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的南疆也为之大大扩展。高桥区不再是孤悬在南边的孤岛,已变成了那一带新苏区的核心。
我军正在黄安附近扩大战果的时候,敌军两个师(原属西北军系统,指挥人姓名我已忘
记了)由宋埠李家集路线向黄安进逼,这似是蒋介石知道黄安失守以后,严令这两个师恢复
失地。这两师的将领们在严令之下,只好特别卖力。
当我军屯驻在黄安以南约四十里地区的时候,敌军这两个师竟采取主动,乘夜向我军实
施正面突袭。敌军突破了我军一团人所据守的阵地,直向我们的军部所在地挺进,使我军陷
于险境。我和徐向前陈昌浩急起应战,可是身边所能指挥的部队已只有百余人,徐向前就在
这次战斗中,为流弹击中,左肩骨受伤,但他仍是沉着应战,直到这次战斗转败为胜为止。
这次战斗也表现了我军自动协同作战的精神。我们驻在左右翼的部队,虽未得到军部命
令,但根据战况,纷纷向突进之敌的左右两翼抄袭,于是敌军不得不向后退却,我军乘胜追
击,沿途又缴获敌军人枪各一千以上,敌军迅即退至黄陂附近。
我们检讨这次战斗经验的时候,对自己疏于防范,深自责备。我们嘉许徐向前,他在受
伤时,虽经临时包扎伤口,体力显感不支,但仍强自镇定,继续指挥,卒挽危局。这种不计
生死坚强沉着的精神,确是红军的宝贵品质。接着他还在军中带伤执行军长职务,只在职务
稍闲时,略事休养而已。至于各师各团的指挥员,这次能在危急时互相联络,相机对敌抄袭,
更是我们应当继续发扬的自动协同作战的精神。
我们的军事胜利,以苏家埠一役为最著。我军以少胜多,战果极丰。这不仅标志红四军
战斗力的旺盛,也表现我们整个政策的成功。
一九三二年初,我军有黄安经金家寨麻埠独山,度过淠河,进围苏家埠。我军占黄安,
又击溃了救援黄安的敌军后,我们估计敌军已暂时不能向黄安进攻,因转向安徽西部的淮河
流域发展。邝继勋师仍留在鄂豫边区行动,这个师的力量虽已有充实,但还只适宜于负担一
些较小规模游击战的任务。
我军度过淠河后,逐渐压迫敌军退守苏家埠六安霍山等重要城镇。苏家埠这个重要市镇,
44/166
----------------------- Page 381-----------------------
《我的回忆》第三册
驻有陈调元部两个旅,
这是我们上次占领麻埠独山后,最接近我们东面的一个敌军据点。敌军在这市镇的周围,
驻有永久性的工事,有些系城堡。我军在苏家埠外围,同样广掘交通壕和建筑防御工事,并
利用交通壕,逐渐缩小包围圈。
我们的计划是围住苏家埠这一点,断绝苏家埠敌军粮食的供应,逼使他们投降,并消灭
从合肥六安一带来救援的敌军。这一带地区地主民团的势力颇大,一般人民畏惧于红军接近,
而且我军的兵力又远较敌军为少,我们须从各方发挥我们的力量,才可望获致胜利。
我们极力争取当地居民的同情,孤立地主民团的势力。我们宣传红军所到的地方,农民
可以安居乐业,都不要向地主交租和还债,一俟情况安定,将实行减租减息和分配土地等。
我们宣布红军绝不会侵犯当地穷苦人民的利益,只向土豪征发一部分粮食。我们也要求地主
民团势力不要与红军作对,否则就要受到我们的惩处。
由于这些叫温和政策的实施,当地人民多半留在家里,没有被地主民团胁迫逃避。一部
分农民还对我们采取友善的态度,虽然还不敢建立苏维埃政权和实行分配土地,但极愿不露
面的帮助红军的某一个行动。我军所需要的粮食,全部要就地解决,这一带确也是盛产粮食
的地方。我们征发粮食,事先有当地穷苦人民的代表鉴别那些人家是真正的土豪,实行征发
粮食的时候,由当地人民带路。我们并不征发土豪粮食的全部,只斟酌情形,征发半数或大
部分。征发来的粮食,也有一小部分用来救助当地穷苦人民。
当地人民对于我们的同情,日渐增加。我们在军事上获得许多方便。我们不须派遣军队
去征粮食,只由政工人员率领少数武装人员去办理。一般人民开始感到,红军来了,他们的
日子过得较好了,首先是免去白军和民团在乡间任意滋扰。务农的和经商的熙来攘往,多希
望陈调元部队失败,赶快离开这儿。当地人民还供给我们一些有价值的军事情报。
我们很注意节约兵力,利用密如蛛网的交通壕和工事,只须一团人,就可以胜任愉快的
包围苏家埠。敌方经常有少数飞机来轰炸我军,但由于交通壕的掩护,不特不能予我们以重
大的损伤,也没有妨碍我们的行动。敌军知道我们包围苏家埠的兵力,小于守军的四倍,经
常向我们突袭;有时还借助于飞机的掩护来进行。但我军在交通壕内,行动神速,是敌人的
策略成为画饼。敌机也常向苏家埠投掷粮食,补给守军,但为数很少,而我们的包围圈越缩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