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51
----------------------- Page 22-----------------------
《我的回忆》第一册
萍乡原是革命势力有基础的地方,革命党人的活动也从没有停止过。我虽没有参加国民
党,也不知道他们的内幕详情;但确是一个革命的同情者。当时有一位年龄较长姓陈的同学,
混名叫“陈矮子”,在国民党反袁的斗争中担任秘密交通的任务。他住在城内陈家祠堂里,
有两间自用的房间,常利用来接待秘密来往的革命党人。因为我和他的见解相同,他也以密
友相待,所以这一切都不瞒我;并且常要我帮助他做些送往迎来以及搬运违禁物品的任务。
这些事在当时穿着学生制服去做,似乎危险要少些。这样,我开始学着做革命的实际工作。
我算是一个心直口快的天真青年,常因同情孙中山先生革命派的主张与人发生争辩,因此引
起反对革命者的注目。
萍乡中学校的学风,在动乱的局势中并不算好;学生们胡闹顽皮赌博等事,常常发生。
一九一四年二月间阴历新年,几个小学生作新年赌博游戏被发觉而将受到严重惩罚,我挺身
出来辩护,与舍监发生争执。那位颜舍监认为我言语嚣张,侮辱师长,要开除我的学籍。有
些师友们劝我向校长表示悔过,以期减轻处罚,我拒绝了,决定到省城我所向往的一所较好
的中学去、这样,我就离开了萍乡中学,抵达南昌,插入了心远中学继续学习。
心远中学是熊育锡先生所创办的。这个学校在初创的时候,以培植少数熊家的子弟为主。
后来负箕者众,成为江西省城一间颇负盛名的中学校。它的特点是注重科学和英文,奖励学
生投考清华或其他新式大学,争取出国留学的机会等等。熊先生貌似猴子,是一位著名的教
育家,与严复先生相友善。
我这个初由萍乡中学转来的学生,最初是忙着补习英文和科学的课程,受了学校风气的
影响,兴趣偏向于科学的课程,准备将来投考大学工科。严复所译的《天演论》,就是我当
时所用心读过的第一本翻译书籍。从这时候开始,我越过了攻读经书的范围,开始来敲近代
知识的大门。
这年七月间欧洲大战爆发,学校里宁静的学习生活也被搅乱了。日本于八月二十三日对
德宣战,九月二日出兵。在我国山东登陆,十月六日占领济南车站,不顾我外交部的抗议,
迳行管理原系德资经营的胶济铁路,十一月七日又占领了原系德国租借地的青岛。这些事曾
引起同学们的愤慨,认为是日本别具野心,乘机侵犯中国的权益。
一九一五年一月十八日,日本驻北京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凯秘密面递二十一条的书面要
求。全国各地报纸每天都用大字揭露这一新闻,认为这是日本乘着列强无力东顾的机会,企
图灭亡中国的一个重大步骤。我们学校里从校长到全体同学,都为这件新闻大大激动起来,
一致认为二十一条关系中国生死存亡,非奋起抗争不可。
就从那时起,我经常阅读报刊,留心时事。同时我在心理上,也觉得自己渐渐成为一个
具有独立见解的成年人了。“追求科学知识”和“热心于国事”两种愿望在我内心发生了冲
突;后者占了优势,终于成为一个狂热的爱国者。
这年五月七日下午三时,日本竟向我国提出哀的美敦书,限五月九日下午六时以前对日
本要求作满意的答复。北京政府不得已如期屈服了。这件事举国一致认为是莫大的国耻。我
和许多同学都十分悲愤,那时还没有学生团体的组织,但大家结伴到街上去,按照报上的记
载向市民宣传反日,抵制日货。我开始注意中国的近代史和印度、朝鲜等国亡国经历的记载,
常与师友们纵谈当前救国大业,有时想借助于基督精神,有时又想从注重体育入手,一心一
意想寻求出一个救国的大道理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袁世凯公开背叛民国,帝制自为。一九一五年八月二十三日,筹
安会宣告成立,通电各省,主张君主立宪。十月八日袁世凯公布国民代表大会的组织法,由
所谓国民代表在各该省分别投票,决定“国体问题”。十月二十八日起各省就排演起来,伪
22/151
----------------------- Page 23-----------------------
《我的回忆》第一册
造了“一九九三票完全赞成君宪”的结果。
那时各省纷纷组织“筹安分会”、“请愿联合会”等,排演一些假冒民意拥护“袁皇帝”
的把戏。在签名劝进的闹剧中,有的为权势所逼,不得已而为之,有的趋炎附势,甘心附逆。
我们的校长熊育锡先生独不顾危险,拒绝签名劝进,真是难能可贵。我和一般同学们看到这
些丑剧,都为之齿冷;对于熊校长的义不帝袁,大家一致颂扬,往往竖起大拇指说:“熊猴
子毕竟要得!”
当袁世凯兴高采烈的筹备登基大典,改民国五年为洪宪元年,预定于二月九日君临天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