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说此行已有良好的开始。他能成为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运动之间的最初桥梁,不仅由于他
一开始就找着了主要线索,会见孙中山、陈独秀等这类人物,主要之点,还是他能与中国的
革命人物谈得投机。他也和其他俄国革命人物一样,好滔滔不绝地发表议论,有时也爱与人
喋喋不休地辩论,不过态度总是相当谦虚的。
54/151
----------------------- Page 55-----------------------
《我的回忆》第一册
他曾和我们详谈共产国际和苏俄政府的关系。在他看来,苏俄政府不得不与各国政府建
立外交和通商关系,而共产国际却是另外一回事,是由各国共产党共同组织起来的世界革命
的大本营,总部虽设在莫斯科,但不能与苏俄政府混为一谈。拿中俄关系为例,苏俄政府的
外交对象是北京政府,它有必要和北京建立关系,不过这并不表示苏俄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
所不喜欢的北京政府。至于共产国际所要联络的对象则是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
党和中国人民自己的事情,苏俄政府自然不能干预,而共产国际站在国际主义的立场上,当
然予以支持。他希望苏俄政府与共产国际的政策能趋于一致,就中国这个例子看来,那就首
先需要中国有一个革命政府。否则各就其立场推行不同的政策,也没有甚么矛盾的地方。
他又详谈苏俄共产党与共产国际的关系。他说明共产国际的起源和成立的经过,指出俄
国共产党不过是共产国际的一员;根据国际主义的精神,尽一个支部的义务,享一个支部的
权利。共产国际的一切决议都须经由多数通过才算有效,并不是俄共所能操纵的。不过俄共
在各兄弟党中,因为是革命获得胜利的唯一的一个,它的领袖列宁与托洛斯基又都具有极高
的国际声望,所以事实上它在共产国际具有领导党的地位。但它决不会滥用它的这种地位,
换句话说,它不会要求共产国际来适合苏俄的外交政策,也不会强迫其他各国共产党采取某
种不适合于其本国革命要求的政策,因为这样做会妨害各国后进党的发展。而且他认为他的
了解是有充分根据的。
这两个问题确为当时中国共产主义者所十分关心。威金斯基的说法得到我们的普遍赞
许。也许这真是初期共产国际的方针,也许只是他过于天真的说法,我们当时也竟没有料到
会由此发生甚么问题,而后来事实上的表现却完全不是如此简单。
我们也曾详细讨论到目前中国工人运动的目的。我认为中国工人运动的最近目的,应该
是首先组织真正的产业工会,争取减少工作时间,由现在的十二小时减到十小时乃至八小时;
增加工资,争取有组织工会的自由,工会有代表工人与资方订立集体契约的权利等等。他不
满足于我的这种说法。他认为中国工人主要应从事政治斗争,领导农民和一般贫苦人民走上
夺取政权的道路。我却以为中国工人的觉悟还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在这一点上,我们意见
无法一致。所谓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之间关系这一问题,后来一直是中共常常讨论,而意见
不能完全一致的问题。
一般说来,威金斯基对于中国共产主义者的初期活动是表示满意的。他这次是路经北京,
预备回俄国去,向共产国际报告他初步活动的结果,在临动身之前表示极希望中国的共产主
义者和他们所建立起来的各地的雏型组织能够从速联合起来,举行第一次全国共产党代表大
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并迅速加入共产国际,成为它的一个支部。
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原是我们的共同要求,陈独秀先生在北京小组成立以后
就曾在和我们的通信中数次提起这件事,所以我们对于威氏的主张自然赞同;但对于召开大
会的筹备工作,尚未具体拟定。威金斯基在北京时也没有提出关于大会应如何进行的具体意
见,这也许是关于中共的党纲和政纲问题,他要向莫斯科请示,不肯自作主张的原故。因此,
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的筹备工作,还是在威金斯基离华之后才实际展开的。
第五章共产运动的嫩芽到处滋生
自一九二○年下半年到一九二一年上半年,,共产运动的嫩芽在各重要城市先后滋生。
这些不受人注意的嫩芽在地广人众的中国原系沧海一粟,算不了甚么一回事,故不为当时一
般人所重视;但后来滋生蔓延,很快地就遍及于全国,影响了中国现代史的发展。
上海是中共起源之地,也是共产主义理论宣传的一个中心。陈独秀先生所直接领导的上
海小组,在一九二○年八月开始实际活动以后,九月间就组成了一个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
55/151
----------------------- Page 56-----------------------
《我的回忆》第一册
最初参加的有三十几位青年。上海小组还创办了一所外国语学校,由杨明斋主持,训练预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