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该技术一般是以光敏树脂为原料,将计算机控制下的紫外激光,以预定零件各分层截面的轮廓为轨迹,对液态树脂逐点扫描,由点到线到面,使被扫描区的树脂薄层产生聚合反应,从而形成零件的一个薄层截面。
当一层固化完毕,升降工作台移动一个层片厚度的距离,在原先固化好的树脂表面再覆盖一层新的液态脂以便进行新一层扫描固化。
新固化的一层牢固地粘合在前一层上,如此重复直到整个零件原型制造完毕。
其方法特点是精度高、表面质量好、原材料利用率将近100%,可以制造形状特别复杂、外观特别精细的零件。
可是蔡睿宸从来没有听说过,居然可以用这样的办法,直接打印出一台完整的发动机。
但事实就摆在了他的眼前,池子中浮现出来的东西,就是一台发动机。
在池子旁边就有一个数控显示器,上面很好显示出了打印过程的模拟图。
打印中发动机是装在盖亚号专车上的动力心脏,在数控显示器中,详细显示出了发动机里面的构造和打印过程。
最让蔡睿宸感觉到神奇的是,整个打印工作,并不是打印出发动机的零件,然后再进行另外的组装。
而是将一个发动机,从发动机机体、曲轴连杆机构、配气机构、润滑系、冷却系、燃料供给系、(柴油机没有点火系)到启动装置,一次性打印完成。
要知道发动机里面的构成材质,可不全都是合金或者金属,还有其他材质的东西。
但是战车工厂的3d打印机,真的直接将一个完整的发动机打印了出来。
这样生产出来的发动机,根本无法拆卸,全身上下更是看不到一颗螺丝钉,浑然一个整体无法分割。
也就是说,就算里面某一个部件坏了,就要整个扔掉,换一个新的发动机。
唯一能够拆解这个发动机的办法,就是直接用切割机切开,但发动机也会就此损毁。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技术,但是蔡睿宸现在看到了。
而是是很具体的展现在他面前。
翻开数控显示器上面的生产记录,蔡睿宸发现,他刚刚乘坐的盖亚号专车的生产过程,就是由这里打印出各种组装的模块,然后在生产线上组装完成。
就连那些真皮坐骑、车窗防弹玻璃……还有车内的所有电子设备设备,也全都是从这里打印出来的。
打印出来的真皮座椅,那还可以叫真皮吗?电子原件也可以打印?
看着那池子内那粘稠的液体,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些个问题。
一直以来,蔡睿宸都知道基地很强大,他也从来没有怀疑过。
毕竟基地已经有多少科学现在无法解释的东西,但他对于基地的神奇,还没有一个很直观的认知。
今天,蔡睿宸真正见识到了基地科技的强悍的一面了,无论是刚刚看过来的全自动化生产线,还是这个超大型的模块化生产线,全都颠覆了他对科技与工业的印象。
远的不说,就那个池子内的原材料,来源肯定是基地,但是那个原材料为什么可以转换为各种材质的零件,就算是他想破脑袋,也无法想明白。
反观自动化生产线还有光固化立体造型,虽然看起来也十分的神奇,但算不上颠覆性的科技。
毕竟以现在的科技,早晚有可能实现出这样的技术,毕竟自动化生产化,也都在向高度自动化演变,这毕竟是人类工业发展的终极表现。
而3d打印技术也是日趋成熟,就连俄罗斯都运送了一台3d打印机到叙利亚,为驻扎在那里的部队,生产消耗的武器弹药。
战车工厂真正神奇的地方,应该就是池子中的那些不知名材料。
“基地,这池子中的材料,是什么东西?”好奇的蔡睿宸,马上就通过手腕上的控制台,朝基地问道。
“这里面的东西,来至矿石精练厂转化各种矿石后得到液体材料。”基地十分干脆的回答道。
“那我怎么没有看到这些材料在矿石精练厂出现过?”蔡睿宸问道。
“矿石精练厂收回起来的材料,都会储存起来,指挥官选择生产武器装备后,这些液化的原材料就会通过基地输送到战车工厂,然后进行生产。其实基地资金很大一部分,就是这些原材料的数字化,每一点资金的变化,都是有据可循的。”基地回答道。
第106章 送专车
从战车工厂离开后的蔡睿宸,脸上的还弥留着几分的震撼之色。
就好像连接两个世界的超时空传送仪,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
可这种神奇以难以理解的东西,就这样确确实实的出现在自己面前。
仿佛一切都是那么的水到渠成,毫无阻碍。
神奇的还有那个规模庞大的地下世界,恐怕马林镇上所有人都难以想象,在他们生活一辈子的土地下面,正在翻天覆地发生的变化。
等将来蔡睿宸将更多的工业建设在这片土地下面,那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地下王国。
而且能够深入到地下五百米的位置,呈梯次的修建下去,五年,十年之后,又会是何等庞大的地下工程。
或许到时候所有人都将为此被深深震撼,那时候再来讨论发生在蔡睿宸身上的不合理之处,或许那些聪明人,也给自己准备好了说辞。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科幻 废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