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境税和出口税,此外中共没收来的和征发来的鸦片扫数出口。至于其他商业税的收入就少
得可怜了。大约在西安事变后边区政府才在三边一带禁种鸦片,而且抗战爆发后,山西成为
中共的友邻,怎好意思再把鸦片烟推销到山西去。边区的财政收入,因而大减,非急谋补救
不可。
征收救国公粮法规的制定,便是建立财政基础的一件大事。我曾根据陕北及其他苏区以
往征粮办法,拟具这个法规草案。详细规定,我已不能记忆,其要点大概是:凡各农户收成
仅足供一家之用者免征;超过一家最低限度之需要,即按其超过部分之多寡,用累进法征收
救国公粮。一个富裕的中农,收成平均每人在二千斤上下,大约征收百分之二十,至于地主
富农每人平均收成在四千斤以上者,征收额约为百分之四十。奖励农民按粮价折合现金缴交,
这样可以免除农民运送粮食的劳力。各县职员薪金,如遇现金不足时,则改发粮食。各县均
149/166
----------------------- Page 486-----------------------
《我的回忆》第三册
须按法规设置粮食公仓,储粮以供军用。
以抗日名义来征收救国公粮,而法规又很简便,富有伸缩性,易于实行。在当时“有钱
出钱,有力出力”的抗日口号号召下,农民是特别踊跃缴纳这种公粮的。救国公粮,实在就
是统一的农业税,其所以规定以实物缴交为基础,是因鉴于抗战发展下去,货币可能混乱和
贬值。后来,在八路军所到达的地方以及许多敌后游击根据地,都实行过这个办法,收到很
大成效。国民政府对这个法规也甚感兴趣。
由于征收救国公粮和其他财政方面的改进,边区政府的收入日渐增加。一九三七年九月,
边区政府收入不足七万元,十月增至九万余元,十一月增至十六万元。十一月的收入已能供
给陕北党政机关的需要,而且收入仍在上升。鸦片烟税日渐退居不重要的地位了,实施禁烟
的阻力也减少了。
此外,那次县长会议,还有不少的决定,主要是规定各县政府与边区政府的关系,各县
政府及其属下各级组织的大要和工作方针等等。同时边区政府本身及其所属各厅的职权工作
方针等等,都有扼要的规定,以期建立一个新秩序。
由于我在党内的处境,对于自己工作的成就不敢存有什么奢望,但也希望边区政府的例
行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可是事实上除了征收救国公粮和增加财政收入,很少遭受干扰外,
其他各项工作几乎都行不通,虽然经过我和其他的当事者据理力争,屡次抗议,但中共中央
那种侵犯边区政府的职权,遇事横加干涉的作风,早已成为积习,无法改变。我现在只略举
几件事,来说明这种真象。
任民政厅长的马明芳熟悉陕北地方情况,他就任之始,锐意整理各县政府的组织和工作,
他可以直接向张闻天等进言,也与中共陕北特委书记郭洪涛等关系密切,曾向他们要求重视
各县政府的工作,和不可随便调动各县政府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他们的应允,但执行起来则
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中共中央和他所属的各部门,总是向下级党部下命令,发通知;中共
陕北特委除将中共中央文告转到下级之外,他本身也有不少的命令。这些中共党内的文件内
容,漫无限制,不仅包括了边区政府的工作,而且内容混杂,实行的办法,又多是由党部动
员民众,而不是依据边区政府的法令。为了这些数不清说不尽的紧急动员,往往胡乱调动干
部,陕北特委甚至各县县委,都可以任意调走县政府的重要干部,而马明芳事先并不知道。
经过两三个月后,马明芳向我叹着气说:我实在没有法子来建立民政工作的新秩序。
洛川会议原决定抗日军政大学,培养军政干部,党校培养党的工作干部,另成立一个陕
北公学,培养财政经济、教育、卫生等专门人才和其他各项边区政府所需要的工作人员。而
且准备将来在敌后,也可以逐渐办理这三类学校。边区政府改组后,陕北公学的招牌是挂起
来了,学生也有八百多人,但边区政府不能过问,完全由中共中央直接领导。而且学校的课
程也是列宁主义、党的建设那一套,变成了另一个党校。洛川会议原来企图训练一批行政工
作人员,来与国民党相对抗的本意,现在也不再提起了。边区政府属下的教育厅,也无法提
出教育计划和预算。原有的一些小学和补习学校等,仍由各、各乡村政府自己设法维持。而
新任教育厅长的周扬,见人就爱说左派作家运动和文艺思想等,他个人对演讲写文章甚有兴
趣,似乎对于地方教育工作不很了解,也无兴趣。因此,徐特立办教育的时候,对中国文字
拉丁化运动做得有声有色,周扬接任后,拉丁文化就随之而消沉了。周扬也没有提出任何教
育计划,这也许是他在现实情况下不得不如此。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