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话没讲完,又不能向李世民讨水喝,李业诩只得润润喉继续说道,“西突厥所居之处非常广阔,再加上还有数量不少的小国,要将所有问题一并解决,必须动用数量不少的兵力,以臣估计,至少要十许万,还有数倍于士兵的战马,及不计其数的粮草和物资,这些准备都是要耗费许多时间…”
“高昌及西突厥之地离我长安近七千里路程之遥,一路环境恶劣,因此,出征的大军必须由经过严格训练的士兵组成,以使得经过长途行军,还能保持战力,达到战略目的。而如今,我们能动用的精锐兵力不过数万,若征用府兵,战力得不到保证,面对久经战事的突厥人,我们军队在人数和战斗力上不占优势,且远离中原作战,各种物资供应得不到保障,战事的结果无法预料和保证,!”李业诩再次吞一口唾沫,润一下喉,把自己的结论说出来,“因此。臣觉得,我们不战则已,若要对高昌开战,就要同时对西突厥发动大规模的攻势,彻底解决西域之事,为此,我们必须要做好足够的准备,臣觉得,攻击时间应该在如今所募集的兵部形成战力之后的明后年间才是最佳!”
一大通话终于讲完,李业诩坐回了原处,等着其他人的评价。
李业诩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就是现在就做准备,待来年,一切准备就绪,就可以出征了。
“陛下,臣觉得李大将军所言甚是在理,不战则已,一战就要把一切事情都解决掉,!”李业诩说完后,房玄龄很快站起来,支持李业诩的观点,“西突厥所处之地,离我中原过于遥远,要进行战事所要准备的,必是比以往更多,臣也以为,我们现在就要为战事进行准备,待所募的十多万士兵训练完毕,有了战力,同时将各准备事宜做好,再进行征战!”
房玄龄这些年来对所有的战事都抱着支持的态度,甚至比朝中的武将都坚决。正是朝廷这几年所行的政策,深得民心,使得百姓的生活日益富裕,国库收入连年增加,几次作战中缴获的战利品颇丰,还有十数万的俘虏,成为免费的劳力,为大唐的基础建设做着贡献,作为百官之首的房玄龄国家利益考虑,认为朝廷有必要进行大规模的战事。
“陛下,臣也如此认为,!”李世勣也站了起来说,“这场战争比之以往任何一场战事都会大,时间也会长,所募集的士兵虽然在府兵编制时候都进行过战备训练,甚至参加过征战,但要往数千里之遥的西域之地,若没有系统的训练,非战斗减员会非常的多,必须待这些士兵形成较强的战力才好,才可以用我们最小的代价去换取最大有胜利!”
“陛下,臣赞同房相、李尚书和李大将军所言,我们应谋定而后动,一击就成功,!”一直没开口的李孝恭也发表了意见,“欲谷设所部大举攻击我朝册封之咥利失可汗,这是我们对欲谷设开战的理由,臣已经多年未经战事,此次愿为陛下出征…”
“陛下,臣也如此认为,!”长孙无忌也站起来,表示认同。
李道宗和侯君集听了几人的话,也都沉思着,没再发表意见。
确实,西域那一片遥远的地方,自汉以后,已经多年没有在汉民族的有效统治下,一切情况都还是未知数,即使要战,要做的准备工作还要很多很多。
见没有人再发表看法,面无表情的李世民开始说话:“各位爱卿即如此说,朕也觉得如今发动大规模战事还不是时候…”
“朕会诏令伊州及沙州、肃州边军,加强戒备,以挡高昌及西突厥的攻击,并令凉州都督李袭誉,待来年春后,派一部驰援伊州!” 李世民沉着声道,“至于出征时派谁领兵,到时再议!”
对李世民的决定,没有人再有异议!
末了,李世民再对诸臣道,“各位爱卿,我们要加紧备战,各司其责,年后即开始做准备!”
“是,陛下,!”众臣都应道。
“你们都下去吧,小李爱卿,你留下,朕还有事问你…”
第四卷 军魂 第十八章 转念间想到的
看着诸臣都离去。被李世民独留下李业诩心里在嘀咕,不知皇帝又有什么事儿单独吩咐。
“贤侄,你刚才一番话说得很是在理,也解了朕心中的一些疑惑,让朕豁然!”李世民盯着李业诩看了一会,露出个笑容道。
“陛下,臣胡言乱语,还请您勿怪,!”李业诩还在思索着李世民把他留下的目的。
李世民示意李业诩在一边坐下,吩咐近侍上茶水来,拿起案上的一份奏报交给李业诩,“贤侄,这是情报司直接送呈的关于西突厥和高昌情况的报告,你看一下!”
李业诩接过,打开看,情报中显示,在欲谷设和咥利失这一年的战事过程中,欲谷设明显战了上风,咥利失损失惨重,有些支撑不住,并向大唐求救。希望大唐皇帝出面干涉两方的争斗。
一些西突厥仆从的小国,如高昌、处月、处密等,也趁火打劫,一道出兵攻击咥利失,还间或掠我大唐子民。
“欲谷设和麹文泰这样做,根本没把朕放在眼里,朕一定要让他们后悔!”李世民淡淡地说道。
“陛下,欲从设和咥利失打得两败俱伤时候,正是我们出兵之机,!”李业诩对李世民再一次说西突厥和高昌的事,心里也是明白,李世民发动西北战事的决心,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动摇了,唯一没决定的,那就是作战的时间,还有作战的规模,“陛下,朝廷有战,臣愿意领兵出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