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风流探花帅承瀛_詹玮【完结】(26)

  “何来?”

  “自作。”

  “为啥?”

  帅承瀛未有恐惧,而是心平气和、慢条斯理地说道:“回老师问:《笠翁对韵》乃李渔撰。李渔,字笠鸿、适凡,号笠翁,浙江兰溪人氏。康熙年时,流寓金陵。其家设有戏班,常给各地达官贵人门下演出。著有《闲情偶寄》,包括戏剧理论、饮食、营造、园艺诸内容。所作传奇《比目鱼》、《风筝误》等十种,均存,合称《笠翁十种曲》。另有短篇评话集《十二楼》。时人称他李十郎。《笠翁对韵》,共二卷,上卷为上平声各韵,下卷为下平声各韵,共三十韵。以联对形式介绍各韵中常用字及对仗方法。有多种刊本,流传广泛。对于背诵李渔《笠翁对韵》,我有一个想法。既然他能作,我等怎么就不能作!所以,我又依韵作了一韵,还请老师指教。”

  瞿学富听了,心里暗暗赞扬。

  接着,瞿学富又让帅承瀛背诵《龙文鞭影》中的“一东”韵。

  《龙文鞭影》,也是一部讲述诗韵、对仗的书,由明代萧有良撰,杨臣铮增订,清代李晖吉、徐?补续,从而更加完善了。它与《千家诗》所附诗韵、偶句相比,则更为臻美些,当然也更加深奥些,但很不易记诵。要能够背诵下来,是需要有一定理解能力的。

  这会儿,帅承瀛听了老师瞿学富的话后,便边走边背诵开来:

  粗成四字,诲尔童蒙。

  经书当晓,子史须通。

  重华大孝,武穆精忠。

  尧眉八彩,舜目重瞳。

  商王褥雨,汉祖歌风。

  秀巡河北,策踞江东。

  太宗怀鹞,桓典乘骢。

  嘉宾赋雪,圣祖吟虹。

  邺仙秋波,宣圣春凌。

  恺崇斗富,浑浚论穷。

  王使抚虏,魏臣和戎。

  恂留河内,何守关中。

  曾除丁谓,皓折贾充。

  田骄贫贱,赵别雌雄。

  田戎简要,裴楷清明。

  子尼鸣节,少勉放筝。

  巨伯阳谊,许叔阴功。

  代雨李靖,止雹王崇。

  和凝衣钵,仁杰药笼。

  义论俭读,展获勤耕。

  占风令伊,辨日爱生。

  敝履东郭,粗服西宫。

  卢杞除患,彭宠言平。

  放歌渔老,鼓?诗翁。

  韦文朱武,阳孝缀缨。

  绮闾贾母,投阁扬公。

  梁姬值虎,冯后当熊。

  罗敷陌上,通德宫中。

  瞿学富听到这里,脸上现出笑容,说道:“好,汝等有如此根基,何须不能作出好诗!待一会儿,大家登上城楼,望着阳春景色,再展诗才。”

  转眼间,他们来到了东城门大东门下。

  瞿学富抬头举目一望,见城墙巍峨,雄关确立,门楼高耸,好不威赫。而当年那鲍照所题“东门试骏”四个大字,正悬刻于城门古砖之上,睿睿华重,猷劲朴老,苍凉古迈,显示着倥偬岁月逝去之势,指点着荏苒时光流来之风,无不让人生出感慨。旋即,他又想到古人东门试骏、辕门射柳的隐隐雄貌,以及今人科场举试、雄华投笔的浩浩英姿,复望了一下门前的古道,摇曳的边草,顺手捋了一下胸前略有花白的胡须,吟道:“浔阳城,浔阳州,州城衔古道。”

  大家听了,都把目光投在帅承瀛、瞿九思身上。因为在众学生眼中,能够对得上这副联的非他俩莫属。

  帅承瀛和瞿九思也明白,这是老师在专为他俩出题。

  这会儿,帅承瀛瞅了瞿九思一眼,意思是说,你先答对吧,夺个科场首竣。然而,瞿九思却未有应允,觉得自己是老师子侄,怎好捷足先登。帅承瀛看看,也不好冷场,略加思索,便出口答道:“东门外,东门里,里外通今风。”

  “好!”众人一听,都齐声喝采。

  瞿学富并没有回头,面对着城门楼,继续吟哦道:“东门试骏,风浩浩,常伴分鬃烈马。”

  帅承瀛心里明白,既然老师未有停顿,接着出题,这同样是照着自己来的,不能再推给他人。于是,眉眼一展,马上出口答道:“西城竞鹏,云飘飘,久随并翅苍鹰。”

  “好个帅承瀛,继续答来。”瞿学富说罢,随即又出口道:

  “烈骏登坛,进士及第,春风得意。”

  帅承瀛一听,知道老师的试对开始切题了,由演马已经转到习墨、由武到文了。于是,他更是顺心随意,当即拈来,道:“金榜题名,状元还乡,马蹄爽急。”

  “好你个‘状元还乡’,连‘进士及第’都未看在眼里。我再要你连中三元。”随即,瞿学富又出题道:“解元、会元、状元,何时汝等可取三元连中。”

  中国古代所举行的科举考试中,以取中并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者称解元,会试第一者称会元,殿试第一者称状元,合称三元。在三元中,科名最高的就是状元了,故状元者又号称“大魁天下”。那么,在历代科举考试中,能够连中三元者又有几人呢?清王之春,字爵棠,一字芍棠,湖南清泉(今衡阳)人氏,光绪年曾以湖北布政使使俄,官至广西巡抚,后因坐事夺职,著有《通商始末记》、《使俄章》、《瀛海厄言》、《椒生随笔》等。他在《椒生随笔》中记载,古今文三元连中者,只有十三人,他们是:唐代的张又新、崔元翰,宋代的孙何、王曾、宋库、杨置、王岩叟、冯京,金代的孟宗献,元代的王宗哲,明代的商辂,清代的钱檠、陈继昌。顺治初,有武三元王玉壁。独陈继昌(字莲史,湖北蕲水人),人虽呼为陈三元,然而其御牌日“四元及第”,则朝考亦为第一人也。他每试皆列首,故有小印云:“平生不作第二人”,又一印云:“古今第十三人”。就是以欧阳修、王文恪的才学,仅取得其两元,而大魁竟失,荣名岂易尽占哉?历代科场,亦有熬费人一生心血者。康熙三十年(1699年)己卯科乡试,广东贡生黄章已102岁。他赴考入场时,他的曾孙挑灯作前导,灯笼上书写着“百岁观光”4字。然也有其荣耀事。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壬戌科殿试,状元蔡升元,乃康熙九年(1670年)庚戎科殿试状元蔡启博之侄。蔡升元及第时,其父蔡启贤年仅46岁,他曾作《纪恩诗》云:“君恩独被臣家渥,十二年中两状元。”乾隆十九年(1754年)甲戌科殿试,状元庄因培,其兄庄存与中乾隆十年(1745年)乙丑科殿试榜眼,遂调以诗云:“他年令弟魁天下,始信人间有宋祁。”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辛丑科殿试,探花汪学金,乃乾隆十三年(1748年)戊辰科殿试探花汪廷?之子。于是,汪廷?以诗颂之云:“国朝恩荣一英主,汪家父子两探花。”乾隆二十五(1760年)庚辰恩科乡试,浙江主考观保、山西主考德保,竟是兄弟;而他二人,于乾隆二年(1737年)丁巳科殿试,同榜进士,同授翰林院编修,又相继为翰林院掌握学士,复二人同时分别任礼部、工部尚书,遂传为佳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