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陛下,!”侯君集和李业诩一起抱拳应道。
“贤侄,你能确定年前吐蕃人不会对我州县进行攻击?”李世民又转问李业诩道。
“陛下,据最新所探情报,吐蕃人已经停止前进的步伐,转向牦牛河一带,,准备在牦牛河低地势之地过冬,没有回师逻些城的打算,如此可判断,吐蕃人的年前不会对我边境州县进行攻击,但过了年天气转暖后,还是会卷土重来的!”
“陛下,既然吐蕃大军年前不会来攻击,是否执失思力及牛进达诸部,可以暂缓出发?”侯君集问道。
“还是依原计划出发,吐蕃人对附近地势颇为熟悉,来去迅捷,若我方没有一支可以机动的力量在附近,恐怕吐蕃人攻击时,诸州难以抵挡!”李世民摇头说道。
“臣明白!”
“贤侄,吐蕃使团已经行进到了何处?”李世民再问李业诩一道。
“陛下,使团已经抵达泾州,估计再过十数日,即可抵达长安!”
在李业诩指示下,冯德遐以使团诸人进入内地水土不服为由,在伏俟城休整了十多日,行至鄯州,又休整了十许日,待到兰州,又停留了五天。看着大唐使团从原来的一百余人减员到六七十人,心急火燎的禄东赞却也无计可施。
“你如此安排甚好。让吐蕃人失了先机,吐蕃二十余万大军不得不在高原上过冬,!”李世民盯着两仪殿内刚刚生起的火炉,笑呵呵说道,仿佛看见众多的吐蕃人在牦牛河边被冻饿而死的情景,“弃宗弄赞这次可是吃了大苦头了!”
天气有些冷了,李世民如往年般感到身上一些地方出现疼痛,就让宫人生起了火炉。
“陛下,贤侄如此布置,若能让吐蕃人在寒冬里大批的人员非战斗减员,其战力必定大大的下降,若还敢向我边境进攻,那我方就占尽了优势!贤侄可是立下了大功,!”侯君集道。
“我方无力入高原进击吐蕃人,如此是无奈之举,以后得要训练出大批能在高原上作战的士卒来,弃宗弄赞不愿臣服于我大唐,朕要让其吃尽苦头!”李世民眼中放出异样的光芒来。
“陛下,若吐蕃人向我大唐称臣纳贡,那是最好的结果,如此高寒之地,占之并无太多用处,!”侯君集道。
李业诩心里叹了口气,连侯君集都是如此说,李世民的意思也如此是,看来唯有此战中将弃宗弄赞彻底打趴下,不然,朝廷还真不会派遣大军入青藏高原作战。
―――――――――――――――
十一月初,天气已经有些寒冷了,出使吐蕃近两年的大唐使团在冯德遐在带领,诸多军卫护送下,已经抵达长安城明德门外。
冯德遐看着霭色中高大的明德门城楼,百感交集。
长安,我回来了,此行终于不辱使命,完成了皇上和上官交给的任务。
而冯德遐身侧的禄东赞也同样看着高大的长安城楼出神,心里也在感慨,比之上次到长安,这次在路上多花了一倍的时间,这让他心里有些隐隐的不安,此行的使命定是不会那么顺利完成的。
这时,从明德门内冲出来一大群身着异常明亮军服的士卒,禄东赞看着为首的那名将军异常的眼熟。
冯德遐看着这名将军时,眼中竟有热泪涌出。
正是李业诩。
李业诩从青骓上翻身下马,走到同样下了马的冯德遐和禄东赞面前,抱拳说道:“两位使者一路辛苦了,皇上命本将来迎接使团抵京!”又再向禄东赞行一礼道,“大论,我们又见面了,欢迎你再次来到长安!”
第三卷 兵锋 第一百十章 再次拒婚
“原来是李将军。”禄东赞满腹疑惑,脸上却是堆着笑说道,“李将军是吐蕃人心目中的巴乌,本使是异常的敬佩,不敢当将军来迎接!”
李业诩愣了一下,不知道巴乌是什么意思。
这时,李业诩身边一位懂吐蕃语的鸿胪寺官员悄声地说道,“将军,巴乌是勇士的意思!”
“大论客气了,吐蕃使团带着礼物来长安朝贡,乃是贵客,吾皇闻知使团将抵长安,本欲亲自到明德门外迎接,无奈国事繁忙,抽不开身,只好嘱末将代迎吐蕃使团!”李业诩哈哈笑着说道。还好身边带了几个懂吐蕃话的译语人一道来迎接,不然被禄东赞用吐蕃语骂了都不知道。
“李将军说错了,本使此次不是来朝贡的,是代表我们尊贵的赞普来请婚的,!”禄东赞忙说道,李业诩的笑声让他觉得很是别扭。心里愤愤,“吐蕃并非大唐之藩国,何来朝贡之说!”但自己心里也奇怪,在这位年轻的大唐将领眼光注视下,很是觉得压抑。
“惭愧,末将说错话了,还请大论见谅,!”李业诩用不屑的眼神看着吐蕃使团所带的大批礼物,“即如此,那还请大论到鸿胪寺暂歇!”做了请的示意道。
看到李业诩打量他们所携带众多礼物时那不屑一顾的神情,禄东赞有些尴尬,心里想着大唐的官员果然眼高于顶,他们搜集了这么多的礼物带来,都没多瞧几眼。
李业诩走到冯德遐面前,盯着冯德遐的眼睛看了一会,脸上露出赞赏的笑容,“使团安然回到长安,皇上让我代他表示慰问,你们先去休息,过几日皇上会亲自召见你们,辛苦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