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风流探花帅承瀛_詹玮【完结】(116)

  这时,早有人送上茶来,请圣上用茗。

  乾隆边品茗,边顺手翻翻案头上纪昀刚刚阅览、批示过的帅承瀛呈递的书目文稿。一看,见字字玑珠,句句璀璨,章章斑斓,遂欣喜地问道:

  “爱卿,此可是你的笔迹?”

  “回禀圣上,此非吾之笔迹。”

  “我看有些不像,你的字体我认得。那么,这是谁的墨迹?”

  “禀圣上,这个人,说来你也清楚。”

  “谁?”

  “帅翰林,帅学士,前科二甲一名进士,传胪公,当今四库全书三通馆纂修官,寻阳帅承瀛是也。”

  乾隆听了,大悦,说道:

  “我断定是他的字。他宗羲献,又有开拓,独成一体。此字,非他莫属。在上科殿试卷中,我已看过了。”

  待乾隆说到这里,又转了话头,说道:

  “爱卿,近日四库纂修进展如何?”

  纪昀答道:

  “回禀圣上:由于吾皇圣明,爱育万方,施恩是土,仁政无比,故感动斯民。四库全书纂修事,也蒙圣上施仁,躬勤政事,进展颇为顺利。适上下一心,协力相逐,真乃日日呈光,天天见容。更有一些得力文臣,极尽其能,尤是让人称道。”

  “那个帅承瀛怎样?”

  “适才圣上不是看过了吗,那份文稿就是他呈递上来的。不仅文笔洒脱,稿面整洁,且速度极快,成果益大,几乎是日呈一书,有时日呈二书或多书。微臣自入翰林院以来,已觉得够迅速,而该人几欲我同,有时竟超于我。真乃神才也。他呈的文稿,几乎都不用我改,直接就可录入,真节省时间了。我敢断定,若有此人协助,并肩共肘,则全书成矣。”

  乾隆听了,大喜,道:

  “如此说来,有你等二人,我朝此举可早日告竣了。”

  “甚是。”

  乾隆听了,又看了看帅承瀛那份文稿,说道:

  “爱卿,告辞。待朕前往三通馆走走。”

  纪昀一听乾隆要去帅承瀛处,便奏道:

  “帅纂修官正在馆里,到那里一看,便会知晓了。”

  说罢,送乾隆出屋。

  此时,正是盛复时分。

  四库全书馆总纂处,虽然距三通馆处不算太远,但是由于天气过热,乾隆与和?没走上几步,便都大汗淋漓了。

  和?见此,待来到三通馆前还有一段距离时,便高声宣道:

  “帅承瀛,前来见驾。”

  此时,帅承瀛正在屋内忙于整理文稿,浑身亦是大汗林漓。他听到了喊声,赶忙整理服饰,走出屋来跪迎,奏道:

  “微臣见驾。”

  乾隆一见帅承瀛热得那个样子,便有些好笑,说道:

  “爱卿也是大汗淋漓啊。”

  乾隆本想直接随帅承瀛进屋。但是,他搭眼一看,见这圆明园里正好有一处风景,是很好地去处,莫不如去那里消消汗再说。于是,他说道:

  “爱卿请起。”

  帅承瀛闻声,站起,拂衣。

  和?很解圣上之意,未等乾隆开口,随即说道:

  “圣上,这园子里风光正好,有水,有树,有亭,有台,可以前去凉快凉快了吧。”

  乾隆点头称是。

  帅承瀛见势,说道:

  “由臣下带路。”

  转眼间,他们来到了这个风景地,在一片树林里停了下来。

  和?历来好献殷勤。他举目四外望了一下,见这片风景地尚未有题名,有些大煞风景。现在,有乾隆在此,又是喜好风雅,何不就此让他赐下些名字!于是,他奏道:

  “圣上,此地景致优雅,加上吾皇来此,更是美上加美。只是这些景观尚无题名称谓,圣上若能赐些名号,岂不名垂千古,誉播四方!”

  他的这番话语,果然挑起乾隆的兴致。于是,他带领帅承瀛、和?一干人等在圆子里走起来,每到一处,便留下些景观名称。什么“杏林春色”、“方壶胜境”、“月地开山”、“蓬岛瑶台”、“小池嵌镜”、“古月轻风”、“回眸启玉”,只一口气地说下好多。

  他每说一处,在一旁的和?便奉称道:“好名,好名,千古绝佳。”

  蓦地,乾隆停住了脚,回头向帅承瀛问道:

  “爱卿,你看我题的这些名称如何?”

  帅承瀛听了,说道:

  “启奏圣上:臣有一言,不知当说否?”

  乾隆说道:

  “有何不可?”

  “微臣说了,可有怪罪?”

  “为风景留名,此乃快哉事,有何怪罪!”

  “既然如此,臣下就斗胆了。”

  说罢,帅承瀛望了一下这片风景,随即说道:

  “圣上所留名称,好却是好,但有些重复。”

  乾隆一愣,说道:

  “帅翰林何出此言?”

  帅承瀛说道:

  “回禀圣上:园中诸景,既多又奇,可是所留之名莫过于四字,岂不落俗?”

  和?,是个好挑拨是非的人,与帅承瀛及纪昀、刘墉等还有些不睦。此时,他听了帅承瀛的话后,心想,好你个斗胆的帅承瀛,敢在圣人面前卖《三字经》,看你个小小的翰林有何能耐!于是,他说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