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配牛羊等作为粮食的牲畜和暂时安置这些部落头人们,李业诩可是没有什么的经验,自有军中的其他人员去负责。
李业诩目前最担心的,是如何在西北度过已经到来的这个寒冬。
此时已经是第二个十月中旬了,西北的天气已经接近隆冬了,虽然还没下雪,但天气已经异常寒冷了。
战事已经基本结束,依朝廷的诏令和兵部的军令,大军将班师回朝,只是西北严酷的冬天。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调度,大军班师,也只能在来年开春后。
李业诩知道,数万大军要在西北地上过冬,需要有庞大数量的冬衣、粮草等物。
户部送达军中的传报中说,已经组织力量运送大量的粮草等物资,还有新制的冬衣,据情报,这些东西已经从伊州和沙州起运,正往西北来,李业诩担心的是,新派送的冬衣和物资,降雪前并不一定能到远离伊州的弓月城,若天降大雪,那物资阻在路上,不能解决数万士兵所需不说,还有可能遭遇意外。
朝廷的物资送达之前,李业诩必须要为数万军队的吃饭和穿衣问题,还有运送物资的人员的安全作考虑。
粮草倒不是问题,缴获的牛羊等牲畜可以充作军粮,只是出征时随军带的改善味道的咸菜和干菜类都已经吃完,补充维生素的茶叶也没有了,侯君集使人送来的一批也都已经吃光,若是一个冬天都是吃着牛羊肉过日子,那滋味可不是一般的难受。
士兵们出征时虽都带有冬衣,只是经过近一年的行军征战,这些冬衣都已经破损,虽可以穿,却也不能有效御寒。
上天还真的眷顾李业诩。在一次巡视伊列河附近的情况时,李业诩很幸运地发现了一种他记挂已久的东西---棉花。
伊列河附近的一些支流区域,种植有大量的棉花,李业诩是在看到收割了的棉花杆后才知道西北一带已经有这种植物了,也立即命人向当地的住民征收、购买棉花,还大量收集棉花的种子。
有了足够的棉花,即使朝廷的冬衣无法按时送达,那大军也不会挨冻了。有了种子,中原之地也可以大范围地种植这种对军事、民生大有用处的作物。
为了筹到足够的棉花,李业诩也动用了缴获的突厥人的战利品,以一些财物向部族人手中收购棉花。
所有缴获的战利品都登记在案,李业诩也依朝廷的令,将这些战利品的一部分,用来赏赐全体的将士们,只是动用财物购买棉花等物,李业诩不知道会不会受到李世民的责罚。
就在士兵们用自己的办法赶制冬衣的时候,出去执行任务的特战队员们来报,朝廷运送军输的人马,已经进入伊列河一带,离弓月城近两百里路。听闻报告后,李业诩即命令辛獠儿和尉迟宝琳带领第四、第五团,去迎接和接收这批物资。
四天后,物资运抵弓月城。运送物资的有数千人。还有进入西州境内有侯君集派出保护的军队约三千人,浩浩荡荡的运送大军给伊列道行军部送来了十万套冬衣,可供大军食用三个月的粮草,还有李业诩梦寐以求的咸菜、干菜、腌肉类调味的东西,更出乎李业诩意外的,还有青海的鳇鱼。
看到这些东西,让已经吃了好些日子牛羊肉的李业诩和其他将士们直流口水。
也就在运送物资抵达的第三天,入冬后西北的第一场大雪纷纷扬扬地开始下了。
大雪整整下了三天,积雪有一尺多厚,整个世界都是一片银白,伊列河已经冰封了。人马都可以在河道上来回跑,运送物资的人员和押送的士兵,都无法返回伊州和西州,只得留在弓月城。
西北严酷的天气还是有些出乎李业诩的意料之外,这么厚的积雪,人和马匹要外出都很是艰难,为了保证军的应急行动,应付突发事件,李业诩也命令制作数量众多的雪撬和滑雪用具,同时在雪停后让已经收队的特战队员们,教第一近卫师的士兵们进行滑雪训练。
利用雪撬运送物资,比之用车具拉,在雪地里要方便许多,用滑雪板类在工具辅助,在雪地里行进,也比骑马要方便快捷许多。
-----------------
这天特战队的百多名士兵正在指导第一团的士兵们进行雪地行进的训练。
特战队员们身着白色的雪地作训服,还将自己的本来面目严实的遮住,与身着臃肿冬衣的近卫师士兵们一道训练,显得有些滑稽。
李业嗣在长安时候跟着李业诩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滑雪,对雪中行进也颇懂得要领。有些想显摆一下的李业嗣带着几百名士兵正在伊列河谷畔往上游一带滑行,远处警戒的一名特战队员突然发出战斗警报。
“将军,有敌情!”那名特战队员在发出战斗警报的同时,快速地滑行到李业嗣身边,指着远处说道。
李业嗣取出随身的望远镜顺着特战队员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从西北方向的雪地里行来一大群人,这些人都是骑在马上,在厚厚的雪地里行走的有些艰难。
“准备战斗,!”李业嗣沉着地下命令,同时令几名特战队员速回去向战备值勤的第二近卫师苏定芳及大总管李业诩禀报,自己带着身边的几百名士兵快速地往不明身份的来者方向滑去。
几百名唐军士兵行进到离这队不速之客不远地方,迅速占据有利地形,做好战斗准备。那队人马见唐军摆出如此阵势,也都停下了脚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