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军魂_黄昏前面【完结】(1841)

  乔师望也以其功,回朝任洛州都督,洛州所治之地即洛阳周围,这是一个对大唐来说非常重要的地方。

  麹文泰子麹智盛,在归朝后被封金城郡公、左武卫将军,随即重新回到安西,任西州长史,因这几年所表现的对大唐忠心,及在任时做出的巨大贡献,李世民也是以此要职委之。

  诸官员几年治理下来,安西所产在满足了自身需要的同时,还有一些物资上缴至朝廷,特别是伊列河附近所产的棉花,还有牛羊等牲畜,这也让朝中那些原以为安西一带是个大窟窿,需要朝廷每年扔进去大把钱物的人闭嘴了。

  因为李业诩试种植成功棉花,安西一带又进献数量不少的棉花,这种可以制作御寒衣物,及有其他更多用处的作物,朝廷在接下来几年内,将在关中及江南一带大力推广种植。

  贞观十七年,天下粮食又是丰足,各地的官仓都堆满了粮食,许多地方不得不多次扩建粮仓,以备储存更多的粮食,因从江南到洛阳的漕运畅通无阻,从洛阳到长安的大道来往便捷,大量的粮食从各地通过洛阳运往长安,长安斗米不过两三文钱。

  为了表示对来年的美好期望,朝廷再次下发诏命,大赦天下,长孙无忌子长孙冲也在此次大赦中被宣回长安,重新任少府少监职。

  --------

  十二月底,漫天的大雪中,新罗使臣抵达长安。

  新罗使臣是在年中左右从其国都金城出发的,经过重重艰难,历经半年行程才抵达长安。

  李世民在太极殿朝会时候接待了新罗使者一行。

  此前已经有非常多的消息从高丽、新罗、百济境内传来,此番新罗使臣来京,朝中大部官员也都知道其意。

  “陛下,臣新罗使臣叩见大唐皇帝陛下,!”新罗使臣一脸的憔悴之色,与新罗驻大唐使节一道,拜伏在朝堂上,“臣带来吾王的救援信,百济连同高丽攻取我新罗四十余城,并阻我来长安朝贡之路,还请陛下主持公道,替我新罗做主!”说着长跪在朝堂上不起。

  “爱卿平身,如何一回事,你与朕细细说来!”李世民瞪了使节班列中一眼,继尔面上没有什么表情地说道。

  一年将尽,朝廷举行这年的最后一个朝会,诸蕃的使节都在朝堂上,听皇帝的吹捧,只是新罗使臣这时候出现在朝堂上,让许多人吃惊,特别是高丽和百济的使节,本想在新罗使臣刚刚说完时,即站出来反驳,但被皇帝一怒瞪,吓了回去。

  “陛下,臣不敢起身,!”新罗使臣抬起头,看了一眼高高在上的皇帝,又忙把头低了下去,“臣乃新罗伊伐飡金春秋,此次是奉王命,向大唐天朝上国献贡,臣率人三月从金城出发,无奈先后被百济和高丽所阻,历经千辛万苦,才脱离百济与高丽的控制,得以到长安,所带之贡物,大半被百济与高丽所掠…”

  在殿下的李业诩一听,心内一凛,他知道新罗国内大致的情况,及官员的序列及任命情况。如今的新罗以一女为王治理,号为善德女王,这个伊伐飡官职所任人员是仅次于高丽王的新罗国内第二号人物,职位相对而言比如今大唐朝上的宰相还要高,据传回来的情报上称,这个金春秋还是善德女王的堂弟,先新罗真智王之孙,在原先摄政的金乙祭去逝,善德女王亲政后,刚刚在两年前被任命为伊伐飡,与另一唤金庾信的伊尺飡主理政事,成为善德女王的左右手,是除善德女王外新罗国内举足轻重的人物,这次以其为使来长安,意义自是不一般。

  李业诩也想不到,金春秋还是这么年轻,看模样只有三十岁左右。

  “前年,陛下曾下诏令高丽与百济、新罗不得相互攻伐,吾王严格遵守陛下的诏令,罢兵务农……今年百济与高丽联军,举十万大军攻我新罗……我四十余城尽被百济所占,百姓死伤惨重,此次并拘我来朝贡的使者,还请陛下为我们做主…”金春秋把大概的情况讲了一遍,还多次重复百济与高丽联军攻取新罗的四十余城。

  “唔,果真如此吗?起来说话吧!”李世民再次喝道。

  其实李世民已经接到一些奏报,说是百济联合高丽进攻新罗,在召集众臣商量后,几乎所有大臣都认为,这是个好现象,让这三国相互厮杀,以削弱其力量,在没有接到哪国的求助或者控诉时候,不加以干预。

  只是如今,新罗王竟然派遣了其国内的伊伐飡来朝请援,这事儿又是不一般,不能不管了。

  “陛下,新罗使者是在胡说,我王并不曾派军队攻击新罗!”在金春秋说完后,百济使节终于忍不住,跳出来反驳道。

  “陛下,我王和莫离支也不曾派兵攻击新罗!”高丽使节也跟着出列指责新罗使者金春秋乱栽赃。

  “陛下,此是千真万确的事!”见百济与高丽的使者如此说,而皇帝又不置可否,金春秋大急道,“臣献贡途中,曾被高丽拘拿,后在营州都督张俭将军的干预下,才得以脱身,已经将此事报于张大将军,张大将军也知道百济与高丽联军攻击我新罗,在天朝皇帝面前,如何敢乱说…”说着金春秋对高丽和百济的使节怒视。

  金春秋说完后,新罗的使节也起身指责高丽与百济的使节是在胡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