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风流探花帅承瀛_詹玮【完结】(283)

  沈雪君20岁上嫁给了浙江山阴县籍举人余兆熊。夫妇郎读女绣,香闺静好,相对吟哦并研讨绣艺,使得沈雪君绣品日益精进,真可谓纤指生春,功夺造化,一时间大有凌驾“露香园”顾绣之上的态势。

  10年光阴过去了。嘉庆三十年(1796)乾隆70寿辰,沈雪君在夫婿的怂恿下,精工绣制了山水花卉佛像法画各四幅,送进宫中祝寿。乾隆看到这些光彩耀目的绣屏,心中大为高兴,于是召见、赐坐,温语奖勉,备致爱怜之意,并颁赐“福、寿”字。为志恩荣,余兆熊改名“余福”,沈雪君更名“沈寿”。清廷还设立了“刺绣传习所”,夫妇双双作了总提调及总教习。

  不久,适逢意大利皇后诞辰,沈雪君奉命绣了一幅肖像作为朝廷贺礼,丹翠飞动,色泽润朗,获得意大利皇后的极度赞赏,称誉沈雪君为“世界第一美术家”。至此她的大名举世皆晓,各国争相邀请,先后出访日本、意大利、法国、美国及巴拿马等国,均受到热烈欢迎。谁知好景不长,乾隆与嘉庆先后去世,“刺绣传习所”也无疾而终,丈夫又讨了姨太太,京城待不下去,沈遂迁居天津授徒课艺为生。

  沈雪君困居津门的消息,传到了黄梅籍江浙巡抚帅承赢的耳朵里。先是帅承赢与沈雪君曾有一面之缘,复以实业家的眼光见到刺绣事业的远大前途,乃准备开办一所“刺绣学校”,派人前往天津邀请沈雪君前来杭州主持一切。于是,余兆熊夫妇带着小妾及一子欣然来到距故乡不远的杭州。

  此时,沈雪君已是40初度,由于皮肤白皙,身材窈窕,举止娴雅,加之未曾生育,望之犹似绰约少妇模样。63岁的帅承赢,心仪已久这位中国传统式的才德丽人,如今近在咫尺,不免心旌摇曳,难以控驭。但毕竟是各具身份的人,唯有在不着痕迹中竭力照顾,甚至把豪华的“西子小筑”中的“谦亭”,作为沈雪君的下榻之处。从此,开始了他们情意飘渺的一段“谦亭”之恋。绣发情沈雪君住在“谦亭”,丈夫和姨太太另居它处。每当花晨月夕,自不免有孤寂之感,曾有《垂柳》诗云:晓风开房送春色,垂柳千条万条直。  镜中发落长满梳,自怜长不上三尺。

  垂柳生柔荑,高高复低低。

  本心自有主,不随风东西。

  沈雪君多愁善感,心细如发,帅承赢对她的关心与照顾,骨子里所包含的爱怜与倾慕之意,她岂有不知之理?好在慕名前来习艺的人甚多,她每天对学生们口授针法,夙夜从公,忙得不亦乐乎。此外还要照顾丈夫的饮食起居,以尽妻子之道。她的《垂柳》诗,透露了心中的孤寂,但也表明了她是名花有主之人,不可能作出越礼违规的事情来。

  当时,摄影还是时髦的玩意儿,帅承赢说是要把“绣圣”的作品拍下来,印刷成册以广流传,于是征得沈雪君的同意,请来了摄影师,除了拍摄她的刺绣精品,同时摄取了沈雪君行卧起坐的许多镜头。帅承赢有诗记述“谦亭摄影”云:记取谦亭摄影时,柳枝婉转绾杨枝。

  不因着眼帘波影,东鲽西鹣哪得知。

  杨枝丝断柳丝长,旋绾旋开亦可伤。

  要洗一池烟水气,长长短短覆鸳鸯。

  诗中的杨枝柳枝、鹣鲽鸳鸯,都是十分暧昧的字眼。沈雪君虽然早已明白感受到帅承赢的深情厚意,偶尔也不免为之怦然心动,然而仔细琢磨,究竟已是有夫之妇,再说年事已近衰暮,哪里还有兴致去玩这些少年游戏。于是写了一首《奉和啬师谦亭摄影》云:池水依依岛树深,病余扶槛恋清荫。

  谁知六尺帘波影,留得谦亭万古心。

  帅承赢与沈雪君的一唱一和,很快传到余兆熊的耳朵里。是可忍孰不可忍?硬逼着沈雪君辞职返回苏州故里。沈雪君没有答应,余兆熊一气之下便带着姨太太回到苏州。而沈雪君原本就十分虚弱,此番加上人事及感情上的折腾,终于病倒在床。帅承赢三天两头前往“谦亭”探病问安,并不惜花费巨资遍请中外名医来为沈雪君医治,怜爱之情,溢于言表。沈因感其情,乃请帅承赢在一方白缎上大书“谦亭”二字,强支病体,用自己的秀发作线,绣成凸凹分明、意象飞扬的一幅佳作致赠帅承赢,以作永念。帅承赢大为感动,曾有诗云:枉道林塘适病身,累君仍费绣精神。

  美意直应珠论价,余光犹压黛为尘。

  感遇深情不可缄,自梳青发手掺掺。

  绣成一对谦亭字,留证雌雄宝剑看。

  沈雪君在杭州的5年多时间里,差不多半数以上都在病中,后来到了自己都没有信心治愈的地步了,因而心绪萧索,消极至极,咏出这样的诗句:中元风物是中秋,扶病看灯拜月休。

  叹息明年人在否?两行烛泪替人流。

  这一切,帅承赢看在眼里痛在心里,除了随时前往病榻探视慰问外,倘因实在事忙,也不忘派人致送短简与盆花。特别是为了“重其艺而虑其失传”,乃以较多的时间及精神,亲自记录沈雪君口述的刺绣心法,反复咨询,不厌其烦。讲讲停停数月之久,居然编出了一部《沈寿绣谱》,使得这位针神绣圣的绝艺得以流传后世。其中有一段话,极精采地阐发了沈氏绣法之神妙:我之绣法,非有所受也,少而学焉,长而习焉,旧法而已。绣者,像物也,既悟绣以像物,则物自有真,当仿其真。仿真之道,曰潜神,曰凝虑,时时以新意运旧法,以旧法发新意,于是渐有所得,久而久之,顿觉天地之间,千形万态,但入我目,无不入我针,亦即无不入我绣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