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朝廷在命令中已经有了详细的安排,两位领军的大总管只要交割好军务即可,不需要为如何安置各军进行讨论。
李业诩和侯君集在主位上就坐,帐下站了满满当当的部将。
“诸位,薛延陀犯边,夷南之子大度设领兵十五万,攻击我怀化郡王李思摩部,并犯我朔州一线,!” 侯君集也当仁不让地充当今日主持会议的角色,手中拿着他所收到的几份朝廷急报说道,“朝廷组织大军反击薛延陀的入侵,设立漠北道行军部,以兵部尚书李世绩为大总管,以李道宗为定襄道行军总管,薛万彻为单于道行军总管,张俭为居延道行军总管,张士贵为庆州道行军总管,李思摩为桑乾道行军总管,李大亮为呼延道行军总管,李袭誉为凉州道行军总管,共十三万大军…”
“同时设立安北道行军部,伊列道行军大总管李翼转为安北道行军大总管,率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共十二个近卫师,从肃州出关,攻击夷南牙帐所在地。郁督军山东的瀚海和燕然一带…”
众将听了侯君集所说的朝廷急报,莫不露出惊讶和愤怒的神色。
薛延陀真珠可汗夷南,还真吃了豹子胆了,竟然敢攻击我大唐的边州及归附的突厥部落,这分明不把百战百胜的大唐雄师放在眼里,只是主帅的话都没说完,诸将也不敢发言。
“依兵部的军令,李大总管率十二个近卫师,立即启程,赶往肃州,!”侯君集继续说道,“肃州将有大批朝廷运送的物资抵达,诸近卫师在肃州接收物资并休整后,即往东北方向,出居延海,进入漠北!”
“本帅将带着所剩的将士,还有换防的沙州、瓜州、伊州边军一道,保护诸头人,押送俘虏返回长安!”侯君集说着,把手中的另外一份急报交给李业诩。
李业诩接过一看,是令侯君集押送俘虏、战利品。及护着那些国王及头人们返回长安的命令。
这份急报并没送达李业诩手上,想必是李世民单独给侯君集的命令。
“各位,薛延陀寇边,是趁我大军还在西北,朝廷一时无法征召大批的将士进行反击,才敢如此胆大妄为!”见侯君集不再说了,李业诩接过话头,“本帅也将依朝廷的命令,立即组建安北道行军部,并在最短时间内赶往肃州,在肃州休整并接收物资!”
对薛延陀的了解只有朝廷送来传报中的情况,李业诩如今要做的,那就是依朝廷的命令行事,待出了居延海,有了自己部下所探的情报,那才能具体安排各部的行进和攻击目标。
几大近卫师,赶往肃州时,除了军需物资,及部分充当军粮的牛羊等牲畜外,其他一切辎重及俘虏等拖累行进速度的东西,都交给侯君集所领的近三万将士负责。
“本帅所领的第五、第十四、第十五近卫师,马上起营,置于李大总管所属之下!”侯君集又开口说道。
“是,末将领命!”牛进达、薛孤儿、程名振三名近卫师的主官出列应命道。
“各近卫师将多余的物资交与侯大总管所部,在沙州取必须之物,将朝廷的命令下达到各队,做好起营的准备!”李业诩也命令自己所领的各师将军们,“诸将立即去做准备,准备两天后从沙州启程!”
“是!”各近卫师的将领们齐声应道。
------------
诸将领命去做准备。侯君集并未立即离去,而是留在李业诩的帅帐中,像似还有话要与李业诩说。
“贤侄,我想不到薛延陀会在此时犯边!”侯君集似很有感慨,“此战朝廷动用了二十几万大军,对付薛延陀部,想必取胜一定不在话下,可惜我错失了机会!”
“侯大总管?”听侯君集如此说,李业诩有些不解,侯君集的话里,似乎是他自己把这次领兵出征的机会错失了!
“贤侄,此次由你领着我大唐最精锐的十二个近卫师,出征漠北,攻击夷南的牙帐所在地,夷南一定是没能力抵挡的!”侯君集并未理会李业诩的疑惑,自顾说道,“李世绩领着大军,攻击大度设所部人马,想必大度设也没能力抵挡我军的攻击,此战我大军两边夹击,薛延陀经此战后,元气一定大伤,有可能如东、西突厥一般。终被灭国…”
“夷南自不量力,敢在这时候挑战大唐,这是他自取灭亡!”李业诩对自己能领着十二个近卫师作战有些沾沾自喜,心里有万丈的雄心。
贞观三年,祖父李靖北出灭东突厥的战役,数路人马也不过十万左右,自己这次手下也有差不多九万人,与当年李靖所统领的大军数量差不了多少,但战力上应该是更胜数筹,若自己所率的大军,不能将薛延陀击跨。甚至消灭掉,那也没脸面回去见李世民和自己的祖父了。
夷南敢招惹大唐,其弱智程度真的可以与麹文泰相比,麹文泰当时还依仗着看似强大的西突厥,薛延陀除了自身,还有什么?其统领的部族数量众多,许多都是阳奉阴违的,上下不齐心,如何能与战斗力出众的大唐军队对抗?
只是此战唯一不足的是,没有情报人员派往薛延陀部,大军出击后,所有的情报都要在行进中探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