的上等宣纸上,先写下一横。
“老爷子过世,我请来族里老人,请教规矩,按照成例,办了丧事,这应当是妥当的。”
毛笔在宣纸上晕开,写下“丧事”二字。
想了想,王守业又在后边画了个圈。
“接着,就是服丧,家中上下都避开大红大彩,穿着素净,也不接喜帖,不去生辰。我家只是商人之家,按照礼法上,这么做足了,不算不孝。”
“只是还是这个薛姨娘,颇有些古怪之处,偏偏也没什么痛脚可抓,挑不出什么错处。她又是长辈,平日里也挺和气的一人,以往我竟是给忽略了。先记下,薛姨娘古怪。”
接着一行写下“薛姨娘”,然后在后面备注“未明”。
“接着事情就多了,半年内,我执掌王家大小事务,接手一应商铺、航道、盐路,半年也不过是刚刚熟悉。”
“其他的也还罢了,大多是循着旧例,按照老爷子生前的规矩,不曾大改。”
“只有盐路,是我做错的事情。想着周家这几年陆续出让了好几条盐路,就想着吃进,被暴利冲昏了头脑,做下种种不智之事。”
“周家掌握的盐路,都是上等,这些年为何转让?若是周家当真落魄,又为何没被人一口吞下?这些别人都是看得清楚明白,偏偏只有我落坑,也难怪老爷子生前训我思虑不足,可惜我直到现在才明白。”
王守业想到过世的老爷子,又想起一事,就将笔搁在架上,转身走到书房一处。
面前摆着一副画,画的是书墨青山图,落款是王明志,正是老爷子的名讳。
沉默片刻,也不知究竟在想些什么,王守业又微不可查地叹息一声。
重生回来这不到六个时辰,他越发喜欢叹息了。
画不是什么名画,也不是出自名家之手,只是他父亲生前留下的一副练笔画,其实不值钱。
正因为不值钱,这画被抄家的衙役撕成两半,兴许是以为画中藏着银票。
可惜,这就是一副普通的画而已。
这王家,或许真有什么秘密,但不包括这副画。
王守业后来又故地重游,乔装打扮,因是怕行迹暴露,急着要走,只来得及寻得祖宗牌位,还有就是这副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