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了,本王想休息了,一些事儿改日再与大总管聊,好吗?”金胜曼站起了身,脸上满是哀怜的神色,看着李业诩道。
原来想到李业诩这里来找一份温情,哪知道李业诩却对她说这些话,这样的场面让金胜曼很是伤心,但她也知道,对于李业诩这样的一个统帅来说,大事如何解决才是最关键的,新罗国内几大权臣已经去了长安,新罗何去何从她必须做出决定,但顺从李业诩的意思她心内又有些不甘,这几天想到的一些大胆冲动的想法也不敢和李业诩说,这样的情景让金胜曼很是痛苦又无奈。
在这个世界上,经历了不能经历的事,遭遇了不该遇到的人,连决定也不敢下,结果如何,她不敢去想。
“那好,新罗王早些休息吧,有事本帅会使人告知于你的!”见金胜曼如此,李业诩也只得罢休。
--------
看着金胜曼幽怨地离去,李业诩也是兴致大扫,他在琢磨着李世民到底与金胜曼商议了些什么事儿,又对金胜曼许诺了什么,这皇帝一点都不对自己透露,让李业诩很是恼火。
对新罗的大政要自己把握,但皇帝又不把事儿告诉自己,李业诩有些想骂李世民的冲动。
突然间李业诩想到李世民交给他的几份密旨,想着皇帝一定在密旨中做出了说明与决定,若是能知道密旨中说了些什么,那事情不就明白了?
但这密旨李世民可是一再严令需在特定时候才能打开宣布的,一份是要金胜曼愿意内附时宣布的,另一份是在征服了倭国后宣布的,如今事情都未到临,但李业诩很想知道密旨中到底写了啥。
想到这,李业诩脑中灵光一闪,如今军中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密旨到时也是自己宣布的,自己先偷看一下,又无人知晓,为何不先看看呢?
李业诩的心猛跳了几下,终下决定,让亲卫守着帐门外,任何人都不得进来,取出他需要的那份密旨,小心地拆开封条,打开来看。
李业诩用颤抖的手打开了那份准备在金胜曼宣布内附时宣读的命令,但让他失望的是,诏令中并没有他想要的答案,里面只是说在金胜曼宣布举国内附后,将新罗地置鸡林州大都督府,任命金胜曼为鸡林州大都督,令李子和为副大都督,皇帝封金胜曼为真德公主,并令其随李业诩的大军一道回长安,云云!!
李业诩小心地将封条重新粘贴回去,不仔细看没有人看得出来密旨已经被拆封过。
对于密令中这样的情况,李业诩微感失望的同时,又仔细地思考起来…
第四卷 军魂 第二百三十六章 你为何不自立为王?
接下来几天,金胜曼没再单独到李业诩的帐中来,几次被李业诩召来与其他人一道商议,也只是公事公办的样子,回报情况,接受李业诩的命令,没有什么异常的表现。
但李业诩还是从金胜曼那不太好的脸色,不经意间眼神的流露中察觉到,金胜曼心情不太好,似乎在作什么痛苦的决定。
经过一番思考,李业诩已经琢磨出了李世民密旨中的意思,若自己所想不错的话,那李世民真是费了一番心思,李业诩对于皇帝做出这样的决定还真是佩服,真的把臣子所有能用的方面都用上了。
只是事情还未临头,李业诩无法对自己的猜测做出正确与否的判断,一些还是留待以后去验证,眼下对于他来说最重要也最急迫的是,先把倭国征服,李业诩希望用自己指挥的这一仗,让这样一个让人讨厌的小国,永远从历史上消失,成为中国的一部分,没有再出头的日子。
很快已经进入新罗境内,接下来的行程比开始时候好走多了,因为有了新罗境内各地官员的协助,粮食等物资可以从沿途的新罗城筹集,折损的马匹也可以得到补充,大军遇到的困难少了很多。
从平壤出发后,经过一个多月不算快的行进,大军终于抵达金城城外。
大军一部在金城城外驻扎,另一部继续前行,直接抵达金浦京,抵达金浦京的这部由程处默率领的第三近卫师将士及仆从军一部组成,他们抵达金浦京后准备接应从海路来的水师将士,并为明年春天的出征作准备。
李业诩率领余下的三个近卫师,还有新罗军队一部,原高丽与百济的旧军一部驻扎在金城。
金胜曼则在李业诩率数千将士及一部新罗军士的护送下,进入金城。
因为新罗军队跟从唐军打了胜仗,金城城内的官员及百姓都是一副喜气洋洋的神色,在信与金波仁的率领下,出城迎接金胜曼一行。
只是让迎接的人出乎意外的是,与他们的女王一道进城的,除了他们的军队一部外,还有数千的唐军将士。
这些留守的官员已经知道新罗国内的几位权臣都被大唐皇帝重用,被召到长安去任职了,只是事情到底是如何一回事,他们都不知晓,原本这些留守的官员都希望女王回来后,能知晓答案。但看到有数千的唐军进城,还有数万唐军驻扎在城外,这样的情景让许多人感到了不安,特别是那些原来金春秋等人的亲信和手下,他们隐隐地知道事情已经往比较糟糕的一方面发展了。
在金胜曼抵达金城后,李业诩陪着她一道,在新罗王宫内宣布了大唐皇帝的诏命,东夷道的大军将在这一带驻扎,待来年将出征倭国,新罗国内必须做好协助的准备,提供一切能提供的支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