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愿意接受的国民党。
115/151
----------------------- Page 116-----------------------
《我的回忆》第一册
从上述的这些争论之点看来,我与马林确是站在两个针锋相对的,不同的政治立场上。
马林指斥我仍保留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国共建立联合战线的左倾思想,轻视国民革
命,反对加入国民党这二基本政策。我则指斥他犯了右倾取消主义的错误,企图取消中共的
独立,使之成为国民党的一个左翼;这不仅忽视中国工人阶级的作用,也有害于国民革命势
力的团结。
马林无法获得我的谅解,便使用压力。他坚称他的解释即是共产国际训令的原意,追问
我是否准备违反这个训令。我向他声明,中共第三次代表大会和中共中央如果不完全同意共
产国际的训令,是可以提出它自己的反对意见的,即我一个中央委员,也可以提出反对意见;
我希望他能将我的意见报告共产国际。但现在主要之点是:我们愿意接受共产国际的训令,
却反对他这种歪曲的解释。我将“共产国际”和“马林”分开来的说法,使他大为激动,怒
形于色,几乎要和我决斗。
在这次争论之中,瞿秋白和张太雷两个是支持马林的。他们在代表中展开活动,宣传马
林的解释即是共产国际训令的原意,中共第三次代表大会不宜违抗这训令。瞿秋白还强调中
国是宗法社会,是封建制度的统治,因而现阶段的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革命,这
也是国民革命中的一个主要内含。我不同意瞿秋白这种说法,也与他展开争论。我认为中国
主要受着帝国主义的统治,封建制度已在没落之中,阶级分化日渐显明,因而国民革命的主
要内含是反帝国主义,但对内而言,除反封建外,则有工人阶级反中外资产阶级的主要因素
在内。
陈独秀先生对于这种纷争觉得苦恼而左右为难。他大体上采取了李大钊先生在西湖会议
中的调和立场;但他保持着作最后裁定的家长姿态。他从现实的观点出发,认为职工运动经
过二七罢工的失败,一时不易复振,这也证明工人阶级力量的薄弱;因而国民革命应由力量
较雄厚的资产阶级来领导;工人阶级只是其中的左翼。他不愿违反共产国际的训令,也不相
信马林会歪曲共产国际的训令;他也支持瞿秋白那种中国革命是以资产阶级反封建制度为主
要内含的说法。但他也觉得国民革命与国民党不能混为一谈,不同意马林对于国民党那种过
高的估计。他还以多数共产党人参加国民党工作后,将引起两党间许多纠纷为忧;因而他主
张接受共产国际的训令,只对马的解释作些轻微的修正。
经过互相协商互相让步的结果,我们间意见的距离虽然缩短了一些,但主要之点还是无
法弥缝。陈独秀先生提议:西湖会议只决定,少数个别共产党员根据中央的决定参加国民党;
这次大会应进而决定,全体党员均以个人资格加入国民党,但一部分共产党员可不在国民党
内担任实际工作,尤其是负中共各级领导工作的同志,不应兼任国民党的职务,以免混淆中
共的独立面目。同时,为了加强工人阶级在国民革命中的形响起见,中共应帮助国民党增加
工农党员,发展其在工农群众中的组织。马林对于陈先生的这种意见表示赞成。但我则表示
只同意陈先生建议的前一部分,不同意他的后一部分。这样,这个案子就只有待第三次大会
作最后的解决了。
这项争论成为第三次代表大会讨论的主题。大会于六月中旬举行,共有十七位有表决权
的代表出席③,代表党员约四百余人。大会开幕后,首先由陈独秀先生作报告。他的报告内
容,是中共中央一年来工作的经过和加入国民党政策的演变。他着重指出二七罢工失败及其
后的种种情祝,都证明无产阶级力量的薄弱;强调国民革命的重要,承认中国国民党为国民
革命的领导中心,原则上主张全体党员加入国民党,在国民党内积极工作,中共应领导工农
群众,成为国民革命中的一个强大的左翼。
在讨论陈独秀先生这个报告的时候,激烈的辩论便正式展开了。我在上面所述的具体的
分歧点都一一被提出来了。支持陈独秀先生发言的主要是瞿秋白,他不承认中国有显明的阶
116/151
----------------------- Page 117-----------------------
《我的回忆》第一册
级分化,他认为反帝反封建都是全民性质的,无产阶级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陈、瞿当时这
种轻视无产阶级力量的论调,引起了不少代表们的不满。
我和蔡和森、毛泽东是反对陈、瞿这种论调的主要发言者。我的发言是概括性的。我说
明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正在迅速成长起来。工人阶级在数量上虽不多,但精干而有团结,必
将成为国民革命申的主要力量。我强调中共是一个独立的政党,职工运动是中共领导的一个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