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在一番赞扬之后,威廉教授的话音随即一转,说道:“但是运载火箭可回收技术,和空间站的技术,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我承认在运载火箭技术方面,未来科技集团有自己优势的技术,但是从未进行空间站对接试验,甚至是进行太空对接技术测试的未来科技集团,突然想要将两个太空舱在轨道上组合起来,这这件事就是在胡闹。
我刚刚听到这个消息是时候,还以为是上帝在和我开玩笑,在确认了这个消息真假的之后,我才发现,并不是上帝在和我开玩笑,而是未来科技集团正在向全世界将冷笑话,只是这个笑话一点都不好笑……”
威廉一如既往的唱衰,主持人也早就有心理准备了,并且也十分的配合,在威廉脸上露出对未来科技集团不屑的表情之后,便开口说道:“威廉教授曾经也参加过和平号空间站的开发,能否跟我们讲一讲,想要建立一个空间站,需要进行哪方面的技术准备?”
“国际空间站,是国际重点合作项目,我们是最早提出空间站这个概念,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便参与了进来,计划才真正得以实施。
前期工作,为了确保空间站能够对接成功,我们和俄罗斯航天局在五年的时间中,进行了航天飞机和俄罗斯太空舱对接的试验,因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后才真正将第一个空间站的组建送上距离四面四百公里的轨道上……”
随着威廉的讲述,纽约电视台的画面,也切换到纪录片的形式,将准备好关于和平号空间站的纪录片,播放出来。
正如威廉所说的那样,建立一个空间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涉及到的不单单的庞大的和利用投入,还有很多相关的技术细节。
用威廉的话来说,未来科技集团虽然在技术领域上,颇为先进,但是空间站是一个很复杂的组件,美国当初都没有能力独自完成,尚且需要俄罗斯的空间舱技术。
否则美国当初也不会选择和俄罗斯进行合作,而空间站的每一次节点的构成,也全都是美国和俄罗斯的合作才达成的。
其中很多技术难点,也都是边发展边克服,整个过程前后耗时十几年的时间,最终也才完成了和平号空间站的组建,目前空间站已经在轨道上运行了十几年的时间。
第868章 两枚火箭同时升空
控制中心内,蔡睿宸并没有在意外界各种言论,他比谁都清楚建立空间站需要客服的种种难题。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这之前,未来航天公司都没有这方面消息传递出去的原因。
几乎和当初发射运载火箭的一样,几乎所有人全都不看好突然宣布要搞空间站的未来科技集团。
毕竟在这个之前,未来科技集团都没有进行过这方面的任何试验。
而无论是和平号空间站还是华夏的天宫空间站,全都在正式组建之前,进行了很多次的技术试验,然后才真正的上马。
科技发展,本来就是一个十分严谨的课程,未来科技集团虽然一直都在打破常规,但是空间站不比其他的技术,本身就超级复杂,涉及到很多方面的技术难点。
就算是技术全都成熟了,但是要将技术转为实际应用,还是需要进行相关的试验,积累实际应用的经验,科技发展也几乎没有一蹴而就的案例。
哪怕是最看好未来科技集团的人,在这一次,也都几乎没有看好的理由。
作为整个事件的核心,亲自透露出这个消息的蔡睿宸,自然也成为舆论的中心。
不过,作为舆论的中心,蔡睿宸在控制中心内,则是一脸淡然的模样,并且相当的自信。
其实外界不可能知道,在正式发射空间站组件之前,在虚拟现实中已经进来了不知道多少次的模拟,很多问题也全都在模拟中被逐渐的克服。
蔡睿宸可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人,在他看来,没有把握的事情,那最好是别做,既然要做,那就必须要成功。
本次的发射,给他的感觉,更像是上千次虚拟模拟中的某一次,所有的环节和步骤,全都是一模一样。
此刻,站在他身边的是未来航天公司的总经理陈高远,两人外表看起来的年纪差不多。
当初陈高远在外界路面的时候,顿时吓到了很多人,未来科技集团一个个子公司的当家者,全都十分的年轻,但是没有想到,未来航天公司如此重要的公司,居然也是一个嘴边五毛的年轻人当家。
而对于一次次取得运载火箭发射回收成功的功绩,陈高远的名字,也开始变得家喻户晓。
外人全都很自然的将陈高远划定为未来航天公司的功臣之一,其实外界不知道的是,陈高远确实是有他的才能,但是运载火箭试射成功与否,他也只是起到一个调度的作用,一切还都是未来航天公司内上千个工程师的一起努力。
这一次,未来空间站的建立,对于未来科技集团是一件大事情,影响甚远,他自然不可能缺席。
在蔡睿宸抵达控制中心的大厅时,他便老早就在那里迎接蔡睿宸。
整个控制中心内,若要说最紧张的人,也当属陈高远,作为航天部门的最高主管,哪怕已经进行过上千次的模拟发射和太空舱对接试验,他现在还是有些担心整个发射和对接出现任何瑕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科幻 废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