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马列主义为何物,也未严格遵行中央指示。这里的党团机构、苏维埃政府和红军中,都有
不少地主富农分子混入。土地分得很马虎,尤其没有发动群众,自下而上的分配土地。地主
富农仍保有很多土地财产。红军将领态度跋扈,瞧不起党和苏维埃,只知将地方武装改编成
红军,却又不注意地方武装的发展。乱打土豪的现状相当普遍,粮食倒不是严重问题。
沈泽民主张立即展开党内斗争,改组这里的领导机构,一切要从根本做起。我同意他的
看法,却不赞成他采取激进的手段来改革。我告诉他一些我的观感和我已经采取过的步骤。
我婉词劝告他,不要抹煞这里同志们的艰苦奋斗的成就。我们要耐心帮组他们,不要过份的
批评他们,如果采取激进手段,反易与当地干部形成对立,一切将难于下手。沈泽民旋即接
受了我的意见,表示他将缓和他的论调,暂不提起改组的事。
接着中共金家寨地委书记李某,要求约集全体地委委员和我恳谈,却不愿让沈泽民参加。
我答应了他的要求。他们纷纷向我陈述,沈泽民同志一到这里,就批评他们,这样不对,那
样也不对,却又没有提出具体的纠正办法,使他们大为不安。
这个地委会相当幼稚,委员们都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有的入党不久,有的刚从团员专
为党员,才具经验,均嫌不足。原来这里的游击战争,是由外来同志发动起来的,本地的中
共组织却是新的发展,而且较老一点的党员多到红军中工作去了,留下的自然多是一些新手,
沈泽民对他们的批评,未免过份。
我鼓励这些同志,说他们过去的努力已是难能可贵。我向他们解释我和沈泽民等来到这
里,是帮助和指导他们工作,绝不会打击或排挤他们。沈泽民对他们有过批评,也无非是求
全心切,并没有不信任他们的意思。而且我还直率告诉他们,我已于沈泽民获得谅解,将一
致采取具体步骤,帮助他们工作,并说明我们将如何做法的大要。
经过我的解释,地委同志们才转忧为喜,他们声言将拥护即将成立的鄂豫皖区中央分局
和省委的领导,并与沈泽民和好共事,表示乐于学习和纠正过去的缺点。这个小纠纷解决之
后,我的注意力也就转到红军方面去了。沈泽民则负责指导党和苏维埃的工作。
沈泽民与金家寨当地干部间的间隙,虽暂时获得弥补,但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后来还是
发生过许多矛盾。沈泽民是一个爱好文学的老同志。他虽是留俄学生中“二十八宿”之一,
但与我的友谊较为密切,大体能和谐共事。他也许受莫斯科的影响太深了,往往拿联共的标
准,来衡量这些山区的“土共”。他是缺乏工作经验的书生,却会背诵马列主义的教条。而当
地游击好汉却一切都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懂得甚至不多理会什么马列主义,所以这两者间的
矛盾,一直没有彻底解决。
第四军军长邝继勋率领他的军部人员驻在金家寨,我就住在他的军部内,和他朝夕相处。
我听说他的领导力不够,这次我自然特别注意到这一点。邝原是四川军队中一位行伍出身的
军人,做过很久的团长和一个短时期的旅长。他虽参加过四川兵变,但也缺乏游击战争的经
验。这回我初次和他见面,觉得他对于下级军官所应有的经验,很是丰富,但作为一个军事
23/166
----------------------- Page 360-----------------------
《我的回忆》第三册
最高指挥者,则不免有些缺点。他对战术问题如夜间动作之类,多有独到之见,但谈到战略
问题,则创见甚少,也不如蔡申熙那样注意这类问题。
对豫皖边区军事上有过很大贡献的第十一师师长许继盛,率领着部队住在金家寨东面七
十里的地方。他听见我来了,派他的政治部主任到金家寨来见我。这位政治部主任黄同志,
资历较浅,一切惟许继盛之命是听。他向我传达许继盛的三点意见:第一,许不满沈泽民,
认为这个苏区是红军打出来的,金家寨一带的党和苏维埃的负责人,都是红军提拔出来的后
进,沈泽民不先和红军干部接头,企图以党统军,而且对地委委员又采取打击态度,这是不
应该的。第二,许不满邝继勋的领导,认为后来的邝继勋缺乏能力,以致军队的领导重心,
落在几个师长身上。第三,许有取邝而代之的野心。黄同志说明前次曾钟圣处理这个区域内
的军事和政治,都先征求几个师长的同意,师长之中又以许继盛为最能干,是以由邝领导军
事的局面,必须有所改进。黄同志特别说到许一向敬重我的领导,但也希望我也尊重他的意
见。
我再三问明黄同志,知道这些话确系许继盛要他讲的之后,颇为生气。我觉得许继盛充
分表现了军阀主义的倾向,非予以纠正不可。我要黄同志先行赶回前线,转告许继盛,要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